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風戰機被殲10C擊落后,法國緊急會晤中國防長董軍,不僅高規格檢閱儀仗隊,更邀請殲-10C亮相巴黎航展。當中法軍事合作突然升溫,這場跨越東西方的軍事互動,會如何重塑全球航空格局?
【董軍防長應邀訪問法國】
近日,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應邀訪問法國,與法國國防部長勒科爾尼展開會談。這次高規格的對話聚焦在兩國和兩軍關系、國際地區形勢,以及雙方共同關注的諸多問題上。兩位部長一拍即合,就加強兩軍務實交流與合作達成了共識。
而法國對此訪極為看重,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儀式,還特別邀請董軍防長檢閱了三軍儀仗隊。此舉意味著什么?這次會談又釋放出怎樣的信號?我們不妨仔細分析一番。
這場重量級會談事先沒有任何風聲,而這也給外界帶來了無限遐想。畢竟,就在前段時間,關于印巴沖突期間法國陣風戰機,被中國制造的殲-10CE擊落的消息甚囂塵上,令法國軍工顏面掃地。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殲-10C擊落陣風戰機】
尤其是作為陣風戰機背后推手的法國達索航空公司,其股價在一周內暴跌了9.5%。這樣的消息不僅動搖了陣風的國際聲譽,甚至可能影響其未來的出口訂單。在這樣的背景下,中法兩國軍事高層之間的對話顯得尤為耐人尋味。
印度曾信誓旦旦地吹噓,他們的陣風戰機是“四代半”神器,作戰水平超越了大多數四代機,并特別指出其“力壓”中國的隱身戰斗機殲20。
然而,如今殲-10CE的勝利無疑戳破了印度人的狂妄自大,也讓法國人在會談中不得不面對現實。這種情況下,法國還邀請董軍檢閱儀仗隊,或許是希望用禮儀上的盛大場面來挽回一些顏面。
【殲-10C與PL-15E受邀參加巴黎航展】
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法國方面還正式邀請中國,派遣殲-10C戰機實機及PL-15E中距空對空導彈,參加即將在6月16日至22日舉辦的第55屆巴黎航展。這可是一大轉折點,因為中國通常并不派出現役戰斗機參加這樣的展會。
背后的原因可能有3個:
1.戰略考量與保密需要。以殲10C為例,作為現役的機型,尚具較高的戰術價值。
2.巴黎航展以民用航空為主,軍火交易占據次要地位,而殲10CE已經出口到巴基斯坦,更適合通過其他渠道展示。
3.出于國際政治敏感,中國更樂于在自己主辦的航展上,展示進攻性裝備。
而法國的這個動作不僅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特別是讓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媒體措手不及。CNBC認為,這一反應有些過頭了,畢竟西方和北約的軍事航空技術多年來一直保持空中優勢。
【印巴沖突中陣風戰機首次戰損】
不過,也有媒體如“Defence-Blog”指出,殲-10CE的表現是對西方空中優勢的一次重大挑戰。這種觀點再次證明,中航工業多年來,在技術積累和實際戰斗經驗上的突破,已令許多國家刮目相看。
如今,殲-10CE不僅名聲在外,還可能蠶食“陣風”及F-16的市場份額。而隨著中國在六代機研發上的進展,西方原本一手締造的技術標準,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那么,法國為何在此時發出邀請?這背后顯然有其深遠考量。達索公司人員曾指出,他們與中國成飛有過深厚的合作歷史,殲-10系列戰機在研發中的很多理念,與法制戰機的設計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法國目前的“陣風”戰機雖為四代半,但面對五代機的發展壓力,亟需新技術交流以應對將來的挑戰。
【兩件事可以看出中法軍事合作正在不斷深化】
需要注意的是,從董軍防長訪法,再到巴黎航展的邀約,我們看到了中法軍事合作的不斷深化,意義非凡。
隨著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越來越傾向于在軍事安全領域尋求自主,這也暗示了歐洲各國對美國防務承諾的不再完全信任。中法之間的互動,或許正是追求這一目標的積極嘗試。
總之,中法軍事合作前景廣闊,中航工業的迅速崛起,顯然已經吸引了全球的高度關注。這次中法之間的軍事互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外交會談,它蘊含的潛臺詞和外溢效應值得深思。
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法國如何在這一過程中找到既保持獨立,又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平衡點,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