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地拉那5月17日電 記者手記丨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折射多重挑戰
新華社記者康逸 林浩 殷曉圣
第六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16日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的大雨中拉開帷幕。阿爾巴尼亞總理拉馬手持藏藍色雨傘、佩戴印有歐洲政治共同體標志的領帶,在被大雨打濕的紅毯上熱情迎接前來參加會議的領導人。然而,擺在歐洲面前的經濟安全、移民等一系列問題猶如烏云,一時間尚難以消散。
本屆會議以“新世界中的新歐洲:團結、合作、聯合行動”為主題。然而“團結”口號難掩現實裂痕:當前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加劇了歐盟的安全與防務壓力,也同時考驗著歐洲整體協作能力。
當前歐洲經濟面臨新的風險。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對歐洲維持經濟增長和提升競爭力構成挑戰,歐盟與美國就相關問題的談判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歐盟面臨美國對鋼鐵、鋁和汽車征收25%的進口關稅,以及對幾乎所有其他商品征收10%的“基準關稅”。美國此前宣布將對歐盟征收20%所謂“對等關稅”,后給予90天暫緩期。
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阿加特·德馬雷說,對美國來說,無論是在貿易、防務領域還是在其他領域,歐洲都不是優先事項。市場研究機構凱投宏觀也警告說,歐盟對美存在巨大的貨物貿易順差,歐盟內部難以達成共識,因此歐美在關稅問題上更難達成協議。
移民問題是另一個挑戰。目前相關問題已拓展至合法遷移路徑、與移民來源國和過境國的合作、移民“武器化”現象等更廣泛的層面。與會各方的分歧突出,在是否同意設立海外遣返中心、是否為接納更多青年人提供更多便利等方面難以達成一致。
由法國總統馬克龍提議建立的歐洲政治共同體,為歐盟國家與非歐盟國家和地區領導人提供了定期會晤的平臺。然而,分析人士指出,歐洲政治共同體沒有常設秘書處,每次會議也不發布官方宣言,非正式的機制提供了一個低風險、高靈活性的交流空間,但若無法產生具體政治效力或成果,反而會成為其短板。歐洲政策中心認為,如不改革,歐洲政治共同體將逐漸失去意義。
本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在地拉那斯坎德培廣場臨時搭建的建筑內舉行,內部貼滿了阿爾巴尼亞兒童繪制的關于歐洲未來圖景的畫作。拉馬告訴與會者:“學會用未來的眼光來看待過去,而不再用過去的眼光去審視未來。”的確,眼下如何更好應對當前挑戰,處理好內部分歧,實現戰略自主,將更多考驗歐洲國家的政治智慧和決心。(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