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
1、2025年5月第5本(19W字 198頁);
2、2020年~至今,理財系列共計閱讀44本;
3、2025年目前共計閱讀30本(計劃52本)。
這周翻開本書,我才發現這個作者我有點眼熟。
于是開始了回憶,蔣坤元,是誰呢?肯定不是我現實中認識的人,他的書我也是第一次看,那他到底是誰呢?
后來,終于想起來,他是簡書的大佬。
我是2020年疫情期間注冊的簡書,由此開啟了日更之路的,蔣坤元、盧璐說等都是在了解到的。
蔣坤元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這是一個做著制造業的文人。
不過,但是在簡書并不很了解他的過往,只制造他開了一家廠,在長三角地區,年齡50+了,出過書,非常熱愛文字。
通過本書,我才了解到更多關于他的故事——
1、2002年開啟創業之路;
2、買了一些田建廠房出租、借了幾百上千萬元;
3、他父親是村里的村官,為人很正直;
4、他高考前意外受傷住院,錯過了考試后參軍5年;
5、在部隊期間通過努力一步步由一個普通士兵,發展成一個發表過多篇文章的文書;
6、他的妻子很厲害,早年做車間主任,后來是銷售總監,再到股東;
7、他妻子的哥哥與舅舅,都挺厲害的,當然,也很有錢。
作者說,在他創業前,妻子就已經有小汽車上下班了,而他,只能騎著自行車。
可能,也因此促成了他創業之路吧。
不過,對于他的創業其實他的妻子并不支持,也許是認為他沒必要冒險,也許覺得家里錢夠花?
總之,他一開始就沒得到過太太的支持。
創業起步他的步子邁得也比較大,除了買地建廠,在此之前他也是有一些小小的嘗試的。
那就是做五金代加工。
嗯,這個讓我感覺他還是挺踏實的一個人的,他是積累了一定經驗與實力后,才去跟妻子那邊的親戚借錢發展的。
聽他書里說,他的兒子也被教育得很好。
這么一看的話,他們的家庭還真是很和睦很令人羨慕的,現在他兒子畢業回來也接班了,公司發展也不錯。
那他應該是很驕傲的吧?這一輩子,活得相當值得了!
于是我去簡書又搜了一下他,發現他有很久沒登錄了,原本經常發文的習慣也無故暫停了。
我猜想是出了什么事,點開了最靠前的幾篇看了下:原來他住院了。
一下子我竟不知道怎么說了,那種心情,就有點感嘆,這人啊,不管多有錢、家庭多和美,生病這種事,總還是躲不開。
說了他這么多,回到本書吧。
不知道這本是不是他自己自費的,他書里說,跟他太太早年前便商量好的,每讓他自費出書一本,他并賺回100個W給她。
本書里也是散文的形式,很多篇小文章,都是關于他的生活、親人、朋友、事業等。
現在我發覺散文的題材真的蠻適合我的,起碼,適合我現階段的閱讀習性。
也或許,我也可以這么寫一本書出來?
甚至,我也可以以后自費出一本這樣的書看看?至少,可以把我跟爺爺奶奶生活的那些片段寫一寫。
嗯,這本書讀來,還是讓我得到很多的,可跟蔣老師學些技能技巧。
他的文字一直都是挺樸實的風格,當然,或許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本就是如此。
希望他的身體已恢復到從前,早日回歸簡書繼續筆耕不輟吧。
摘抄不多,同樣放上來——
1、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
2、所謂的出息,就是你出得起利息。
3、稻穗成熟,頭自然低下。
4、佛說,自以為擁有財富的人,其實是被財富所擁有。
5、要想發財窮得快。
6、鮑爾吉·原野《向日葵的影子》:它的葉子如一片片手絹,仿佛想送人,卻沒送出去,尷尬地舉在手上。
7、遠方自由,近處從容。
作者介紹:
里拉,90后,2018年創業,坐標廣東,從事人力資源行業。
閑時做做滴滴順風車司機,也和朋友開過兩家女裝店,2020年5月29日加入炒股大軍,自此行走在回本之路。
在這里,我會分享我的工作、生活、理財,以及看了些什么書。
目前,正在踐行每年52本書計劃(2023年圓滿達成,2024年農歷年前達成)。
在此重申本公眾號的簡介:工作主業、炒股副業、閱讀長業,隨便寫寫~
覺得還行或者喜歡,就關注一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