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明明是一群土匪流寇的組合,可為什么民間對他們批評的不多,贊譽的卻不少?其實還是一個義字當頭。
這也是施耐庵的拿手好戲,他確實將梁山好漢的意思給寫活了,也能體現出為了兄弟兩肋插刀的豪邁。
只是事情總有例外,梁山上有一位好漢,明明有強悍的武功,可從來不會混圈子,屬于108將之類的異類,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楊志。
楊志是楊家將的后人,聽起來很牛,可偏偏在梁山就是一個朋友都沒交上。
楊志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愿意聽別人勸阻,只顧蠻干,你看看他押運生辰綱時為什么會失敗的就知道了。
大夏天的押運生辰綱,他居然找了十幾個軍漢當做挑夫,用人力去挑。押運如此貴重的東西,他跟上司申請買幾輛手推車又怎么了?
到時候東西買到手,轉頭再吃點回扣,可他偏偏不做,就要去做那沒苦硬吃的事情,最后搞得軍漢們叫苦連天。
楊志旁邊有兩個老都監,這兩個人都是體恤下人的人。誰都知道軍漢們大夏天挑水不易,但楊志從未體諒過。
老都監對楊志提起了不少建議,比如說中午頭不要趕路,要休息之類的。楊志不愿聽從,最后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但楊志卻反而不思悔改,把所有罪過都丟到了有老都監頭上,埋怨他們忍不住饑渴。卻沒想到你自己空著手趕路,人家挑著百斤重擔,又如何能忍得住饑渴?
所以,這樣的人到了梁山之后也不可能交到太多朋友。你看人家其他好漢們,索超,徐寧,秦明之類的都能和林沖,呼延灼稱兄道弟,但楊志就是不能。
從楊志到了梁山后,書中也就沒有了關于楊志的大量描寫,不像其他主角仍然戲份頗多,就是因為他到了梁山后開始逐漸被邊緣化。
或許他一直覺得自己是楊家將后人,自己有高貴的身份,不愿意與那些他心目中的熟人交往,但這并不是高冷,這是自閉。
楊志在水滸傳最著名的一句臺詞就是,罷了,罷了??雌饋硎潜容^灑脫,實際上卻是情緒管理極差的標志,是一種既失望又懶得解釋的被動退讓。
另外楊志進入水泊梁山也是被逼無奈,如果我是楊志,我真恨死了這幫人。如果沒有這幫人,楊志過的肯定很好。
楊志可是官員出身,上級對他又極為看重。要是成功押運生辰剛回來,弄不好還能再提拔。
結果晁蓋這一伙子人不按套路出牌,硬是搶了人家生辰綱,鬧得他無家可歸,難不成楊志還要感謝他們?
跑到梁山去之后又天天瞅著吳用的那張臉,天天想著對方當初是怎么折騰自己的,這心態也不可能好的了,自然也沒辦法和梁山好漢好好交往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