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694字
閱讀預計9分鐘
作者|大衛·米歇爾(David Michel)
編譯|楊春雪
編譯審核| 張謙和
本期編輯|朱依林
本期審核|范家菀
編者按
5月4日,印度正式宣布切斷印度河上游,“不允許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單方面暫停《印度河水協議》(IWT)。巴因高度依賴印度河,農業、飲用水和電力等多方面均受其影響。美學者大衛·米歇爾分析認為:從現實角度看,印短期內無法切斷印度河。一方面,印現有基礎設施僅能調節短期的自然水流波動;另一方面,既有基建項目計劃推進受阻,而新建設施成本過高。若印故意斷水,不僅可能加劇巴基斯坦的反擊,還可能引發鄰國孟、尼的擔憂。更重要的是,中國可能借鑒這一“水資源武器”策略。本質上,印方的“水資源武器”策略是一把雙刃劍,不僅可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還可能傷及自身利益。南亞研究通訊特編譯此文,供各位讀者批判參考。
圖源:BBC
2025年4月22日,武裝分子從印控克什米爾帕哈爾加姆(Pahalgam)郊外的森林中闖入風景如畫的牧場,向毫無戒備的游客開火,造成至少28人死亡,數十人受傷。印度將這場“屠殺”歸咎于巴基斯坦,聲稱襲擊者與巴基斯坦有關。作為報復,印度宣布“暫停執行”已存續65年的《印度河水協議》(IWT),直至巴基斯坦“可信且不可撤銷地放棄支持跨境恐怖主義”。印度高級官員誓言要確保“一滴水也不流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否認與此次襲擊有關,并警告稱任何阻斷河流的行動都將被視為“戰爭行為”。
?問1: 什么是《印度河水協議》,其重要性何在?
?答1:《印度河水協議》規范了印度河流域的水資源使用。1947年,印巴分治不僅劃分了兩國邊界,也造就了水資源分配難題。印度河六大支流向西流經印度后匯入巴基斯坦。新國界割開了六條支流,并切斷了英殖民時期修建的水利設施和灌溉網絡。上游的印度堅稱對境內河流享有主權開發權;下游的巴基斯坦則擔憂跨境水源被切斷,可能危及其經濟與糧食安全。在世界銀行斡旋下,雙方于1960年簽署條約。時任世行行長尤金·布萊克(Eugene Black)認為,這項協議避免了可能引發戰爭的水資源沖突。
《印度河水協議》常被描述為“離婚協議”,而非合作性協議。它將印度河流域的六條支流劃歸兩國管轄。巴基斯坦獲得西部三條河流(奇納布河、杰赫勒姆河和印度河主干流)的控制權,這三條河流合計約占全流域年均流量的80%。印度須保障其自由流通,但特定限制性用途除外。印度獲得東部三條河流(比阿斯河、拉維河和蘇特萊吉河)的控制權,這些河流出境后可歸巴基斯坦使用。
?問2: 巴基斯坦有多脆弱?
?答2:巴基斯坦高度依賴印度河。全國超過四分之三的可再生水資源來自境外,幾乎完全依賴印度河。九成巴基斯坦人生活在印度河流域內,卡拉奇(Karachi)、拉合爾(Lahore)等大城市依靠印度河或地下水來滿足飲用水需求。農業是巴基斯坦的經濟支柱,占該國GDP的22.9%、出口的24.4%,為三分之二的農村人口提供了生計,吸納了37.4%的勞動力。巴基斯坦94%的取水量用于農業,90%以上作物依賴印度河灌溉。同樣,巴基斯坦五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水力發電,全國21座水電站均坐落于印度河流域。
盡管印度河至關重要,但巴基斯坦卻幾乎沒有能力應對持續的水資源短缺。全流域水庫總儲水量不足年流量的10%,遠低于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儲水能力。
?問3: 印度能阻斷印度河流向巴基斯坦嗎?
?答3: 不能。短期內,印度并沒有必要的基礎設施來阻止印度河進入巴基斯坦。《印度河水協議》嚴格規定了印度在西部三河僅允許建設取水或儲水設施。每年約有182立方公里的水流經印度的六大支流進入巴基斯坦,其中超過170立方公里來自印度河主干流、杰赫勒姆河和奇納布河。《印度河水協議》允許印度在這三條西部河流上最多儲水360萬英畝英尺(約4.4立方公里)。
印度當局曾宣布,修建能夠截流或分流印度河大規模水流的水壩、水庫和運河基礎設施計劃需數年才能實現。協議規定印度只能在西部河流上建設所謂的“徑流式”水電站,而這類水電站沒有大型水庫,通常只能蓄積少量水,以補償河流自然水流的短期波動。因此,印度目前正在運行的印度河水電開發(項目)只能略微增加其調節下流流量的蓄水能力,但這些項目的完工時間可能延至2032年甚至更晚。設計、選址和建設不受協議約束的新水電大壩則需要投入更長的時間、更多的水泥、更大的成本。若印巴關系有所改善,這些成本將難以彌補。即便如此,水電大壩也只能暫時攔住河流,因為發電需要通過渦輪機釋放水流。如果印度興修水利的目的是為了阻止水流向巴基斯坦,而非為印度消費者提供經濟發展機會和可靠的電力資源,那這種做法無論如何都將是昂貴、笨拙且不受歡迎的。
為了長期阻止水流進入巴基斯坦,印度需要通過大量基礎設施來分流大規模的水資源。事實上,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渴望建立一個貫通南北河流流域的大規模調水計劃。然而,為此目的設計實施的“國家河流連接計劃”(National River Linking Project)面臨巨大經濟、環境和政治障礙,且其原有的30項工程均不涉及印度河系統。又或者,印度可能大規模擴大“可控含水層再充電”項目,意圖抽取印度河來補充迅速枯竭的地下水資源。但大量地下水最終會滲回到地表河流,地下水系統這一特殊性質使得這種努力的實際機制、環境后果和政策影響仍不明確。
由于印度無法立刻控制印度河,某些權威人士也提出了其它舉措。例如,趁種植季來臨之際通過沖刷主要水壩的沉積物,使河流變得渾濁。但此舉不僅可能損害巴基斯坦的農業,還將影響印度下游用水。再有就是切斷信息分享。某種程度上,這是印度目前最強有力的手段。IWT要求各方分享大量關于項目開發、河流流量和水文條件的相關數據。印度通過暫停IWT停止數據共享,將妨礙巴基斯坦獲得洪水預警等關鍵信息,但此舉不僅嚴重阻撓巴基斯坦的水資源管理,還危及巴基斯坦人民的生命和生計。
?問4: 印度河沖突可能對更廣泛的地區安全產生哪些影響?
?答4:印度河水沖突源于印巴分治這個“痛苦”的歷史遺留問題,關系到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IWT分配了三條西部支流給巴基斯坦,但這些支流流經爭議地區克什米爾(該地區由印巴停火線分隔),印巴曾為爭奪該地區的控制權爆發過三次戰爭和無數小規模沖突。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帕哈爾加姆襲擊事件發生,印官員稱系巴基斯坦武裝組織分支“抵抗陣線”(The Resistance Front)實施的跨境暴力事件。印度河曾多次被卷入此類沖突。例如,拉什卡爾·泰巴(Lashkar-e-Taiba)等恐怖組織定期威脅要炸毀印度的水壩。2009年,巴基斯坦前總統阿西夫·阿里·扎爾達里(Asif Ali Zardari)在《華盛頓郵報》上發文警告稱,若無法解決印度河問題,“可能加劇社會不滿情緒,并導致極端主義”。2001年印度議會大廈遇襲,印度也曾考慮暫停IWT。2016年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烏里發生襲擊后,莫迪曾宣稱,“水與血不能共流”。
然而,當前的沖突預示著一觸即發的新態勢。這是印度首次兌現其威脅。過去,巴基斯坦經常指責印度操縱印度河,擔心印度可能通過水壩放水來加劇下游洪災,但印度否認這一指控。現在,印度公開宣布意圖削弱巴基斯坦的水資源安全,未來巴基斯坦對印度“瀆職行為”的看法將更加激烈。巴基斯坦社交媒體上已經充斥著印度引發杰赫勒姆河洪水的說法。如果印度積極推進破壞巴基斯坦供水的計劃,巴基斯坦可能會被迫打擊印度的基礎設施,以展示其影響力和決心。
印度暫停IWT的決定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危險。印安全分析人士承認,日益加劇的水資源壓力正在削弱巴基斯坦的社會和經濟。“脆弱”的巴基斯坦容易受到印度水資源施壓的影響。但加大水資源壓力同樣可能進一步破壞這個本來就動蕩不安的鄰國。印度與孟加拉國和尼泊爾的水關系也歷來充滿摩擦,這些國家往往感受到印度這個“鄰國強權”的脅迫。印度暫停IWT這一做法可能會引起孟尼兩國的警覺。
作者簡介:大衛·米歇爾(David Michel),美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全球食品與水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
本文編譯自美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網站2025年5月1日文章,原標題為
Can India Cut Off Pakistan’s Indus River Lifeline?原文鏈接為:https://www.csis.org/analysis/can-india-cut-pakistans-indus-river-lifeline
本期編輯:朱依林
本期審核:范家菀
*前往公眾號后臺發送“編譯”,即可查看往期編譯合集
▲政報·102期 | 為保2024大選,印人黨打算收割這個群體的選票了.....
▲經報·96期 | 印落后中國16.5年,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
印國防工業大崛起?美國居然是印軍火最大購買國…
評論| 寧南山:印巴空戰后,為什么說印度始終沒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
編譯 | 印學者:孟加拉國想要擺脫印度的外交控制?還得靠中國!
更多內容請見↓
評論區留下寶貴的意見或建議,但請務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帶有攻擊性和侮辱性語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會被采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