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鈿甜估計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前途恐怕要栽在一副小小的耳環上。
時間回溯到2025年5月11日,深圳某高中的成人禮現場,17歲的黃楊鈿甜宛如一顆閃耀新星,青春洋溢。她身著華服,在鏡頭前笑得明媚燦爛,那笑容仿佛能驅散世間所有陰霾。
可誰也沒注意到,她耳畔那副祖母綠鉆石耳環,正悄然醞釀一場風暴。很快,就有眼尖的網友像發現新大陸一般,指出這副耳環與英國奢侈品牌 GRAFF的經典系列極為相似。
這一發現,猶如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經了解,該系列產品在二手市場交易價都超百萬元,而黃楊鈿甜佩戴的這副,估值更是高達230萬元!
這數字,簡直讓人驚掉下巴,要知道,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對于絕大多數家庭而言,簡直是天文數字。
咱們再來看看黃楊鈿甜的“吸金”能力。早在10歲,她就以童星身份踏入演藝圈,在《楚喬傳》中飾演小楚喬,雖說當時小火了一把,可這些年她參演的大多是配角。
對比同期知名度較高的蔣依依,五年收入達1600萬,而黃楊鈿甜因知名度遠不及她,收入自然少得多。如此看來,她的個人收入想要購置這副天價耳環,簡直是天方夜譚。
既然黃楊鈿甜自己買不起,那按照她的說法,耳環是向媽媽借的。這一下,眾人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到她父母身上,大家都好奇,究竟是什么樣的家庭,能輕松拿出如此昂貴的首飾?
這不深挖不知道,一挖嚇一跳。網友們神通廣大,經過一番深扒,發現黃楊鈿甜的父親楊偉經歷可不簡單。2015-2017 年,他擔任雅安市經合外事局公務員,主要負責招商引資工作,之后卻突然在2017年辭職下海經商,搖身一變,經營起嘉行傳媒影視公司。
這轉變,實在太過突兀,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之前負責招商引資,兩年后就辭職經商,這中間到底有沒有貓膩?是不是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的商業之路搭橋鋪路了呢?
面對洶洶輿情,楊偉坐不住了。5月16日,嘉行傳媒緊急連發兩份聲明,聲稱“愿意接受合理監督”,可這聲明被媒體批評“缺乏實質性回應”,給人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根本無法平息大眾的質疑。
同日,楊偉親自發聲,堅稱耳環并非正品,還表示愿意接受鑒定,同時斬釘截鐵地否認任職期間存在違紀行為。可對于自己的錢財收入,只是含糊其辭地說“個人收入與原單位無關”,具體調查進展只字不提,這態度,難免讓人覺得他心里有鬼。
隨后,記者向雅安市政府求證,證實楊偉確實已離職8年。可看看評論區,網友們根本不買賬,大家覺得這解釋太過蒼白無力,無法消除心中的疑慮。
畢竟,事情的來龍去脈還未完全清晰,怎能僅憑這幾句話就打發眾人?
此刻,黃楊鈿甜的媽媽估計腸子都悔青了。回想起2017年,她早早把年僅 10歲的女兒送進組拍《楚喬傳》,一心想著為孩子鋪就星光大道,讓她在藝術道路上綻放光彩。
可她萬萬沒想到,多年后的今天,會因為一副耳環,讓整個家庭陷入如此困境。
這件事的影響,可比我們想象中嚴重得多。如果這耳環是假的,對于正處在上升期的黃楊鈿甜來說,無疑是沉重打擊。以后那些奢侈品牌,誰還敢找她簽約合作?
在這個注重品牌形象與真實性的商業時代,一旦貼上“戴假奢侈品”的標簽,她的時尚資源必將大打折扣,星途也可能因此受阻。要是耳環是真的,那問題可就大了。
黃楊鈿甜的父親楊偉,大概率得面臨相關部門的調查,“喝茶”恐怕都算輕的,弄不好還得承擔法律責任。這對于整個家庭而言,將是一場難以承受的災難。
如今,這起事件早已超出耳環本身真假的范疇。公眾真正在意的,是公務員家屬經商的合規性,以及資本與權力之間那模糊不清的邊界。在中央持續深化反腐的大背景下,任何涉及公職人員的消費異常現象,都會觸動社會的敏感神經。
黃楊鈿甜一家身處娛樂圈這個聚光燈無處不在的領域,更是被無數雙眼睛緊盯。黃母的焦慮,恰恰反映出他們對這種監督常態的不適應。
當孩子成為公眾人物,家庭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大眾視野之下,再也沒有隱私可言,如同置身于透明體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軒然大波。
這也給娛樂圈的家庭們敲響了警鐘,在享受娛樂圈帶來的名利與光環時,也要時刻謹言慎行,遵守法律法規與道德準則。畢竟,在如今這個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被無限放大,引發難以預料的后果。
至于黃楊鈿甜耳環風波,最終將如何收場,是真相大白,還黃楊鈿甜一家清白,還是另有隱情,我們只能拭目以待,看這場娛樂圈的“大戲”如何繼續演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