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成了消耗戰,幾乎沒什么爭議。但是打消耗戰對誰有利?網上吵的沸沸揚揚,雙方觀點不能說誓不兩立,簡直就是不共戴天。挺烏派認為至少有9種方法,可以耗死大鵝。理由是小烏有很多國家支持,資源多的用不完。大鵝早已入不敷出,崩潰是早晚的事。而挺俄派認為至少有9種方法,可以弄死小烏。因為大鵝體量超大,人口是小烏的好幾倍。大鵝甚至都不需要打贏,光耗人口就能把小烏耗死。
不得不說兩邊的理由都很充分,但要看消耗戰對誰更有利,還是得看時間段。因為這世界不斷在變化。比如老美突然背刺小烏,就是最大的變局。
第一階段的消耗戰,是2024年8月之前。那時的大鵝雖然損失慘重,但依然具有體量優勢。炮彈更是多的用不完。烏軍傷亡率雖然低于大鵝。但無論是兵源數量,還是武器裝備,都經常捉襟見肘。哪怕打出一比五的交換比,被消耗的依然是小烏
從武器裝備來說,很多國家害怕得罪大鵝,支援小烏并不積極。這就導致烏軍的彈藥跟不上。而大鵝的彈藥量直接碾壓小烏,炮彈量一度超過烏軍20倍以上。大鵝甚至連拼人口都不需要,只用炮彈洗地,就能對烏軍持續消耗。這個階段的消耗戰,明顯對大鵝最有利。
然而形勢變化太快,2024年8月烏軍突襲庫爾斯克,打破了戰略平衡。這次行動最大的收獲,不在于攻占多少土地。而是用現場直播的方式,讓世界看清了大鵝的虛弱。歐盟看到徹底消滅大鵝的可能性。從此之后對小烏的援助直線飆升。就連以前不舍得給的先進武器,也毫不吝嗇送給小烏。讓烏軍的戰力大幅提升。烏軍在短短幾個月內,連續多次對大鵝造成重創。局部戰場的傷亡比,甚至超過了一比十。
而且烏軍還有個意外的收獲,炸毀了大鵝的油庫和彈藥庫。導致大鵝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直線下降。照這種趨勢發展,烏軍越打越強,而大鵝會逐步去軍事化。這個階段的消耗戰,明顯對小烏有利。
然而局勢再次出現逆轉。懂王上臺之后,老美從挺烏變成挺俄。其實就算老美停止對烏援助,歐盟也能全面接盤。戰局依然對小烏有利。1月份懂王剛上臺,烏軍就用一波大反攻,打的大鵝毫無還手之力。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下懂王終于坐不住了,不惜暴露身份也要救大鵝。懂王的背刺導致大鵝突襲庫爾斯克,烏軍只能被動挨打。
從突襲的規模和時間判斷,大鵝秘密集結如此龐大的重兵集團,至少要提前準備一個多月。而懂王恰好一個多月之前上臺。這說明懂王剛完成登基大典,就立馬與大鵝秘密勾結。如果不是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反應快,親自指揮烏軍突圍。庫爾斯克很可能全軍覆沒。到時候俄軍重兵集團,就能順勢殺入蘇梅。烏軍整條戰線面臨崩潰,后果極其嚴重。
懂王的背刺引發群情激奮,老美內部也是強烈反彈。礙于反對聲太大,懂王只能暫時收手。但烏軍的優勢已經被抹平,消耗戰進入第三階段。最近懂王團隊突然改口風,批判大鵝不識時務。但同時也表示現在支持小烏,是因為國內反對聲太大。其實說白了,懂王不是要放棄大鵝。而是害怕引起內部的眾怒,在下屆選舉中失敗。既然大鵝暫時脫離危險,懂王就需要趕緊回頭壓制反對派。但懂王的本質一點沒變,一旦懂王權力穩固,或者大鵝再次出現危機。懂王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背刺小烏。
所以現在看消耗戰,短期對小烏有利,因為歐盟又增加了援助。但長期看對小烏非常不利。原因很簡單,從國際環境來看。懂王擺平國內反對派之后,肯定回頭支持大鵝。那時可能要上強度了,不排除直接給大鵝提供武器彈藥。因為老美要想贏,就是躲在幕后挑起三戰。重走一戰二戰的老路。
從軍事角度來看,消耗戰也不利于小烏。第一,烏軍雖然現在占優勢,但無法破局。時間一長大鵝就會逐漸適應,適應之后就不好打了。第二,大鵝血條超厚,非常的抗揍。雖然俄軍打的很艱苦,以后會更苦。但對于苦慣了的大鵝來講,只要餓不死,再苦再累也能抗。第三,小烏能禁得起消耗資源,但禁不起消耗人口。因為大鵝一旦打急眼了,就會無限征兵。這一點小烏就做不到。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只要進入拼人口模式,誰都耗不過大鵝。所以說烏軍要想早日結束戰爭,必須盡快打破僵局。因為一旦超過兩年,川普必然連任。到時候想收場就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