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游#步行日記24#
北京前門珠寶街47號院的一墻之隔。清末民初曾是北京“爐行”的集中之地錢市,是老北京最窄的胡同之一,只有五十多米長的死胡同,當時官方批準的爐房有26家。現存47號就原是鑫利福銀號的舊址。錢市胡同位于珠寶市街中部偏南,與珠寶市街垂直,是清代官辦的銀、錢交易的“錢市”遺存,也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遺存。當時的錢市交易大廳兩側平房就是“十八案”所在地,而珠寶市街47號就在附近,見證了當時金融市場的繁榮。
珠寶市最負盛名的并不是珠寶交易,而是清代的銀爐行群,也就是經營錢幣的錢莊,官辦的錢幣鑄造局和私人造幣廠。當時有“四大恒(錢莊)、八大源(官辦錢幣鑄造局)和二十九家官爐房(私人造幣廠)。
珠寶市南口有一座古樸的石牌坊,上面寫著“珠寶市”,預示著到這里珠寶市街就結束了。在石牌坊南側街東,您會發現兩件可以維護珠寶市街聲譽的雕塑。一件是巨型桿秤,那秤砣很特別,是三錠銀元寶。路過這里一定要慢,一不小心你擦肩而過。第二件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老爺爺,他雙手拿著一個斗,里面盛著的定是滾燙的銀水,他面前地面上有三個銀號的牌匾“金聚厚銀號”“華通銀號”和“聚義銀號”,是當年眾多銀號的代表。他身后是一個冶煉爐,爐的一角上有一個模子,是用來鑄銀錠的。
如今這條街上,沒有珠光寶氣,沒有金銀貴氣,與南邊的大柵欄商業街相比,有情趣,更親民,更有生活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