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5月11日至17日是2025年職業教育活動周,今年活動周的主題是“一技在手,一生無憂”。在江蘇淮安,由企業、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組成的全國醫養結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積極組織了職教發展研討、技能人才風采展示、產教融合示范等特色活動,共同在新模式下不斷發揮出促進就業創業、助力產業升級的重要作用。
一技在手 一生無憂
5月14日至15日,在江蘇護理職業學院,一場臨床技能大賽吸引了全國26所醫院的護理能手齊聚一堂、同臺競技。比賽不僅有理論知識比拼,在實操環節更是考驗選手們的入院評估、查體和診斷及溝通交流等多項能力。來自成都八一骨科醫院的主管護師曾小蘭說:“本次比賽內容全面,對護理人員要求很高。通過這次比賽,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找到了自己的薄弱點,這對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中國融通醫療健康集團淮安八十二醫院黨委書記杜云翔說:“通過比賽,提升了集團各臨床護理的技術水平,推動了護理團隊向專業化標準化發展。共同體的系列活動也推動了產學研一體化,打造了學校、醫院、企業‘三位一體’發展模式,建立了新型院企融合醫療保障力量。”
產教融合 共建共享
為了讓職業教育和產業發展有機銜接,2024年10月,江蘇護理職業學院聯合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醫科大學、醫療頭部企業中國融通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牽頭組建全國醫養結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匯集政府、醫院、企業、學校、行業學會及研究院所等156家成員單位參與,匯聚產教資源,制定教學評價標準,開發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踐能力項目,促進產業升級和人才培養的良性循環,推動醫養人才高質量就業。
2024年以來,在全國醫養結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組織體系下,共同體成員單位之間開展了數項富有成效的合作項目。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與中國融通醫療健康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舉行合作共建簽約儀式,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創新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共建;南京醫科大學與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合作,成功獲批江蘇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合作開展成人本科學歷繼續教育,共建全科醫學培訓基地,培養了一大批高質量醫養人才;南京醫科大學還與淮安市合作開展蘇北臨床醫學研究院建設,協同做好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醫療衛生工作,共同打造生命健康事業“新高地”。
南京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黨委書記馬俊說:“人才為先,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大批人才。我們正和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就產教融合、醫教協同等方面,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力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符合職業要求的醫學護理人才。”
深化合作 共促發展
在共建合作基礎上,今年職教周期間還舉行了勞模工匠進校園、產教融合基地授牌、人才供需對接會等多項活動。活動期間,全國醫養結合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淮安正式對外發布醫養結合行業人才需求預測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8億,占總人口的20.8%。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000萬;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全國對養老護理員的需求量達600萬名,然而目前實際從事該行業的人員僅有約50萬名,供需缺口巨大;從養老行業技術工人技能等級結構來看,全國社會養老服務機構中醫護人員與其他工作人員的比例僅為9.14%,多數養老服務機構尚未實現專業護理、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專業服務人員全覆蓋;面對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技術性、專業性要求較高的養老服務,大多數機構更是難以有效提供。這不僅凸顯了養老護理行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也為專業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中華護理學會護理職業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護理職業學院副院長夏立平說:“通過發布的需求報告,學校清楚地了解到醫養行業需求人才的總量和培養的規格,企業和行業最需要精醫養、懂智能、會照護的復合型醫養人才,我們將根據行業需求去培養適合的醫養人才,提升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來源:淮安市廣播電視臺
作者單位:淮安市廣播電視臺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
作者:王子健 朱郁草 李思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