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網絡上流傳一首聚焦山東泰安官場貪腐現象的打油詩,引發社會關注。此類議題折射出公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高度關切。為深入探討權力運行中的責任邊界、為官者的道德準則,本期特推出《為官者之鑒:自律、責任與擔當》專題文章。?
文中結合濟南、泰安等地典型案例,從權力與責任的扭曲邏輯、個體與環境的互動影響、腐敗本質的深層剖析等維度展開分析,并就為官者的自我修煉與職業操守提出思考。?
黨的二十大以來,黨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使命擔當祛疴治亂,持續深化反腐敗斗爭。希望廣大黨員干部以文中案例為鏡鑒,嚴守紀律紅線,將“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理念貫穿履職全程,以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贏得群眾信任,護航社會發展。?
需說明的是,網絡信息需謹慎辨別。黨員干部隊伍中,絕大多數同志始終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廉潔奉公、擔當作為。
為官者之鑒:自律、責任與擔當?
明淵慶澤
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部分官員因違法犯罪而身敗名裂,這一現象在濟南、泰安等地也曾出現,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深入分析這些腐敗現象,能為當下及未來的為官者提供深刻的警示與借鑒。
一、權力與責任的扭曲與回歸?
領導干部的權力與責任本應緊密相連,權力越大,責任越重。他們本應利用手中權力為百姓謀福祉,推動地方發展。但部分官員卻將權力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嚴重扭曲了權力與責任的關系。以胡建學為例,他 1991 年 6 月任中共泰安市委書記,本應利用職務之便為當地百姓辦實事,卻利用職權收受巨額賄賂。最終在 1995 年 11 月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1996 年 2 月 25 日被泰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雖經上訴后改判死緩,但這一行為已嚴重損害了當地的政治生態和百姓的利益。這種扭曲背后,是價值觀的迷失與監督機制的失效。部分官員在權力的誘惑下,逐漸迷失了自我,將個人利益置于公共利益之上。而監督機制的不完善,使得他們有機可乘,長期游走在違紀違法的邊緣卻未受有效約束。要糾正這一扭曲關系,必須強化官員的責任意識和廉潔教育,通過多種方式,如定期開展廉政培訓、組織學習典型案例等,使其深刻認識到權力來自人民,只能用于為人民服務。同時,建立健全監督體系,拓寬監督渠道,加強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的協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確保其真正用于履行責任。
二、個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官場腐敗現象并非個別官員的孤立行為,而是與整個官場環境密切相關。不良的政治生態會對官員產生深遠影響,形成腐敗的潛規則和不良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官員容易受到誘惑,陷入腐敗泥潭。“當年建學被嚴辦,整套班子全腐爛”,這句打油詩反映出在特定時期和環境下,腐敗現象在某地區官場中的蔓延趨勢。然而,個人在其中并非完全被動。有些官員能在不良環境中堅守底線,而有些則隨波逐流甚至推波助瀾。堅守正道的官員如同明燈,能引領環境改善;而腐敗分子則需通過懲處和整治,打破不良環境慣性,重塑健康的官場風氣。在實際工作中,要注重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通過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等措施,弘揚清正廉潔的價值觀,讓官員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三、腐敗現象與本質的剖析?
從現象上看,官場腐敗呈現出貪污受賄、生活作風腐化、濫用職權等多種表現形式。這些行為是腐敗的外在表現,直接損害了國家和人民利益。深入剖析其本質,是官員對權力的貪婪、對法治的蔑視以及對自身使命的背離。他們將權力商品化,嚴重違背公仆職責,同時也暴露出制度層面存在漏洞和缺陷,為腐敗滋生提供了土壤和空間。在一些案例中,官員利用制度的不完善,鉆空子謀取私利。治理腐敗必須從現象和本質兩方面入手,既加大查處力度,形成震懾,又加強制度建設和體制機制改革,堵塞漏洞,從源頭預防和遏制腐敗。比如,完善權力運行機制,加強對關鍵崗位和重要環節的監管,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體系等。
四、因果關系的深刻警示?
官場腐敗案例中,官員的貪腐行為與其最終受到的懲處之間存在著明確的因果關系。他們因貪腐獲取不義之財,卻也因貪腐面臨法律制裁、家庭破裂和個人聲譽毀壞。如楊魯豫,2008 年 2 月至 2011 年 12 月任泰安市委書記,因嚴重違紀違法,2015 年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17 年 5 月 5 日被河南省平頂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 200 萬元。這一因果關系警示為官者,權力行使必須遵循法律和道德底線,否則必將受到嚴懲。同時,也提醒社會大眾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及時揭露和舉報腐敗行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全面從嚴治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監督渠道不斷拓寬,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作用日益凸顯,為官者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更嚴格的審視。
五、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個別官員的腐敗行為會逐漸擴散和蔓延,影響整個領導班子乃至整個地區的政治生態。“整套班子全腐爛”凸顯了從部分到整體的惡化過程。腐敗滋生蔓延會干擾政務運行,降低政府決策和執行效率,導致公共資源不合理分配,破壞社會公平正義。治理官場腐敗,必須著眼于整體,采取系統性措施。不僅要查處懲治腐敗官員,還要對整個官僚體系進行深刻改革和完善。通過加強干部隊伍思想教育、優化制度設計、強化內外部監督等手段,提高官場廉潔度和治理能力,同時發揮清廉官員的積極作用,以個體正能量帶動整體風氣好轉。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開展廉政文化建設活動,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氛圍,讓清正廉潔成為官員的自覺追求。
六、典型案例剖析?
(一)濟南原人大主任段以和案?
段以和,男,曾任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2007 年 7 月 9 日,段以和因與情婦柳海平產生矛盾,指使其侄女婿陳志與汽修廠老板陳常兵制造爆炸裝置,并在濟南市建設路的一汽車站旁引爆,將柳海平當場炸死。7 月 13 日,段以和在其辦公室內被帶走,他被帶走后僅兩小時,便書面承認自己涉嫌爆炸罪。8 月 9 日,山東省淄博市中級法院一審判決,以爆炸罪判處段以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五年;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2007 年 9 月 5 日,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濟南“7·9”爆炸案主犯段以和在山東濟南被執行死刑。?
(二)孫志剛案?
孫志剛被查的第二天,貴州召開省委常委會,強調孫志剛嚴重破壞了貴州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影響極其惡劣,教訓極其深刻。一年多來,貴州官員除周建琨、李再勇被查外,還有多個地市州原領導落馬,比如曾任銅仁市市長的皮貴懷,曾任銅仁市委書記的夏慶豐,曾任黔南州州長的鐘陽,曾任黔東南州委書記的劉文新。作為省級行政區的“一把手”,孫志剛的落馬無疑在其曾執政的地方引起了巨大的震動。以其震動之劇,更顯反腐敗工作的深度和烈度,更加彰顯全面從嚴治黨的雷霆之勢。同時,孫志剛的案例再次凸顯了對“一把手”進行有效監督的重要性。?
(三)趙金云案?
2024 年 10 月 25 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宣趙金云在任上被查。趙金云落馬后一周,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包東紅被查。據報道,包東紅與趙金云是夫妻。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經查,趙金云無視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接受可能影響公正行使公權力的宴請;違反組織要求,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違反廉潔要求,違規從事營利性活動;將黨和人民賦予的公權力異化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大搞家庭式腐敗,大肆收錢斂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項目承攬、工程款撥付等方面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趙金云行為已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依據有關規定,趙金云被開除公職,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四)吳英杰案?
2024 年 12 月 10 日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十四屆全國政協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原主任吳英杰的“雙開”通報。通報指出,除違規接受宴請、收受禮品禮金、利用職權為親屬謀求特殊待遇,吳英杰還存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新時代治藏方略不力,大肆插手工程項目,徇私謀利,嚴重影響西藏高質量發展,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力,助長貪腐問題滋長,破壞政治生態;組織意識淡漠,在組織談話函詢時不如實說明問題;家風不正,對家屬失管失教等問題。公開信息顯示,1956 年出生的吳英杰是山東昌邑人,自 1974 年 10 月以知青身份進入西藏自治區林芝種畜場工作,到 2021 年卸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前后在西藏工作了近 47 年。?
(五)李鵬新案?
2025 年 4 月 22 日,陜西省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原副書記李鵬新受賄案,對被告人李鵬新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法院最后經審理查明:1999 年至 2023 年,被告人李鵬新利用擔任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格爾木市委書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書記,青海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青海省副省級干部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礦產開發、企業經營、干部任用等事項上提供幫助,直接或通過他人非法收受上述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 8.22 億余元。
七、為官者的自省與修煉?
(一)常懷敬畏之心?
為官者要時刻保持對黨紀國法的敬畏,清醒地認識到權力的邊界和法律的紅線,堅決做到不越雷池一步。黨紀國法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一旦違反,必將受到嚴厲懲處。同時,要敬畏人民,始終牢記權力來源于人民,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是謀取私利。此外,還要敬畏組織,自覺接受組織的監督和管理,虛心聽取組織和同志們的批評意見,及時糾正自身錯誤和不足。積極參加組織生活,主動向組織匯報思想和工作情況,接受組織的教育和監督。?
(二)堅守廉潔底線?
廉潔是為官者的立身之本,是不可逾越的紅線。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做到不取不義之財,不染不正之風,不為不法之事。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將個人得失置于次要位置。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管好自己、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做到清正廉潔、一身正氣。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生活細節,培養健康生活情趣,避免因生活作風問題陷入腐敗泥潭。?
(三)增強自律意識?
自律是為官者抵御腐敗的有力武器。要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升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做到慎獨、慎微、慎初。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自覺抵制不良思潮和腐朽文化侵蝕,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形象和高尚品德贏得群眾信任和擁護。通過閱讀經典著作、參加道德講堂等方式,提升道德修養,增強自律意識。?
(四)強化責任擔當?
權力意味著責任,責任意味著擔當。為官者要勇于擔當,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扛在肩上,把人民群眾的期盼放在心上。保持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干勁,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履行職責,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積極貢獻力量。面對困難和挑戰,要敢于迎難而上,主動作為,積極尋找解決辦法,不推諉扯皮、敷衍塞責。?
(五)加強黨性修養?
官員要堅定理想信念,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補足精神之鈣。通過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時,要善于接受各方監督,以開放心態和謙遜態度對待監督,將其轉化為前進動力,推動工作開展。?
(六)注重家風建設?
家風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體現,關乎自身形象與事業發展。領導干部應認識到良好家風是抵御腐敗的重要防線,在家庭中營造廉潔氛圍。要嚴格教育管理家屬子女,防止他們利用職權謀私利,避免“全家腐”。同時,領導干部自身要帶頭遵守廉潔自律規定,在家風建設中作表率,為家人樹立良好榜樣。可通過學習傳統家訓、參加家風教育活動等方式,傳承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使廉潔理念深入家庭每個成員心中,共同維護家庭清廉形象。?
(七)培養高尚的生活情趣?
領導干部的生活情趣體現其精神追求和生活態度,影響從政素養。他們應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如熱愛運動、文學、藝術等,這既能豐富生活,又能塑造高尚人格。健康的生活方式能使官員保持充沛精力投入工作,同時避免因生活空虛被不良嗜好侵蝕。要堅決抵制低級趣味,遠離賭博、沉迷奢華等不良行為,這些不僅有損形象,更易滋生腐敗。領導干部還應謹慎社交,善擇友,多與正直、廉潔的人交往,從他們身上汲取正能量,提升自身道德修養。?
(八)提升依法履職能力?
領導干部必須增強法治意識,始終對憲法法律保持敬畏,將依法辦事作為行動準則。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解決問題、推動發展,切實履行職責。提升法律素養,深入學習憲法及各類法律法規,特別是與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確保自身行為始終在法律框架內。同時,積極參與法治實踐,通過處理具體事務積累經驗,提高依法決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堅決防范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做到公正用權、依法辦事,維護法治權威和尊嚴。?
(九)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清正廉潔是官員的政治本色和從政底線。他們應時刻自重自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決抵制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防止被“圍獵”。要正確對待權力,作為責任和使命,用好權力為人民服務,實現自我價值。?
(十)堅守初心使命?
牢記初心使命是官員抵御腐敗的根本之道。他們應常回顧入黨初衷,思考從政目的,將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不被名利所動,不因困難改初衷,在工作中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要強化責任擔當,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態度履職盡責,勇于挑重擔、解難題。積極投身實踐,深入基層調研,傾聽群眾心聲,了解實際需求,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同時,要正確看待權力,作為責任和使命,用好權力為人民服務,實現自我價值。?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歷任違法官員的教訓深刻而慘痛,為官者當引以為戒,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守廉潔底線,增強自律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做到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實際行動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官者之鑒?權力似火燃,責任重如山。?為官須自律,清風兩袖間。?腐敗如猛虎,害黨傷民心。?前車覆轍在,后車當自警。?初心永不改,使命記心間。?為民謀福祉,青史留功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