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打到現在這個程度,不管是以色列還是烏克蘭,多少都有點騎虎難下。
烏克蘭的體量確實太小,撐不起消耗戰,而俄羅斯則因為西方國家大力支援烏克蘭而顯得左支右絀,難以維系。
因此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也都決定重啟22年開戰時就打算進行的談判,選擇的地點也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這點很好理解,第三方國家,左右各不相幫,相對來說也比較中立。
然而這場談判真的能夠成型嗎?關于這點,可能也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之所以這么說,關鍵原因就在于兩方領導人在談判前就“卡殼”了。
先來說說烏克蘭,其實在15號的時候,澤連斯基就簽署了總統令,明確說了打算派遣以國防部長烏梅羅夫為代表的12人團前往伊斯坦布爾,看上去也很有誠意是不是?
但耐人尋味的細節就在于,澤連斯基只說了讓烏梅羅夫去,但是卻沒說什么時候到,只給了個態度,沒說清楚時間,這方面的誠意,這么一看上去就不是很足。
俄羅斯方面其實也有幺蛾子,總統助理梅金斯基對外宣傳這次談判的檔次如何如何高,但是呢?高是高的,但是普京本人并不出席,這讓烏克蘭也覺得很沒誠意。
兩國之間的高規格談判,結果你身為總統自己根本不來,把我們當成什么了?
所以俄烏之間究竟能不能達成一致,實在是一個很不好說的事情。
不過兩國的態度真正影響到的還未必是兩國本身,美國目睹這一切,也是很著急,因為根據美國媒體的相關報道,這次俄烏會談背后,美國在中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特朗普,他在之前就曾經高調向世界宣布,自己上臺后要用最短時間來結束俄烏沖突,可是眼下這個狀態,顯然是跟特朗普的想法背道而馳了,他能不著急嗎?
而且只要俄羅斯和烏克蘭一天不談判,戰場上的炮火也就打個沒完,尤其是俄烏沖突的核心區域波克羅夫斯克和新帕夫利夫卡,這兩個地方又在這幾天時間內頻頻遭遇導彈的襲擊。
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烏之間的和平,很可能還是遙遙無期,至少我們目前能看到的,短時間內是到來不了的。
為此,特朗普估計又要向普京那邊輸送不少好處,其實特朗普的想法很明確,也昭然若揭,那就是希望能夠通過來斡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系,換取俄羅斯的支持,從而幫助他應對中國。
但是這個想法雖然很好,可行性實在是不高,普京早年間其實也是親西方的力量,甚至在22年之前也希望能夠通過在態度上服軟來換取西方不再遏制自己。
然而結果呢?不言而喻,所以說目前普京已經打定了主意,只要看不到實在的利益,那么就不可能在俄烏戰場上松手。
這次和談的失敗,某種程度也算是情理之中,而且未來俄烏戰場的局勢,依然是無法預計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