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讓看一下金沃股份的情況,馬上安排,我的這個筆名就來自于該朋友的友情贈送,當然要特別認真看一看了。
浙江金沃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金沃股份)成立于2011年,2021年6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集軸承套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化制造公司,主要產品包含球類、滾針類和滾子類等,產品最終應用領域廣泛涉及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家用電器、冶金等國民經濟各行各業。
金沃股份一直致力于生產設備的改進、工藝流程的優化,最大限度實現生產效率和產品穩定性的提高。已經成為舍弗勒、斯凱孚、恩斯克、恩梯恩和捷太格特等全球大型軸承企業的供應商。并最終應用于奔馳、寶馬、奧迪、福特、克萊斯勒、豐田、本田、比亞迪和理想等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產品遠銷歐洲、亞洲、南美洲、北美洲等20多個國家。
金沃股份在上市當年和次年,兩年的營收累計增長接近翻倍,新上市的“光環效應”表現得相當明顯;只是這個光環期的時間短了一點,2023年就出現回調。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都有不錯的同比增長,特別是2024年的增速為16%,再創營收新紀錄。
金沃股份的營收很簡單,超95%的業務都是“軸承套圈”,只有少量的其他業務。軸承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工業產品,其全球規模在1200億美元左右;習慣了大宗商品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這個市場還是太小了。像金沃股份這種僅從事“軸承套圈”業務的公司,當然就會受到行業規模的限制,這可能就是其新上市的光環效應比較短的重要原因。
2024年的境內外市場都在增長,境內市場的增長更快,其占比在2023年增長的基礎上繼續提升,較兩年前高了6個百分點。如果跳過2023年,2024年較2022年的境外市場只略有增長,而主要的增長幾乎都來自于國內市場。
做強大本營雖然是好事,但境內市場的毛利率卻要比境外市場低不少,就算2024年境外市場的毛利率下滑,而境內市場的毛利率在增長,但兩者的差距仍然不小。分地區的營收結構變化多少都會對金沃股份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影響。
凈利潤的表現并不和營收同步,特別是2021年上市以來的情況表現都不及同期營收,不僅沒有持續創下新紀錄,還有持續下滑的跡象。這就讓人很難理解了,對于金沃股份這類規模較小,業務單一的上市公司,把這件事理清楚,還是比較容易的。
2021年和2022年毛利率下滑當然是影響這幾年凈利潤下跌的主要原因,但2023年毛利率就穩住了下跌的趨勢,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還在反彈,2024年的凈利潤下跌就另有原因了。
上市前的金沃股份帶著威力強大的“葵花寶典”(凈資產收益率高于毛利率)絕招,隨著凈資產的增長,2020年的威力已經遠不如前兩年了,上市后連續下滑,到2022年起,就是略高于銷售凈利率的水平。也是從2022年起,凈資產收益率和銷售凈利率都從優秀變成了及格的水平。
2022年的主營業務盈利空間為7.4個百分點,2022年下跌至4.2個百分點,幾乎全是毛利率下滑帶來的影響。2023年和2024年穩定在2.8個百分點,2023年下滑的原因是期間費用占營收比上升,2024年的期間費用占比還在上升,好在毛利率反彈抵消掉了這些影響。
2025年一季度的情況還不錯,主營業務盈利空間恢復至4.5個百分點,主要是毛利率反彈和期間費用占營收比下降的雙重利好因素的影響。這種情況能不能持續,我們一會兒看完分季度的情況后再做一個預測。
2024年營收更高,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持平,按理說凈利潤還是會略有增長的。但是,其他收益方面卻從2023年的凈收益,變成了持平,實際上主要是少了2023年的“資產處置收益”。這類意外中的意外收益項,本就不具有持續性,本來不應該有太大的影響,但金沃股份的凈利潤僅有數千萬元,兩年相差的這1500萬元,影響就比較大了。
分季度來看,營收的同比增長是從2023年四季度開始的,從2024年三季度開始,增長變成了單雙季高低速波動的狀態,而且進入了螺旋增長狀態后仍然如此。每個季度的雖然都能維持盈利狀態,但凈利潤水平都很低,大多數的季度都是同比下跌的狀態,2025年一季度是最近八個季度中,首次超過千萬元規模。
季度的毛利率波動還是比較大的,一般都存在四季度的表現差一些的情況,難道這類工業品也有淡旺季了。每個季度的主營業務都能維持盈利狀態,除了四季度的表現較差之外,其他幾個季度的波動并不大。2025年一季度的表現追平了2023年二季度,并沒有明顯的異常,全年持續下去,或者說比其略有下滑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也就是說,2025年金沃股份是有望迎來,事隔三年后的業績反彈的。
除了2021年上市的當年,每年“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表現都還算可以,雖然波動性不小,但基本不會帶來太大的經營壓力。但是,從上市當年就開始的較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別看金額不大,這可不是重化工行業,經營這類機械產品的配件,這樣的投入就已經算大規模了。
經營性長期資產三年翻倍,固定資產還不止,雖然營收也有翻倍的增長,但2023年下跌,2024年反彈,兩年的累計增長有限。我們當然會認為這兩年建成的項目,對提升營收的作用有限,對業績的貢獻就更有限了。規模的增長,還會帶來期間費用的增長,好在這幾年的人工成本不升反降,不然費用增長就會更大。
其在建工程的規模2024年末為4200萬元,主要的“新廠房項目”和“高速鍛項目”完工進度達到了96%和65%,后續這方面的投入可能會逐步緩一緩了。先把已經建成的項目給運營好才是關鍵,否則,只忙著把自己吃胖了,消化不良不管,可能就不太健康了。
金沃股份的資產負債率較低,長期償債能力不錯,但資產結構很重,其短期償債能力一般,算是兼顧了安全與效率。把資產搞這么重,正是前面看到的持續加大固定資產類投入的結果,這些資產現在發揮出來的效果不佳,但潛力還在,未來有可能發揮出“洪荒之力”。但現在主要是影響了凈資產收益率,這個我們前面已經看到了。
金沃股份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很簡單,主要是應收和應付項目,流動資產中還有“存貨”和“貨幣資金”,其他項目的金額很低;流動負債中其他還有“短期借款”,其他項目也很少。以他們現在的實力,短期償債方面是出不了問題的。
應收項目總體上要高于應付,2023年末達到短暫平衡后,后續又維持了以前的狀態。在波動中,“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還有增長的跡象,后續的信用減值損失可能會有所上升。
存貨的規模在2022年末最高,2023年末下降后,2024年末又有所增長,但并未超過2022年末的水平,存貨的管理水平雖然不能說在提升,但基本擺脫了2022年和2023年周轉率大幅下降的趨勢,恢復至接近前期運營良好時的水平。
至于說后續期間的資產減值損失會不會增長,關鍵要看毛利率能否穩定,如果毛利率維持反彈的狀態,這方面的問題就不大。
有息負債的規模在持續下降,原因是長期借款到期后,部分增加了短期借款來補充,部分就直接消耗現金了。后續再增加融資等,只要金額不是太離譜,金沃股份是有條件的,主要看有沒有這方面的需求。
如果沒有上市,金沃股份可能這幾年的業績會更好一些,日子更順一些。這并非上市不好,而是上市后只能把招股說明書的項目建起來,而市場并不見得就真的能消化這些新項目的產能。
有朋友可能會認為這類做配套的企業不會打價格戰,其實不然,他們的價格戰比消費品更殘酷,只是由于涉及的利益方不多,沒有多少人關心而已。
工業品,特別是給大廠做配套的工業品,遇到的都是專業采購團隊,這些人可不像消費品的購買者那么受企業宣傳和促銷現場的熱情帶動,忽悠對他們基本是無效的。想擴大收入,特別是想搶同行的生意,只能是更好的質量和更低的價格,競爭的慘烈程度可見一般。別問我怎么知道的?我以前就在某整車廠做過這項工作的。
金沃股份借著上市后的優勢,硬著頭皮先把自己的硬件等搞起來,后續認真運營,逐步擠壓對手并取得競爭優勢的可能性還是相當高的。但是,其業務相對單一,而競爭對手中兩家上市公司已經在步局風電和其他領域。哪種情況更好呢?我們有空把那兩家的情況也看一下吧。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