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近4年的俄烏戰爭,這幾天又有了新動靜。
經過數月的劍拔弩張,俄烏雙方終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坐到了談判桌前。
不過,這場醞釀的很久的談判實際談判時間只有不到2個小時。
俄羅斯開出停戰條件,烏克蘭只回應了5個字,美英法迅速介入,戰爭再次進入僵局。
澤連斯基提前離場
實際上,這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談判最初是以法國、英國、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牽頭的。
為此,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警告普京,如果俄羅斯不愿意停火,那么法國將會襲擊負責俄羅斯能源貿易的“影子艦隊”。
要知道能源貿易可是俄羅斯重要的經濟支出,而且俄羅斯本身在俄烏戰場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是時候停戰消化一下所得了。
于是普京最早放話出來,說愿意"無條件"和烏克蘭談判,談判地點就定在土耳其。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接到這個話頭,提了個要求:"要談判可以,但普京必須親自到土耳其來"。
這就像咱們平時打電話,對方說有事兒要找你商量,但非得讓你去他家樓下見面。
普京當然不答應,直接擺手拒絕。
這下好了,原定的會談主要人物沒來,其他人也都撤了。
澤連斯基看見普京沒來,覺得不尊重自己,于是當天沒打招呼就坐飛機撤了;
原本說好要摻和進來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一看這架勢也打退堂鼓。
畢竟在特朗普的眼中,一個小小的澤連斯基還不值得他花時間去見,俄烏停火要想取得實質性進展,重點還是普京的態度。
特朗普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說的。
特朗普5月15日表示,他將視情況決定是否前往土耳其,但對普京的缺席“并不失望”,“在我和普京會面之前,什么都不會發生。”
最后三位領導都沒到現場,只好讓手下人去頂班。
5月16號在伊斯坦布爾,俄烏雙方代表團加上土耳其的人,攏共談了倆小時就散場了。
至于結果,自然是不歡而散。
俄方開出停戰條件
要說這次談判為啥沒成,里頭有這么幾個關鍵問題卡著:
頭一宗是雙方的價碼差得太遠。
俄羅斯開出的條件是:烏克蘭得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赫爾松這四個地方撤軍,還要把這四個地方加上另外一個地區攏共五個地方,都交給俄羅斯管。
這個條件好比賣家開天價,烏方聽完直接甩出五個字:"不可接受的"。
烏克蘭覺得俄羅斯現在獅子大開口,提的條件比以前說的還要過分。
雖說俄羅斯嘴上說"還能接著談",但土耳其這邊的工作人員已經出來宣布:會議開完了,都回家吧。
第二個事是兩邊對會談結果的說法完全兩樣。
俄羅斯代表團回去說:"大體上還行,下回還能再約"。
烏克蘭那邊卻搖頭擺手,連說:"這趟白來了,啥結果都沒有"。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戰場上誰占便宜,談判桌上就能挺直腰板說話。
現在俄軍占著烏東不少地方,自然說話底氣足;
烏軍天天忙著應付前線,拿不出能討價還價的資本,當然只能咬住自己的立場不松口。
第三樁要緊事是西方國家摻和得厲害。
就在談判當天,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斯塔默、德國總理默茨接連與特朗普通電話,澤連斯基也在通話名單里。
這些重量級人物同時聚焦俄烏談判,說明西方國家開始加大對俄烏問題的干預力度。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只要俄烏雙方都不肯大幅度讓步,美英法德想要撮合雙方和解困難重重。
有輿論認為,西方國家恐怕正在經歷希望落空的過程。
俄烏局勢可能發展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就是俄烏局勢接下來會如何發展。
先說美國的動靜:過去三年里俄烏談了七八輪都沒成,這次重啟談判看著像機會,不過照這架勢,要想真停下來仗,非得讓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三個人坐在一張桌子上不可。
特朗普的真實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把俄烏同時拉到談判桌上,而不是讓美國單獨為任何一方買單。
這種精打細算的法子,倒是挺符合美國的作風。
但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從現有態勢看最大的贏家可能還是美國。
俄羅斯如果在戰后獲得領土,美國則能通過軍火貿易與地緣博弈獲取利益;
烏克蘭或許能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勛章;而歐盟國家可能要背負持續援助帶來的經濟負擔。
這回雖然談了個空手而歸,但有幾件事算是看清了:
第一,俄羅斯烏克蘭兩家的根本要求完全對不上號;
第二,歐美各國自個兒還沒統一意見;
第三,現在兩邊都在互相探底線。
接下來俄羅斯估計繼續在前線加壓,烏克蘭就得指望西方國家多送點救命糧;美國這邊呢,既要給小弟撐腰又不敢真卷進去,這種走鋼絲的活兒,說不定哪天就摔下來。
說到底,戰場上誰贏得多誰說話算數,等什么時候有一方真能打贏幾場大仗,那時候談判桌上才有希望松口。
在這之前,拖拖拉拉的仗恐怕還得打個沒完沒了。
要說現在最重要的變數,還得看特朗普。這位美國總統要是鐵了心不參與調解,或者三天兩頭改變主意,那烏克蘭能不能撐得住就成問題。
眼下美國正忙著關稅大戰,特朗普的心思怕是不在俄烏。
俄羅斯倒是不慌不忙,反正是占著別人的地盤,時間拖長也不吃虧。
歐洲幾個大國像熱鍋上的螞蟻,既怕打仗打到自己家門口,又舍不得給烏克蘭掏錢,整天懸著顆心過日子。
其實說破了,戰爭就是個燒錢機器。俄羅斯現在背靠東方大國,賣賣石油還能撐住;烏克蘭全靠歐美輸血續命,哪天要是斷了接濟,保不齊就要撐不住。
但歐美老百姓現在日子也不好過,通貨膨脹壓得人喘不過氣,對軍援烏克蘭的支持率天天往下掉。這種局面要是再維持個三年五載,誰也不敢保證會發生啥變故。
但眼下這節骨眼,要停火可真不容易。俄羅斯覺得前頭吃了虧,現在終于占著便宜,自然不肯松口;烏克蘭被占去那么多地方,要是答應了就成歷史罪人,也退不得半步。
歐美國家各有各的小九九,說是要團結,其實都在打算盤。
這場仗到底打到什么時候才算完?怕是連老天爺也不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