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汪清縣司法局羅子溝司法所成功調解了一起土地糾紛,有效化解了矛盾糾紛,切實維護了鄉村和諧穩定。
2017年,李某與崔某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約定李某租賃崔某的17畝土地用于農業種植,承包期為11年,承包費用1.6萬元,合同中明確了雙方權利義務。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土地增值,雙方在承包時長、費用等方面產生了分歧。崔某找到李某想要收回土地,遭到對方拒絕。為化解矛盾,雙方共同到羅子溝司法所申請調解。
司法所工作人員接到調解申請后,分別與崔某、李某進行深入溝通,耐心傾聽當事人訴求。崔某認為,當前土地租金過低,因此不愿意繼續將土地租賃給李某。同時,他表示土地實際上是其父親與哥哥的,而合同上只有其哥哥簽字,沒有其父親簽字,因此他認為該合同無效。但李某堅稱合同有效,且租金已付清,因此拒絕歸還土地。
工作人員仔細比對合同資料,確認雙方所述事實后,從法律與情理兩個維度展開調解。一方面,工作人員向崔某闡明依法依約履行合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勸導李某理解土地升值后崔某的訴求。
經工作人員耐心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崔某哥哥簽字的4畝土地,合同繼續有效;剩余13畝未經其父簽字的土地,由李某返還崔某;崔某退還李某租金7820元,雙方無異議,當場簽訂書面調解協議。至此,該起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下一步,汪清縣司法局將繼續深化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強化調解隊伍建設,有效提升調解工作的專業化、社會化、法治化水平,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法治動能。
來源:汪清縣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