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開播了。
去年的《歌手2024》,讓這檔一度停播四年的節(jié)目春風吹又生了。
而且復蘇得相當強勢。
上一季,第一期播完,那英的表情包就滿天飛了,諸如“五旬老太守國門”之類的梗也是迅速霸占熱搜,之后,每一期直播的時候,熱搜上都會掛滿了相關詞條,不管是“好聽”還是“難聽”,總歸是有很多人在聽。
有了上一季的成功,新的一季能在今年接著續(xù)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首發(fā)陣容上,這一季沒有不管是咖位還是流量都堪稱頂級的那英,但有大仙林志炫坐鎮(zhèn),再加上一向低調的陳楚生參加,年輕歌手也有單伊純這樣實力不俗的翹楚,對我來說,也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節(jié)目組比較明顯的選人方向,是堅持國際化,多請外國友人參加。
這也是上一季節(jié)目的一大話題點。
不管是香緹莫還是凡希亞,去年都一次次拿出了驚艷表演,一度也讓不少網友把一檔綜藝上升至宏大敘事,有的歌手也義正言辭地請戰(zhàn),搞出了同仇敵愾的感覺。
我的觀點一直都是四個字,大可不必。
這世界上大多數(shù)事情都是有國界的,但唱歌聽歌可能就屬于少數(shù)一些可以用“無國界”來形容的事情,音樂是共通的,不管用的什么語言玩的什么樂器,厲害的藝術家就是可以跨越膚色跨越國界來打動到觀眾。
這一季《歌手》請來了Mickey Guyton米奇·蓋頓、BENI紅、Grace Kinstler格瑞絲·金斯勒這三位外籍歌手,顯然也有意強化這檔節(jié)目“國際化”的特點。
畢竟,它叫《歌手》,不叫《中國好聲音》。
而它當年在問世的時候,作為音綜,它確實是和《中國好聲音》一起撐起了國產綜藝的半壁江山。
我寫這篇推送的時候第一期還沒開始直播,也沒辦法聊現(xiàn)在,只能先聊聊過往了。
《歌手》剛出現(xiàn)的時候,毫無疑問是綜藝中的王者,音綜里的頂流。
那是十二年前,2013年,節(jié)目還叫做《我是歌手》,以“娛樂扶貧”之姿從韓國漂洋過海來到馬欄山,一經播出,便成為了當時最火的綜藝節(jié)目,要收視率有收視率,要討論度有討論度。
頂級制作,頂級陣容,是這檔節(jié)目給我的第一觀感。
第一季時,參賽的歌手陣容是相當驚人的。那個時候,沒人能想到齊秦會愿意去參加這個節(jié)目,老樂迷會想,早已功成名就的一代偶像小哥齊秦,為什么要去比賽呢?與好奇同在的當然是關注,這個咖位的人都去《我是歌手》,節(jié)目的規(guī)格自然而然地就被提高了。
要知道,第一季第一個淘汰的人,是Beyond里的黃貫中,這咖位也不小。
當然,和后來幾季相比,第一季的陣容似乎都還不算豪華,但齊秦、林志炫、黃綺珊等實力派歌手湊在一起,確保了《我是歌手》在第一季時就擁有了極高的聲譽。
第一季過后,《我是歌手》成為了湖南衛(wèi)視的王牌綜藝,從第一季前大家擔心沒人去,變成了第二季前大家大膽去猜誰會去。
第二季比起第一季更是不遑多讓。這一年,早已在香港樂壇嶄露頭角的鄧紫棋參加了節(jié)目,一夜爆火,從小眾歌手到大眾偶像,她只用了幾首歌的時間,就讓華語樂壇的天空飄滿了泡沫。
韓磊和鄧紫棋的對抗是這一季最大的看點,一個是功力深厚且變化多端的老牌歌唱家,一個是爆發(fā)力驚人且才華橫溢的新秀唱將,她們從第一期爭到了最后一期,留給觀眾的則是一次次精彩的演繹和一首首驚艷的歌曲。
這之后的第三季,已經開始被很多媒體人唱衰,但陣容一經公布,所有人都啞口無言。韓紅加孫楠,這是內地樂壇的頂級王牌了,再加上后來補位的李健和韓國歌手鄭淳元,這一季《我是歌手》的硬實力相比前兩季也毫無下降。
當然,說到這一季,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孫楠的退賽,如今回頭看這個事故,已經變成了故事,而故事里的主角孫楠和汪涵,都給《我是歌手》這個節(jié)目賺足了話題度。
如此,到了后來的第四季和第一季《歌手》,雖然觀眾漸生疲勞,但強大的陣容總是能彌補形式上的老舊,李玟、林憶蓮、譚晶等星光熠熠的名字,讓這個節(jié)目得以延續(xù)自己的輝煌。
《歌手》的第二季,節(jié)目組找來了英國巨星Jessie J,走起了國際路線,最終結石姐無懸念奪冠,雖然騰格爾的出現(xiàn)讓她稱贊連連,但觀眾也不禁開始感慨,華語樂壇是否真的后繼無人?
某些看上去像是關系戶的歌手能夠登上舞臺,某些歌手開始對節(jié)目進行二刷三刷,更是加劇了觀眾們的反感。
這樣的問題,2019年的《歌手》給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劉歡的壓陣讓這一季的陣容變得空前強大,齊豫的出現(xiàn)對我來說是一大驚喜,吳青峰的參加也給節(jié)目拉了不少好感,但僅靠幾個大咖,恐怕很難挽救一檔節(jié)目的頹勢,更難改變整個華語樂壇的尷尬局面。
到了2020年的《歌手·當打之年》,強調“當打之年”,這其實是蠻有責任感的表現(xiàn),但國內有多少真正能打的年輕歌手,其實是要畫上問號的。
觀眾審美疲勞了,能請到的好歌手似乎越來越少了,都是擺在節(jié)目組面前的難題。
哪怕到了如今最新的一季,來鎮(zhèn)場子的林志炫也已經參加過好幾次節(jié)目了,對于觀眾來說,到底有多少新鮮感,也是很難說的事情。
去年的《歌手》能完成復蘇,靠的是那英自帶流量,造梗能力太強,也是海外大咖扛旗,來了的沒來的,加一塊兒都能湊半個格萊美舞臺。
但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我最后想說的一點,是直播的形式。
這一點,最新一季也依然在沿用。
直播不修音,參加節(jié)目的人,都得靠真本事硬上,能力不夠的話,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聽在耳朵里。
這么玩,顯然是需要勇氣和魄力的。
這也是去年連那英這種老牌天后上臺都會緊張的原因。
但真唱不修音也能唱好這件事,不應該是歌手的本分嗎?
唱好了觀眾自然會夸贊,難聽了上個熱搜也合情合理,國內歌手唱得不如海外歌手,不必上綱上線,但大家群嘲兩句,也是應當應分。
這是音綜該做到的正本清源。
商務/阿樂(微信:pachongsw1)
進影迷交流群加微信:caodahua1994
期待您點個在看,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