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云南頻道
近年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縣秉持生態、綠色、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深挖本地資源優勢,將魔芋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初夏時節,魔芋播種的忙碌場景,正生動展現著景谷特色產業的蓬勃活力。
陳國強正在自家魔芋地里細心整理遮陽網。李秋蓮攝
農戶增收:小魔芋帶來大收益
太陽初升,景谷縣益智鄉芒遷村的陳國強正在自家魔芋地里細心整理遮陽網。這片約十畝的魔芋地,一星期前剛完成播種。陳國強腳下這片黝黑的土地,正孕育著鄉村振興的新希望。
“我從2016年就開始種魔芋了,這個產業性價比很高,我家每年靠它能獲得十來萬元的收入。從種到收,林地種一畝大概需要十個工人,大田種一畝大概需要十三個工人。林下種植畝產1.8噸,收入超1萬;大田畝產3噸,按今年平均價6.2元一公斤算,每畝能掙兩萬元。”這位種植魔芋八年的“老把式”,一邊干活,一邊介紹起了這些年來的種植經驗。
同時,離芒遷村不到三公里的中和村,村黨總支書記劉丹正組織人員種植魔芋。中和村自2022年以壯大集體經濟、帶動老百姓種植魔芋為目標,魔芋種植面積從當初的4畝發展到如今的36畝,今年全村新增魔芋種植戶20戶。不少農戶還想發展魔芋種植,無奈今年種子供應不足。
中和村今年種植的這片地,按照高標準魔芋種植要求打造,主要用于育種擴繁。劉丹介紹:“到明年,這片約二十畝的種苗基地能育出三十噸左右的種子,可以帶動100戶以上的農戶種植。在帶動老百姓發展的同時,預計能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0萬元左右,實現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雙豐收。”
鄉鎮示范:繪就魔芋春播畫卷
作為全縣魔芋產業發展的“排頭兵”,益智鄉今年完成了3300余畝的春播。這里也是景谷縣魔芋產業發展的核心示范區,其春播現場生動展現了全縣錨定“3年5萬畝”目標、全鏈條布局魔芋產業的戰略布局。
益智鄉作為全縣魔芋產業發展的“排頭兵”,益智鄉今年完成了3300余畝的春播。該鄉作為景谷縣魔芋產業發展的核心示范區,熱火朝天的春播現場,生動勾勒出全縣錨定“3年5萬畝”目標、全產業鏈布局魔芋產業的壯闊圖景。
益智鄉人民政府鄉長蘇志蓮介紹:“2024年益智鄉共種植魔芋3354.2畝,產值610萬元,示范基地畝均增收0.84萬元。通過‘玉米+魔芋’立體種植,每畝可收商品芋2.2噸、玉米305公斤,加上實生籽收入,畝產值可達1.39萬元;林下種植魔芋1650畝,畝產值0.9萬元。今年新增種植戶25戶,目前全鄉9個村已形成‘黨總支領辦合作社+示范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林下魔芋種植。李秋蓮攝
企業助力:推動產業規范發展
在景谷某農業公司的魔芋育種基地,一排排魔芋種子整齊排列在苗床上。在技術人員精心調控的環境下,嫩綠的新芽破土而出,充滿生機。
該公司總經理李維祥,是位資深的技術員,他站在苗床旁邊,目光專注地審視著這些魔芋幼苗。“我一眼就能看出哪個魔芋能結籽,哪個不能結籽。”他蹲下身子,仔細檢查每一株幼苗,手指輕輕滑過嫩芽,仿佛在與這些新生命交流生長的奧秘。
“我們益智鄉2013年就引進魔芋種植,當時僅5畝試驗種植。經過十多年對魔芋產業的推進,我們發現景谷縣的條件非常適合魔芋種植。”李維祥說。
景谷縣益智鄉魔芋種植歷經十多年發展,已將該產業打造成當地農業的一張亮麗名片。景谷縣憑借適宜的氣候、海拔、土壤條件以及豐富的林地資源,成為種植珠芽魔芋的理想之地。
目前,在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植資源研究所的協助下,景谷縣目前已成功鑒定了三個魔芋品種,為魔芋產業發展筑牢基礎,其中“興邁四號”品種優勢明顯。
走進魔芋初加工車間,自動清洗生產線正在將新鮮魔芋加工成精粉。目前公司擁有一條年加工能力達1.5萬噸的魔芋生產線,其生產的精粉主要銷往廣東、湖北、四川、重慶、安徽和山東等地,銷售形勢良好。
為推動全縣魔芋產業發展,公司與十個鄉鎮的合作社簽訂了保護價格回收的種植協議,構建起“合作社+農戶”的種植合作模式。下一步,公司計劃圍繞魔芋產業發展,開展基地種源建設,通過與各鄉鎮合作社合作或預采購的方式,擴大種芋繁育,進一步推廣種植面積。
魔芋豐收。李秋蓮攝
全縣布局:擘畫產業振興藍圖
益智鄉的魔芋產業蓬勃發展,是景谷縣魔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景谷地處云南省南部,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氣候宜人,土壤肥沃,為魔芋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為進一步培育壯大魔芋產業,景谷縣結合實際,制定了魔芋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景谷將聚焦種植、加工、銷售三大產業鏈,著力構建魔芋全產業鏈,推動魔芋產業快速發展。
2024年,景谷縣新植魔芋面積從4000余畝迅速增長到8613.2畝,有從事魔芋種植、加工的企業3家,農業專業合作社10家,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魔芋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景谷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將以打造全國思茅松林下種植珠芽魔芋新高地為目標,著重推廣思茅松林下種植、玉米套種兩種種植模式,大力推廣使用“興邁4號”“興邁6號”“云彌5號”3個產量高、抗病性強、繁育系數高的珠芽魔芋新品種。
此外,還將以益智為中心,重點推進碧安、勐班、鳳山的聯動種植和示范帶動作用,輻射全縣其余6個鄉(鎮),建設20個“一村一品”魔芋專業村。其中,2025年計劃完成5個專業村,2026年計劃完成7個專業村,2027年計劃完成8個專業村。同時,建設1.55萬畝優良品種健康珠芽魔芋種子種芋標準化繁育基地。
通過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景谷縣力爭2025年全縣魔芋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2026年達到4萬畝、2027年達到5萬畝,農業產值達3.4億元,建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全產業鏈,加工產值達3.6億元。這顆北回歸線上的“黑珍珠”,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培育下,正以蓬勃態勢賦能鄉村振興,為當地特色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能。(周潔、楊永見、李秋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