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俄烏談判中,有一個細節(jié)被捕捉到,烏克蘭代表中途摘掉了耳機,用俄語和俄羅斯進行了交流。
其實,在談判之初,烏克蘭是安排了一名俄語翻譯的,在談判過程中,不但這名翻譯“下崗”了,就連承擔(dān)“翻譯任務(wù)的耳機”也下崗了。
無論是烏克蘭的代表還是俄羅斯的代表,他們的年齡都不算小了,肯定都超過了三十歲,以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為例,他已經(jīng)55歲了,而且他是出生在現(xiàn)在烏克蘭的土地上的。
所以,在他們小時候,俄語是他們的必修課,也是官方需要,烏克蘭獨立之后,烏克蘭語才被確定為烏克蘭的官方語言,但是在烏東地區(qū),俄語仍然是主要語言。
因此,俄烏雙方的代表不會存在任何語言障礙,既然語言可以互通,烏克蘭為什么還配備翻譯,土耳其為什么還提供同聲翻譯呢?
這是兩個國家的尊嚴,雖然同語種,但畢竟是兩個國家,必要的儀式感還是需要的,只是在進行過程中,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同聲翻譯不一定有雙方直接無障礙的交流效果好。
這也是雙方放松的一種表現(xiàn),既然能聽懂,就沒必要端著架子了,自己累還效果不好,何必呢,從這個細節(jié)看,雙方其實都不真正排斥對方,只不過是立場不同,不得已而為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