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追尋李林足跡:她,從歸僑學子到抗日女英雄

0
分享至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州5月17日電 題:追尋李林足跡:她,從歸僑學子到抗日女英雄

中新網記者 張金川

“甘愿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這是福建漳州籍印尼歸僑、抗日女英雄李林就讀上海愛國女中(今上海市愛國學校)時奮筆疾書的抗倭誓言。

為實現這一誓言,李林參加救亡運動,投筆從戎、馳騁疆場。最終,她在25歲的青春年華壯烈犧牲,踐行了這一誓言……


5月7日,福建省漳州市“尋訪李林紅色足跡”采訪團前往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李林烈士陵園采訪。李林 攝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李林烈士犧牲85周年、誕辰110周年。日前,由中共漳州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尋訪李林紅色足跡”采訪團,走進李林的家鄉漳州、求學地廈門和上海、抗日犧牲地山西朔州等地采訪,中新網記者跟隨采訪團一同追尋李林生活、求學、抗戰的足跡,回望這位女英雄短暫而傳奇的人生和光輝事跡。

李林,原名李秀若,福建龍溪(今漳州)人,入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的貞德”,是中共一大會址“緬懷墻”上的革命英烈之一。

遺棄后被僑眷收養

1915年11月,李林出生于漳州。她出生40天后,被親生父母遺棄于漳州薌城區大同路上的塔口庵,僑眷陳茶領養了她,起名“李翠英”。

“據資料考證,李林就是在這附近被收養的。”漳州市僑史研究專家鄭來發一邊向采訪團介紹李林人生的起點時,一邊指著塔口庵前的一處空地說。


4月27日,福建省漳州市僑史研究專家鄭來發在位于薌城區大同路上的塔口庵前,向采訪團介紹李林的成長故事。中新網記者 張金川 攝

據介紹,李林4歲時隨養母到印尼投奔養父李瑞奇,9歲時,李瑞奇將她改學名為“李秀若”,并送往自己創辦的“中華學校”讀書。當時,印尼是荷蘭殖民地,華僑非常受歧視。在此種境況下成長的李林,逐漸形成了濃厚的民族意識。

懷著對殖民者的滿腔憤恨和對祖國的無限憧憬,14歲的李林由養母陳茶陪同從印尼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居住在今漳州龍海石碼,并在石碼念私塾。

求學時受愛國啟蒙

在龍海石碼念了一段時間的私塾后,李林前往與漳州一衣帶水的廈門,以華僑子弟的身份,考上了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

據廈門集美中學黨委副書記許海建介紹,李林深受校主陳嘉庚愛國思想濡染,加入“抗日救國會義勇隊”。從集美學校畢業后,她抱著一顆救國救民的赤子之心,又先后到杭州和上海求學。

1935年春,李林慕名前往蔡元培先生創辦的上海愛國女中求學。“‘造成完全人格,使國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謂愛國矣。’這是當年蔡元培題寫的校訓。”在上海市愛國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吳俊杰指引下,采訪團走進該校展覽室,他指展板上的學籍卡說,“盡管校址幾經變遷,但李林入學時的學籍卡仍保存完好。”

上海的求學經歷,使李林將自己個人的前途和祖國與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每逢周末,許多同學都去上海市區逛外灘,李林卻常常到書店看書,從進步書刊中探知祖國富強的方法,也愈加堅定了她抗日救國的愿望。

棄學投身抗戰前線

在作出北上北平的決定時,李林將自己的名字“李秀若”改成列寧的諧音“李林”。西安事變后,她果斷放棄求學生涯,于1936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并響應北平地下黨的號召到山西太原參加犧盟會組織的軍政干部訓練班,從此走上抗日戰場。

在雁北抗日前線,李林組建游擊隊、騎兵營,屢建戰功,成為著名的歸僑抗日女游擊隊長。1940年4月26日,懷有身孕的李林率騎兵為掩護戰友和民眾,身負重傷的她只身被圍困于朔州山陰縣吳馬營鄉的蔭涼山頂,將最后一顆子彈射向自己,壯烈犧牲,年僅25歲。


5月7日,福建省漳州市“尋訪李林紅色足跡”采訪團在山西省朔州市山陰縣吳馬營鄉郭家窯村采訪。中新網記者 張金川 攝

在吳馬營鄉郭家窯村,山西省朔州市李林英雄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寶國進入窯洞內用充滿敬意的話語向采訪團介紹說,“當時李林的遺體被抬到這里,當地老鄉從五里之外挑來清水擦洗她的身體,然后,用白粗布將李林緊緊包裹入殮。”

李林壯烈犧牲的消息傳開后,根據地軍民無不悲痛,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李林犧牲的血衣,被輾轉送到了延安。中共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在當時的唁電中贊揚李林:“是全國同胞所敬愛的女英雄。”1973年9月,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參觀山西大同時贊譽李林是“中國的貞德”。

紅色血脈代代相傳

從八閩大地到長城內外,社會各界都會開展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表達對李林的緬懷與敬意。

在福建,漳州高新區古縣中學崇尚女英雄已成為一種校園文化;廈門集美中學校友為紀念李林烈士集資興建“李林園”,是該校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場所……

在朔州,平魯一中于1985年更名為李林中學。如今,在學校大門口的浮雕上和校史館的入口處,都屹立著李林的雕像。“學生入學后,上的第一節課是聽老師講李林的故事,唱的第一首歌是《李林頌》,第一次校外活動是徒步到李林烈士陵園進行瞻仰。”李林中學教師王建珍說。

“深埋一粒種,蔚然一片蔭。”上海市愛國學校副校長崔霞表示,在每年清明節之際組織開展李林烈士紀念活動和“愛國講壇”。

漳州是中國著名僑鄉,李林的事跡在家鄉這片土地上早已家喻戶曉。中共漳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陳坤山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稱,“通過實地走訪,大家真實感受李林那份愛國愛民的赤子情懷和勇于用生命踐行信仰的錚錚鐵骨,讓人明白信仰不是口號,而是‘甘愿征戰血染衣’的抉擇。”

“一路走來,采訪團觸摸到了李林從歸僑學子到抗日英雄的成長細節,更加真實了解和學習李林感人事跡,并通過她的生平事跡進一步銘記抗戰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激勵大家厚植濃郁的家國情懷。”陳坤山表示,作為史志工作者,要更好地深入挖掘黨史資料,把李林烈士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講好,讓紅色血脈代代相傳。(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環球網資訊 incentive-icons
環球網資訊
環球網,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137816文章數 2695968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貴安新區:三年大變樣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蔺县| 泽普县| 海安县| 泊头市| 淄博市| 凤庆县| 耿马| 东安县| 朝阳县| 印江| 南陵县| 镇江市| 衢州市| 望城县| 化州市| 南阳市| 东方市| 阳东县| 岳阳县| 临湘市| 鄂尔多斯市| 兴城市| 区。| 攀枝花市| 永靖县| 崇州市| 莱芜市| 太谷县| 鄂温| 南部县| 夏邑县| 和林格尔县| 清苑县| 蒲城县| 望城县| 灵寿县| 通江县| 桦南县| 陇南市| 黑龙江省|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