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俄羅斯蘇霍伊公司(隸屬于聯合航空制造公司)公布了升級版蘇-57M第五代隱身戰斗機的主要特性。著名試飛員謝爾蓋·博格丹重點介紹了蘇-57M戰斗機的先進技術和氣動升級,這標志著俄羅斯在打造現代化多用途空中優勢平臺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憑借人工智能集成、更強的隱身性能和遠程雷達,蘇-57M戰斗機將增強俄羅斯在爭議空域的威懾力和影響力。
根據博格丹的說法,蘇-57M戰斗機將采用更寬的機身設計,提高超音速飛行狀態下的氣動升力和穩定性,能夠在不開啟加力燃燒室的情況下實現超音速巡航,這是第五代戰斗機的核心標準之一。此外,蘇-57M戰斗機的航電系統將配備人工智能輔助,可實現“一鍵啟動”快速初始化,大幅簡化飛行前檢查與任務準備流程。
蘇-57M戰斗機還將配備新型渦扇發動機,據悉是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開發的AL-51F1,最初被稱為“產品30”,推力和燃油效率均有提升,將使運營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扁平化機身與內置彈艙進一步降低了雷達反射截面,提升隱身性能。同時,新型雷達系統將擴大戰斗機的探測范圍,增強戰場上的態勢感知能力。
蘇-57戰斗機項目于1999年啟動,在研發過程中不斷出現延誤,于2020年才開始正式服役。相比于初始版本,蘇-57M不只是簡單的改進:全新設計的航電系統、增強的矢量推力發動機以及更完善的戰場網絡連接功能,全部來自測試階段與實戰部署積累的經驗,使蘇-57M戰斗機成為更成熟、更可靠的作戰平臺。
博格丹指出,蘇-57M更寬的機身設計可確保高速飛行時的穩定性和升力,不需要像“臺風”或“陣風”戰斗機那樣依賴加力燃燒室來維持超音速飛行。人工智能支持的航空電子設備簡化了駕駛艙的工作量,減少了決策時間,為俄羅斯飛行員在復雜交戰中提供了戰術優勢。雖然在傳感器融合以及機隊規模還無法與F-35和殲-20相提并論,但蘇-57M集中體現了俄羅斯的優先發展方向:速度、自主能力與遠程殺傷能力。
從戰略層面來看,蘇-57M加強了俄羅斯在東歐、北極和中亞等有爭議地區的空中力量投射能力。隨著北約前沿部署的增加和美國在東歐地區的軍事存在不斷增強,俄羅斯將蘇-57M視為其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其隱身性能與遠程雷達在協同無人機及支援機群作戰時,可形成高威脅環境下的力量倍增器。
從軍事層面來看,蘇-57M戰斗機解決了俄羅斯長期以來隱身能力不足的問題。而在地緣政治上,蘇-57M則是俄羅斯在國際制裁下保持技術獨立的象征。這種發展歷程也在向潛在出口客戶傳遞明確信號:俄羅斯不僅能裝備第五代戰斗機,而且還能在外部壓力下持續改進,實現技術迭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