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據印度新聞報道,印空軍通過陣風戰機充分發揮空戰優勢,直接吊打裝備了中國制造武器的巴基斯坦。經此一戰,印度大秀了自己肌肉一把,不僅向全世界證明了,印度擁有最強的軍事和工業實力。
特別是那些印度周邊與其有矛盾的國家,你們最好都對我客氣一點,否則小心我打你。而且,還能隨時打擊巴基斯坦。
印度啊一直都有個大國夢,他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此事,想想就讓印度網友激動不已。
結果好戲還未上演,劇情卻完全出乎了印度網友們的預料。印度空軍被巴基斯坦空軍做了個措手不及啊。價值81億美元的“陣風神話”神話被巴鐵空戰碾壓!同一時間印尼議員連夜召開閉門會議,馬克龍訪印行程突遭空中掉頭。
當一架價值1.9億的戰機被4000萬美元的中國殲-10CE擊落,全球軍火市場的大地開始顫抖。看著自己的天價訂單戰機如此脆弱,就差點退款服務了!
印尼2022年與法國簽署42架“陣風”戰機協議,總價81億美元,單架高達1.9億美元,僅次于印度采購價(2.88億美元/架),這個價格確實比中國殲-10CE相比高得離譜。
按合同,印尼首批6架原定2026年就得交付到位,但法國達索公司這幾年產能嚴重下滑,過去的三年里只能交付34架,總訂單積壓220架。印尼能否按時接收顯而易見不能在原定日期實現。
而印尼所有“陣風”戰機均為世界銀行貸款采購,也有消息稱部分來源于融資。2023年其國防預算僅32億美元,軍購壓力超過全國GTP的4%,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算是壓力巨大。
然而,“陣風”戰機在印巴沖突中表現讓人汗顏,巴空軍殲-10CE掛載的霹靂-15導彈,遠在180公里外就將印度“陣風”打回零件狀態,瞬間暴露印軍空戰系統存在短板,而殲-10CE的KLJ-7A雷達探測距離可達260公里。對比,法國“陣風”戰機維護成本,遠超殲-10CE的3倍還多,單機價格卻可購4.75架中國戰機。
印尼軍事專家稱“用買1架的錢換5架殲-10CE,戰場生存率可以提升至400%”。印尼眾議院國防委員會成員戴夫·拉克索諾稱,空戰結果“不能單獨評判‘陣風’性能”,但可以承認戰績來評估其合同提供的合法理由。
壓價歸壓價,借輿論要求法國降價或提供附加技術轉讓,就如實現本土化生產線條件。同時可推進與美國140億美元的F-15ID采購談判,迫使法國讓步。若取消“陣風”戰機訂單,可能轉向中國殲-10CE或殲-35,但受北約運輸通道限制,暫難實施。
在莫迪的勝利喜悅里,炸出的是全球南方的軍工覺醒。當印度議員在議會模仿陣風像小鳥一樣被擊落時,真正的輸家并非新德里,而是被綁上西方軍工戰車的全球南方國家。這也表明全球尖端技術霸權的時代即將崩塌,法國吹噓的四代半戰機神話,被中國標準裝備擊碎,同時暴露西方軍工高溢價低效能的真實現狀。
軍工新秩序的胎動即將來臨,印尼的審查釋放信號,發展中國家不再甘當軍火試驗場,開始用真實戰場數據硬核議價,甚至要求技術主權。在中國技術體系碾壓下,巴鐵空戰就是真實的佐證,中國武器不僅性價比高,更以預警機、數據鏈、導彈三位一體化的優勢,讓單機性能淪為次要因素。
馬克龍在飛往雅加達的專機上,載著的不是軍售合同,而是歐洲軍工最后的傲慢。當印尼議員用計算器按下1.9億 vs 4千萬時,算盤珠子的聲響聲地面都能聽見,這正是舊秩序崩裂的前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