大皖新聞訊 5月16日,阜南縣王化鎮,一場延續23年的宅基地糾紛,在阜南縣王化鎮“五老”調解委員會的見證下成功化解,張氏兄弟重新找回了親情?!皬摹滦摹健畷惩ā?,這場糾紛化解是鄉風文明與鄉村治理結合的生動樣本,展現了傳統美德在新時代鄉村振興中的鮮活生命力?!备纺峡h王化鎮有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
據了解,張氏兄弟矛盾源于1992年土地確權預留的2米巷道,兩家人分別住在道路東西兩側,常因道路出行問題互不相讓,導致矛盾不斷升級。去年年底,哥哥張某堂家打了院墻,弟弟張某橋也在自家地點立起來1米左右高的圍欄,使本來就不寬暢的道路顯得更加狹窄。
今年4月30日,張某堂家的轎車經過時被圍欄刮擦到,他因車輛剮擦險些和張某橋對簿公堂。張集村黨總支部書記徐如賀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把此事上報給鎮綜治中心,不久鎮綜治中心安排張集村“五老”羅來俠、張家玉上門調解。
據了解,“五老”一般是指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勞模、老戰士等,他們組成調解會,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起初、張氏兄弟雙方各執一詞,情緒比較激動,導致調解陷入僵局。但調解人員并未放棄,他們從親情、法理、鄰里和諧多個角度,找準矛盾化解的突破點,把當事人的事當自己的事體量來化解,了解他們的訴求根本,引導雙方握手言和,讓當事人自愿拆墻擴巷。最終兄弟兩家主動各退院墻30厘米,將2米寬"堵心巷"拓寬至2.6米,讓私家車通行無阻,更讓“以和為貴”的治理理念深入人心。
阜南縣王化鎮有關人員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這場調解實現“三贏”效果。家族重歸和睦、巷道暢通無阻、村容提檔升級。
大皖新聞記者 王振宇 通訊員 田鋆生 紀偉 攝影報道
(安徽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