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是個極為跋扈的人。
他以嚴厲的方式,狠狠打壓過洪秀全、韋昌輝、秦日綱等人,其手段既充滿傷害性,又充滿了侮辱性!
至于石達開,楊秀清雖然也進行過間接處罰,但談不上是打壓,其程度和性質與前面幾位完全不同。
這是為何呢?
楊秀清對韋昌輝的打壓:傷害性與侮辱性并存
楊秀清對韋昌輝的打壓,可謂是傷害性極大,侮辱性極強。
(1)、杖責數百。
一次,韋昌輝令北殿丞相張子朋出征湖南湘潭。
張子朋到水營征船只時,引起了水師將士的憤怒,險些激起兵變。
楊秀清大怒,趕赴北王府,對韋昌輝杖責數百。
事后,韋昌輝數日下不了床。
(2)、逼韋昌輝自己處決自己的兄長。
韋昌輝的哥哥與楊秀清一個妻舅爭奪房屋,楊秀清的妻舅找楊秀清出頭。
楊秀清立刻把韋昌輝叫來,讓韋昌輝自己決斷此事。
韋昌輝畏懼楊秀清,就表態,表示錯在自己的哥哥,應該將哥哥五馬分尸。
楊秀清批準,韋昌輝只好將哥哥五馬分尸了···
(3)、常規打壓。
楊秀清還經常辱罵、杖責韋昌輝,毫不留情面,而韋昌輝每次挨打完畢還要感謝四哥教誨···
(4)、侮辱性捉弄。
有一年楊秀清派韋昌輝出征湖北,但故意拖延時日又稱有多人請求挽留,不讓韋昌輝出征了。
三個月后,楊秀清又命韋昌輝去湖北。結果韋昌輝剛走到安徽,又被調了回來···
可以說,楊秀清對韋昌輝的打壓,顯然是故意的,從精神上、肉體上,都反復打壓、摧殘北王!
楊秀清對秦日綱的打壓:
(1)、削其王爵,貶為奴。
太平天國西征期間,秦日綱在田家鎮之戰中慘敗。
戰后,楊秀清追究其責任,削去其王爵,并將其貶為奴。
雖然秦日綱并沒有真的去為“奴”,而是繼續頂著“奴”的名號繼續理事,但其聲望收到了很大的損失。
(2)、牧馬人被五馬分尸,自己被杖責。
一次,秦日綱的牧馬人,在見到東王同庚叔時沒有起立,被當場打了二百下鞭子后送去“法辦”。
楊秀清執意要處決牧馬人,引起了秦日綱、陳承瑢的不滿。
于是,秦日綱、陳承瑢為牧馬人求情,最后說得怒起來了還要辭職。
結果,楊秀清依然把牧馬人五馬分尸,并且把秦日綱杖責一百!
可以說,秦日綱受到的打壓比韋昌輝小很多,但同樣是精神和肉體上都被摧殘過。
楊秀清對石達開的間接處罰:并非打壓
楊秀清對石達開的打壓,基本上沒有。
只有一件事情,楊秀清算是間接處罰了石達開。
這事的起因,就是前面咱們介紹秦日綱時所提到的牧馬人事件。
當時,秦日綱的牧馬人因為見到楊秀清的叔叔沒有起立,被當場鞭打了200下后,送去“法辦”。
而石達開的岳父黃玉昆,正是當時負責天京城法律工作的,也就來處理此事。
黃玉昆覺得,這個事情不算大,而且牧馬人已經被鞭打了幾百下了,就不要再追加杖責了吧。
結果,楊秀清的叔叔很不滿,直接推到黃玉昆的桌子,去找楊秀清出頭。
楊秀清遂讓人叫黃玉昆來,黃玉昆大怒,憤然辭職!
事后,黃玉昆被杖責三百。
黃玉昆是個知識分子,羞愧難當,一度投河自盡,被救了起來···
楊秀清沒有直接處罰過石達開,但杖責了人家岳父,也算是一個間接處罰。
而且,這次處罰黃玉昆,楊秀清本來也不是沖著石達開去的。
黃玉昆是給秦日綱的牧馬人主持公道(其實,石達開玉秦日綱兩家關系一直不好,黃替秦家人主持公道,大約真的就是為了維持天國法度的尊嚴),駁了楊秀清家屬的面子;后來,楊秀清也只是叫他過來,他居然就辭職抗議,這是公然直接跟東王本人叫板呀!
到了這個地步,黃玉昆被杖責一頓,實在不能說是沖著石達開去的。
好了,介紹完這些內容,接下來,咱們分析分析:為什么楊秀清對韋昌輝、秦日綱如此狠,但對石達開卻不怎么打壓呢?
楊秀清與韋昌輝的矛盾極深,競爭關系極強
楊秀清打壓韋昌輝,目的很明確,就是沖著你韋昌輝來的!
1、歷史恩怨。
當初,拜上帝會是洪秀全、馮云山一手創建起來的,領導層只有洪秀全和馮云山二人。
后來,楊秀清、蕭朝貴,靠著天父下凡和天兄下凡,也擠進了領導層。
隨即,楊秀清和蕭朝貴,聯手排擠外地人洪秀全、馮云山,掌握了實權。
再后來,蕭朝貴與楊秀清兩個人,又開始爭了起來。
蕭朝貴頻繁以“天兄下凡”,一度壓制了楊秀清,并一手提拔了韋昌輝,使韋昌輝也進入了領導層。
所以,韋昌輝能進入太平天國最高領導層,原本就是蕭朝貴壓制楊秀清的結果。
而這個歷史恩怨,至少有兩個結果。
(1)、過不去了。
雖然蕭朝貴死后,韋昌輝對楊秀清十分恭敬,但是,楊秀清的氣度,又不是那種“過去的事情就算了”的人,這個事情可沒有那么容易過去。
(2)、韋昌輝的實力終究是楊秀清的大患。
蕭朝貴拉攏韋昌輝,不惜將韋昌輝拉入最高領導層,說明韋昌輝的是足夠強大的。
既然蕭朝貴能拉,那洪秀全自然也能拉,韋昌輝,始終是楊秀清的心腹之患。
2、競爭關系。
太平天國首義有五王。
此時,蕭朝貴、馮云山已經犧牲,只有韋昌輝與石達開二王能稍微制衡楊秀清。
然而,韋昌輝是軍師,而石達開不是,所以,雖然韋昌輝的排名只比石達開高一個名次,但二人的地位是斷崖式的。
因此,對楊秀清來說,在權力關系上,除洪秀全外,韋昌輝就是最大的競爭者。
而在天京城內,這一競爭關系則更加微妙。
當時,石達開經常參與指揮西征,長期不在天京;韋昌輝則主要在天京組織防御;楊秀清統管全局。
因此,同在天京城內,兩人自然沖突更為直接。
實際上,早在天京事變發生前2年,清軍間諜就判斷:北賊與東賊有火并之像。由此可見其實際關系的緊張程度!
3、韋昌輝與洪秀全的關系。
雖然韋昌輝常常附和楊秀清,但在許多場合下,北王都比較維護天王。
比如,1853年12月,當楊秀清提出:天王錦繡龍袍已足,不應再添新錦袍。
而韋昌輝當時就在洪秀全面前直接反駁楊秀清:“二兄(洪秀全)為天下萬國之主,富有四海,袍服雖足,亦要時時縫來”。錦袍不足,該辦就要辦!
又比如,1854年,楊秀清托“天父下凡”,要杖責洪秀全時,韋昌輝主動提出要代洪秀全承受杖責·.·顯然,在楊秀清與洪秀全的斗爭中,韋昌輝時時維護洪秀全,自然也就會成為楊秀清的眼中釘。
打壓韋昌輝,是楊秀清加強其地位的重要方式·
因此,打壓韋昌輝,實際上也就是楊秀清加強其地位的重要方式。
韋昌輝雖然地位低于楊秀清,但他的地位同樣是有宗教背書的。
韋昌輝的軍師地位,是天父、天兄派下來輔佐洪秀全這個“主”的。
韋昌輝的北王身份,也是世襲罔替,不可動搖的。
韋昌輝天父第六子的身份,也同樣是天平天國教義明確的。
所以,楊秀清無法像對付秦日綱一樣,通過罷其職來削弱韋昌輝。
這種情況下,楊秀清只有通過不斷當中打壓韋昌輝,來削弱韋昌輝的影響力。
你韋昌輝自己都要挨我的打,你韋昌輝自己的哥哥都要被五馬分尸!你韋昌輝連自己和自己哥哥都保全不了,還有誰敢去跟隨你韋昌輝呢?
因此,在楊秀清看來,其對韋昌輝的欺凌、打壓越是狠,韋昌輝的影響力就越弱,就越無法與他楊秀清競爭!
楊秀清與秦日綱的關系:打狗就是打主人
在太平天國,秦日綱的排名,僅次于首義五王,也是位高權重者。
只是:秦日綱在各方面,都不構成對楊秀清的挑戰。
而且,秦日綱對楊秀清是極為忠誠的。
楊秀清軍事思想的匯集體《行軍總要》,就是秦日綱整理楊秀清的軍事思想做出來的。可見秦日綱是真的楊秀清軍事思想的“粉絲”。
而秦日綱在指揮作戰時,則完全接受楊秀清的遙控。甚至連炮位的安置、樣式,都完全聽從楊秀清的安排。相比之下,石達開、胡以晃、羅大綱等人則機動靈活,基本是獨立自主的指揮作戰的。
所以,對于秦日綱本人,楊秀清是完全沒有必要去打壓的。
而楊秀清打壓秦日綱,也不是沖著秦日綱本人去的。
打壓秦日綱,楊秀清是打狗給主人看,沖著洪秀全去的。
秦日綱,是洪秀全的絕對親信。
當年,洪秀全將家人從廣東接去廣西,就是讓秦日綱、陳承瑢去辦的。能將全家人的性命托付于秦日綱,足見洪秀全與秦日綱的信任關系!
是天王死忠也就算了,關鍵:秦日綱還成為洪秀全制衡楊秀清的工具。
洪秀全提拔秦日綱為燕王,提拔胡以晃為豫王,就是要通過增加二王,增加對楊秀清的制衡!
這種情況下,楊秀清當然要找機會削去其王爵,當然要通過罰其為奴來削弱他的威望和影響力,當然要找機會杖責杖責來給天王看!
楊秀清打壓秦日綱,打的其實是天王!
楊秀清與石達開的關系:合作大于沖突
楊秀清與石達開之間,雖然也有沖突,但合作關系是大于競爭關系的。
1、歷史關系:一直是合作大于沖突。
首義諸王中,石達開的地位最低,年紀最小,他當時沒有直接與楊秀清、蕭朝貴爭奪領導權。
因此,石達開也就是“中間派”,是各派爭奪的對象。
雖然石達開一直保持“中間”身份,沒有明顯站隊,但是,他的表現,實際上是對楊秀清有利的。
當年,蕭朝貴與楊秀清爭權。
石達開一直不太相信迷信的東西,但是,他很反感蕭朝貴一天到晚“天兄下凡”,甚至公開頂撞過“天兄”。
相反,楊秀清“天父下凡”時,石達開大概是為楊秀清的氣場所折服,每次都戰戰兢兢、汗流浹背···
因此,從歷史關系的角度來說,雖然石達開沒有站隊楊秀清,但是,他對楊秀清沖突一直不大,甚至間接地幫助過楊秀清。
2、分工關系:仍然是合作大于沖突。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石達開經常外出主持西征。
此時,楊秀清與石達開之間,自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系。
因此,楊秀清經常將石達開調走。
石達開主持西征,連下九江、廬江等地,形勢大好;楊秀清遂調石達開回京。
石達開再次主持西征,取得九江-湖口大捷,扭轉西征局勢,又重新奪取武漢三鎮并江西打下大片地區后,被楊秀清調去參加破江南大營的作戰。
打破江南大營后,楊秀清沒有讓石達開重新回到江西統領自己的老部隊,而是讓石達開去湖北主持作戰···
如此這般的調來調去,自然是楊秀清防止石達開在軍隊和地方坐大的預防性措施,顯示出二人之間微妙的競爭關系。
然而,楊秀清與石達開的沖突,大約也就到這里了。
當年,石達開沒有參和進楊秀清與蕭朝貴的競爭;后來,石達開也沒有過多參合楊秀清與洪秀全、韋昌輝等人在天京的勾心斗角。
相反,石達開在外的勝利,對于楊秀清提高自己的威望,鞏固自己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
3、用人上唯有依靠石達開。
當時,太平天國開了多處戰場。北伐、西征、天京保衛戰,這些都在同步進行。
但是,總體上看,只有石達開參與指揮的戰場,形勢會比較好。
北伐,早已經失敗了。
天京保衛戰,也很長時間打不開局面。
西征:一開始用賴漢英,結果圍攻南昌93日不下,貽誤戰機;后用石達開,迅速打開局面;隨后,石達開調走,秦日綱來指揮,結果,太平軍敗出湖南,丟掉武漢三鎮,后又兵敗田家鎮,水營損失殆盡,戰線被推到了九江;石達開再來指揮西征,又逆轉局勢,奪取武漢三鎮及江西大片地區,形勢鼎盛···
石達開后來出走后,打仗確實打得不好,但在楊秀清時期,石達開是真得好用,甚至是唯一在戰略方向上能起到定海神針作用的將領。
從楊秀清屢屢把石達開調走來看,楊秀清也是希望有人能頂替石達開。
但實踐證明:楊秀清一直沒有找到能頂替石達開的人。
這種情況下,楊秀清當然只有重用石達開了!
所以,楊秀清與石達開之間,一直就是合作大于沖突!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合作大于沖突的關系,是以石達開屢屢在形勢大好時突然被調走,以西征總是一波三折,以組織效率的極大犧牲為代價的!
權力斗爭,是永遠不可能避免的。
楊秀清打壓韋昌輝、秦日綱,是出于權力斗爭的考慮,這本是正常的,歷朝歷代都不少見。
但是,打壓手段如此低級、荒誕,則為二十五史所未見。
楊秀清對石達開確實少了一些打壓,二人之間也維系著合作大于沖突的關系。
然而,這種關系能夠維系,前提是石達開總是在局勢大好的時候突然被調走,導致西征戰事總是一波三折···
顯然,這種關系的維系,是以極大程度上犧牲效率為前提的。
要打壓,則手段低級而荒誕;要合作,則以犧牲效率為代價···
如此太平天國,怎能有不敗的道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