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年輕人渴望通過實習積累經驗、獲得職業發展機會。實習機會應基于能力與努力公平分配,興業銀行私人銀行推出的 “存 1000 萬即可獲得實習” 的舉措,卻嚴重破壞了這種公平原則,引發了廣泛爭議。
興業銀行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參與者,其私人銀行部門針對高凈值客戶推出了一系列增值服務,“為客戶子女提供實習機會” 赫然在列。只要客戶在銀行存入 1000 萬元,其子女就能獲得該行的實習資格。這一舉措看似是銀行對高端客戶的回饋,實則是將實習機會明碼標價,把公平競爭的就業市場攪得烏煙瘴氣。
這種做法對社會公平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實習是年輕人進入職場的重要踏板,本應向所有有能力、有熱情的年輕人敞開大門。但興業銀行此政策,讓那些家庭經濟條件普通、無法在銀行存入巨額資金的年輕人失去了公平競爭的機會。他們可能在學業上勤奮努力,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并不遜色于高凈值客戶子女,卻因家庭財富的差距,連實習的門檻都跨不過。這不僅是對他們個人努力的否定,更是對社會公平價值的公然踐踏。長此以往,社會階層固化將愈發嚴重,貧富差距也會通過這種不公平的資源分配進一步拉大。
從人才培養和行業發展的角度看,興業銀行的做法也是短視且有害的。真正優秀的金融人才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通過金錢交易獲得的實習機會,無法保證入選者具備這些素質。這些 “特殊” 實習生可能并不真正熱愛金融行業,只是為了完成家庭的安排而來,他們在實習期間未必會全身心投入學習和實踐。而那些真正對金融有熱情、有潛力的寒門學子,卻被擋在門外,無法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長此以往,金融行業將難以選拔和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人才,最終影響整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興業銀行將實習機會與客戶存款掛鉤,也是對金融行業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的背離。銀行作為金融服務機構,肩負著維護金融市場穩定、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它應該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為社會創造價值,而不是利用自身資源進行利益交換。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銀行自身的形象和聲譽,也讓公眾對金融行業的公正性和專業性產生質疑。
興業銀行 “存 1000 萬即可獲得實習”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銀行應立即糾正這種錯誤行為,重新審視實習機會的分配機制,以能力和潛力為導向,為所有年輕人提供公平競爭的舞臺。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金融機構此類行為的監管,制定相關政策,杜絕這種破壞社會公平的現象再次發生。只有這樣,才能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健康的就業環境和金融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