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雙)走進吉首市馬頸坳鎮楓香村,運輸機的轟鳴聲劃破田野的寧靜,110畝梯田層層疊翠,20余名頭戴草帽的菜農們彎著腰,手握鐮刀,銀刃翻飛間,棵棵白菜應聲而倒。
“嘿喲,加把勁嘞!”循聲望去,幾名菜農扛著裝滿白菜的袋子健步如飛,將清晨剛采收的“綠寶石”送上了運輸機。
“這批訂單白菜從播種到采收全程標準化管理,葉片脆嫩無蟲害,每顆的重量能達到4斤,棵棵都是精品!”楓香村黨支部書記代興順輕撫著沾滿晨露的白菜,眼底漾著笑意。
幾年前,這里還是另一番光景,百畝良田得不到有效利用,優質農產品打不開銷路。面對傳統農業“小、散、弱”的困境,楓香村積極探尋產業發展新路徑,將目光聚焦于訂單農業,與吉首市晟興公司簽訂訂單,采用“公司 + 合作社 + 農民”的合作模式,由村里的種植大戶龔向謙牽頭,成立合作社,成功流轉了110畝土地用于白菜種植。
“我現在年紀大了,在外面很難找到工作,以前每個月只能靠子女給的贍養費過日子。現在好了,來這兒幫著收割白菜,一天能賺一百塊錢呢!”64歲的向大嬸說話間又利落放倒兩棵白菜。
為進一步提高白菜的銷量,合作社每日吸納20余名村民務工,讓留守老人、婦女等實現“務農顧家兩不誤”。標準化種植更讓畝產突破8000斤,88萬斤優質白菜正在被收割,昔日的撂荒地變成了“聚寶盆”!
馬頸坳鎮作為吉首市農業重鎮,始終與上級部門保持緊密對接,全力推動農業產業創新發展。通過鼓勵訂單白菜的種植模式,為農業發展開辟了新路徑。2025 年,以楓香村、毛坪村為代表的訂單白菜種植區域已正式進入收割、售賣階段。這一舉措不僅高效盤活了土地資源,實現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更讓傳統農業產業在現代化的浪潮中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有力引擎,為馬頸坳鎮的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來源:馬頸坳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