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舒蘭市吉舒街道的東富棒槌溝產業園區里,宏富家庭農場的37棟櫻桃大棚中,已是滿枝紅果。一顆顆櫻桃掛滿枝頭,飽滿而透亮,恰似瑪瑙一般,其中最大的櫻桃直徑超3厘米。
這片櫻桃豐收的盛景,得益于環境與科技的雙重助力。
東富地區曾經是煤礦沉陷區和棚戶區改造區,這里地形起伏、坡路縱橫,看似不利于農業發展的環境,卻為櫻桃種植帶來了天然的優勢。農場巧妙借助自然坡度,搭建起13棟種植大棚,如此一來,櫻桃樹既能充分享受光照,又能減少積水的隱患。不僅如此,農場還引入智能化控溫系統,并且采用滴灌技術達成水肥一體化管理。
宏富家庭農場十分重視品種的挑選與技術投入。2021年開始建設大棚后,于次年正式建成園區,從大連引進“美早”櫻桃以及沙王、佳紅黃櫻桃等優質樹種。
農場管理員王亞輝介紹說:“剛引進的時候,有一部分是能夠直接掛果的成年樹,這就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當年就產生了效益。”在大棚里,一棟大棚可以種植40多棵成年樹或者300多棵小樹,預計單棚產量能達到500公斤以上。當前,農場形成了成年樹和小樹交錯種植、小樹集中培育這兩種模式,年產櫻桃達7萬多公斤。農場還長期聘請來自大連的專業技術人員駐場指導,進行全程精細化管護。王亞輝還提到:“我們的櫻桃個頭大,汁水多,在市場上的認可度很高。”
隨著櫻桃逐漸成熟,農場已經開啟多渠道預售。由于農場緊鄰國道,交通便利,周邊居民以及外地游客都紛紛前來咨詢預訂。東富社區黨委書記李曉丹回憶道:“去年采摘季的時候,場面十分火爆,很多人一進園就不想離開。”
當下,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上市前的最后管護工作。這片曾經的沉陷區,如今每年能夠為周邊村民提供上百個就業崗位。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添奧
圖片攝影:肖桂仙
責編 張添奧
二審 丁美佳
終審 李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