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說民族主義傷印度,意思就是民族主義的激情和現(xiàn)實會破壞印度人對精神世界,對靈魂追求的那種純粹。那種不管怎么殖民統(tǒng)制都不能影響的純粹。他認為這才是印度文化的本質(zhì)。
印度的奇葩,通過這次印巴沖突被世人感受到了。
明明損失很大,連防空系統(tǒng)和戰(zhàn)斗機都被搞下來,飛行員被生擒。但卻要宣告大勝。
這場沖突頂多打了個平手,也打了個寂寞。找個臺階下就行了。可偏偏要大張旗鼓,昨天印度阿三宣布全國放三天假,今天莫迪總理又跑到印巴邊界慶祝。就像取得了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一樣。
很多人都看懵了。這不是阿Q嗎?兒子打老子,我占便宜了。
不過,我去印度時看到了種種奇葩,再看最近的印巴沖突,就不足為奇了。
我曾去過印度與巴基斯坦交界的旁遮普邦,那里每天都要舉行降國旗儀式。
這場儀式會吸引兩國邊界居民前來圍觀。我主要是去圍觀那些圍觀的群眾,堪稱一臺黑色幽默大劇。
降國旗之前,雙方的圍觀群眾就舉著國旗歡呼。印度這邊的人要更多一些,我就站在他們中間。
有位年輕的女孩隨著節(jié)奏感較強的流行電子音樂,扭了起來。四周的印度三哥們有中年的,有年輕的,有幾個朋友一起來,有情侶來談戀愛的······也都跟著音樂扭動。就像是演唱會的暖場環(huán)節(jié)。
正劇上演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禮兵隊進行降旗儀式。
因為是同時舉行,所以雙方的禮兵人員,像是在比武較勁,印度這邊的禮兵把腳抬到比頭還高,狠狠地來一個正步,做動作時,怒目圓睜,直直地瞪著巴基斯坦那邊的禮兵。巴基斯坦禮兵立馬來了精神,眼睛瞪得更大,幾乎同樣的動作做得更來勁,好像要把對方比下去,至少氣勢上壓倒對方。
就這樣,兩個國家各三名禮兵,一個比一個狠,一浪高過一浪。
臺上的觀眾的歡呼也越來越高,就像足球比賽里面的球迷,為自己國家的禮兵歡呼,歡呼和禮兵的表演相互激勵,又互相映襯,形成正向循環(huán),最后達到高潮。
整個儀式看下來,雖然氣氛熱烈,但絲毫沒有要干起來的架勢。倒是能培養(yǎng)各自的民族認同。
現(xiàn)在想起來,這次印巴沖突倒很像印巴降旗儀式。雖然媒體炒得很歡,但雙方都是做做姿態(tài),吼吼嗓子,打打飛機,遠沒有到陸地交火。幾天以后也就各自慶祝,各自散去。如同降旗儀式后,雙方的圍觀群眾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印度似乎需要這種游戲,時不時跟大國也在邊境摩擦摩擦,不敢真打。但樣子要做做,有共同的敵人才能凝聚內(nèi)部,不然這個國家太散了。
我去印度旅行,最大的印象就是,這里的人對看得見的國家沒多大認同,更準確的說,是沒多少興趣。
有次到了瓦拉納西,恒河邊的城市,城市里乞丐遍地,他們或躺或坐,身邊都有一個廢舊鐵盒做的收銀罐,接受著路人的施舍。在垃圾成堆,牛糞參著馬尿的街上,乞丐們有的談笑風生,有的懶洋洋曬著太陽,有的安詳?shù)乃?,那里比中國人潮擁擠的超市還要嘈雜,跟廁所邊的味道和臟亂如出一轍,牛在他們身邊穿過,在印度沒人敢去干涉牛的行蹤。但就這樣,他們真的能安詳入睡。似乎這一切都不存在。
這就是在印度旅行的最大新奇,外在環(huán)境的秩序與人們精神世界的秩序似乎是兩個平行空間。其他國家,在那樣的環(huán)境,很多人非得嘔吐不可。但印度人能當垃圾牛糞不存在。
其實從電影或文學里也能看出端倪,印度電影里,幾乎沒有哪部電影里有垃圾,《摔跤吧,爸爸》《三套車》,就算是反應(yīng)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也看不到垃圾。這說明,印度人不在乎這些,你關(guān)注什么,電影里才能看到什么。
甘地在英國留學時有寫日記的習慣,但他日記里幾乎沒有對英國客觀事物的描寫,連天氣都沒有。寫的全是自己心靈的感受,把他的日記放在其他任何國家?guī)缀醵汲闪ⅰ?/p>
忽視客觀,強調(diào)主觀感受,主客觀世界深度割裂,就是印度人的精神世界。
離這些乞丐所在的鬧市區(qū),大概走不到十分鐘就到了恒河,傳說中的恒河。
很多人在那里洗澡,男的赤裸上身,穿著一條裙子遮住下身,女的穿著傳統(tǒng)沙麗,在那里沐浴。我在恒河邊看見河水渾濁,還有不少漂浮物。往左一看,有一群人在岸邊抬東西到合理,有些僧侶一直在淺河攤前,時不時地挪動那個東西,還默念著什么。不到一會兒,僧侶把火在那東西身上點燃,燒了一會兒后,推向河的遠方。打聽才知道,那些抬的,挪動的,燃燒的東西,是人的尸體。人死后,向往這尸體送入恒河。
就在這些尸體漂流過的恒河旁,有的沐浴,有的喝著河里的水。就像進行了身心靈的一次洗滌。
過了幾天,我在印度某個邦的皇宮里,看見一個很大的水壺。比我還高,可以裝下四五個我。講解員告訴我,那是一百年前,這個邦的國王去倫敦朝見英國國王帶著的水壺,水壺里裝著恒河水。為什么要裝恒河水呢?英國沒水給他們喝嗎?原來國王認為,英國人很臟,他們居然要吃牛肉。恒河水是干凈而圣潔的,高貴的國王只喝結(jié)凈的恒河水。
泰戈爾說,民族主義會傷了印度。
那個大水壺國王的驕傲是靈魂的驕傲,他沒有印度民族至上的想法,甚至壓根兒就沒有印度民族這個概念。不管穆斯林來統(tǒng)制印度,英國人殖民印度,他們都無所謂,也不改其靈魂的驕傲,所以不是民族主義,民族主義必須要在現(xiàn)實中反抗,或侵略,伴隨著激情。
泰戈爾說民族主義傷印度,意思就是民族主義的激情和現(xiàn)實會破壞印度人對精神世界,對靈魂追求的那種純粹。那種不管怎么殖民統(tǒng)制都不能影響的純粹。他認為這才是印度文化的本質(zhì)。
上個世紀50年代,印巴剛剛分治的時候,印度正是民族主義高潮時,結(jié)果發(fā)生了印巴相互血腥殘殺到眼紅的悲劇,正好印證了泰戈爾的先見之明。
還是在恒河邊沐浴的印度,在垃圾牛糞里談笑風生的印度,視嘈雜的客觀世界為無物,只關(guān)注心靈世界的印度,更可愛。
這也是我在印度看到的,這里文化區(qū)別于其他國度的不可思議。
再回過頭來看這次印巴沖突
接下來,我會從印度的精神靈魂世界入手,描寫我看到的奇葩印度。
歡迎轉(zhuǎn)發(fā)本文給你關(guān)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