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印巴停火之后,印度會消停一段時間,沒想到就在莫迪宣布要慶祝大勝舉國歡慶10天的前提下,印度竟然第三次拉下大壩閘門,對巴基斯坦強硬“斷水”。
很明顯,新德里想再次將水變成武器,祭出“不讓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的言論,配合“勝利”做宣傳,結果卻被中巴合作的水利工程光速打臉,這又是怎么回事?
水龍頭想擰就擰?老天爺都看不下去了
說起來,今年新德里拿水折騰似乎已經成了常態,結果頭一次大規模截流自家水庫肚子太小,連計劃里最細那條杰赫勒姆河都沒給堵嚴實,總理在電視上按下“斷水按鈕”的特寫鏡頭,跟下游依舊嘩嘩流淌的河水一比,簡直是年度最佳諷刺大片。
等到第二次斷水更絕,冰川融化的時間點算得一塌糊涂,上游雪水憋不住勁兒,化成的洪峰跟脫韁的野馬似的,直接沖垮了兩座臨時堤壩,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不說,還差點淹了自家的村莊,更要命的是,這種自以為聰明的“水龍頭”把戲,回回都先把自己嗆個半死。
旁遮普的農民舉著干裂的稻穗沖進了政府大樓,哈里亞納邦的發電站因為水位過低,機器吼了幾嗓子就直接趴窩了,西北六個邦更是雪上加霜,鬧起了蝗災,黑壓壓一片過去,莊稼連根毛都不剩,聯合國糧農組織后來一算,光小麥就損失了47億美元。
水利上玩不轉,賴天賴地賴技術復雜,多少還能找點借口,可軍事上的跟頭,那就實打實地丟人了,想遮都遮不住,這次印巴沖突,從多個渠道獲取的信息匯總,應該是印度吃了大虧,不但“陣風”戰斗機被擊落多架,就連S-400防空系統也被端掉。
就這樣,印度官方還硬著頭皮宣布“朱砂行動大獲全勝”,不但要舉國歡慶10天,更是把自家淘汰的米格-21直升機殘骸當作“戰果”擺出來,結果被火眼金睛的記者扒出是三年前軍事演習的舊照片,這烏龍鬧得,讓不少外交官差點把早茶噴出來。
雪上加霜的是,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軍官向《印度快報》透露,法國的“陣風”制造商正就墜機原因向印方索賠,據稱是地勤人員把航空燃油給加錯了型號,這出“勝利劇”,真是越演越荒誕,包袱一個接一個。
國際上的反應,更是讓新德里臉上掛不住,收到印度那封P圖“勝利宣言”郵件的各國使館,據說不少外交官的咖啡都差點集體噴在屏幕上,私下里議論紛紛,至少有十二個國家,悄悄地聯系了伊斯蘭堡,想要核實一下真實情況。
這種頻繁而且伴隨著極端言論的“水資源武器化”舉動,在國際社會看來,純粹是一種缺乏長遠眼光的戰略施壓和蓄意挑釁,尤其是在常規軍事對抗中吃了癟,急于想通過非軍事手段扳回顏面,這種意圖實在太明顯,吃相也著實有點難看。
上游的水,下游的智慧
而面對印度這回故技重施的“斷水”,巴基斯坦的反應卻顯得從容不迫,也讓新德里頗感意外和失落,當印度媒體還在大肆炒作“斷水將導致巴鐵陷入饑荒”的論調時,伊斯蘭堡方面則不慌不忙地公布了一段無人機拍攝的視頻。
畫面清晰顯示,印度河下游的塔貝拉水庫蓄水量依然保持在82%的高位,水面波光粼粼,絲毫不見枯竭的跡象,巴方的水利部長在記者會上笑著解釋,這都得益于三年前從中國學習并引進的“海綿城市”相關技術和理念,使得巴基斯坦在雨季儲存了大量的水資源,足以應對長達兩年的用水需求。
事實上,巴基斯坦對印度河水系依賴的脆弱性,正在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框架下,一步步得到顯著改善,被稱為巴基斯坦“三峽工程”的迪阿莫-巴沙大壩,以及正在規劃中的卡拉巴格大壩等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正是在中國的鼎力支持下穩步推進。
中國通過“基礎設施外交”幫助巴基斯坦構建戰略緩沖,逐步減少其對印度上游水源依賴,它不僅體現了中巴“鐵哥們”關系的不斷深化,也為“一帶一路”倡議在南亞地區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更為穩固的戰略支點。
印度當前這種拿水資源施壓的策略,從長遠來看,無疑是一種飲鴆止渴般的短視行為,它或許能在短期內給巴基斯坦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困擾,但與此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巴基斯坦尋求水資源徹底自主的決心,并進一步將伊斯蘭堡推向北京的懷抱,形成更緊密的戰略協同。
水資源爭端,表面上看是柴米油鹽的民生問題,是下游農田的灌溉與城市供水,實則深處,關乎國家安全與地區主導權的激烈博弈,印度試圖通過控制上游水源,來維持其在南亞次大陸的傳統影響力,延續那種“我說你聽”的舊日格局。
然而,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巴基斯坦自身戰略地位的持續提升,印度想憑借一條河流就隨意拿捏鄰國的空間,正在被快速壓縮,新德里方面或許也隱約意識到了,這個“水資源武器”的有效窗口期正在迅速關閉。
然而,另一個危險信號又出現了,如果印度逐漸意識到無法用斷水來對巴基斯坦進行制約,它是否會在這個敏感的過渡期內,因為不甘心失去主導權而采取更為極端的手段,這無疑會給本就錯綜復雜、暗流洶涌的南亞安全格局,再添一重難以預測的巨大變數。
放眼全球,水資源早已成為繼石油、天然氣之后,又一個重要的地緣政治角力點,印巴之間的水資源沖突,不過是這一全球趨勢在南亞次大陸上演的一個縮影罷了。
結語
當迪阿莫-巴沙大壩和卡拉巴格大壩等宏偉工程相繼落成,當轟鳴的機器取代了昔日荒灘,一個水資源更為自主、能源保障更為充分的巴基斯坦,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屆時,印巴之間的力量對比,必將發生微妙而深刻的變化。
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對水資源的掌控能力上,更將廣泛而深遠地影響整個地區的戰略平衡,南亞地區的未來格局,似乎就在印度河水流千百年不變的涓涓聲,與大壩建設工地上日夜不息的轟鳴聲交織中,悄然重塑,不是嗎?
信息來源:
杭州新聞網2025-05-15《印度又斷水!大壩關閉 現場畫面顯示:下游河床裸露》
極目新聞2025-05-06《印度切斷河水,不讓“一滴水”進入巴基斯坦,意味著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