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小一萬買的煤炭專業報告,告訴我山西人在消滅凋零骷髏
旌影
2025-05-17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旌影
原創投稿
評論:
商城特賣
劍星
¥253.9
¥268
-5%
前往購買
光與影:33號遠征隊
¥181
¥218
-17%
前往購買
明末:淵虛之羽
¥218
¥248
-12%
前往購買
NBA 2K25
¥99
¥298
-67%
前往購買
狂野星球復仇記
¥118
¥148
前往購買
保護凋零骷髏協會表示將持續關注此情況
朋友,你玩過《我的世界》(Minecraft)嗎?如果你是個《我的世界》十多年的老兵,精通生電、極限、建筑、戰斗等多種流派,那我可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還不是廣告的那種——《我的世界》即將降臨全球,普通人一臉茫然地看著方塊世界,而老玩家早已利用自己的經驗一步登天仿若神明,甚至炸起了空置域,穿著鉆石套走上人生巔峰……即便沒玩過也沒關系,因為看了我這篇文章,保證你能先人一步,發現隱秘的真相。
我知道,你肯定會覺得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卸載XX小說或XX短劇,但我必須告訴你,《我的世界》早已悄悄地進入了我們的世界——而在最近,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這個事實。
就比方說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燃料吧,要是你覺得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獲取途徑只有下井挖煤,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最近流傳的這份《中國褐煤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2-2029年)》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已經擁有了全新的煤炭獲取方式。什么時代了,還在挖傳統煤礦?擊殺凋零骷髏才是既新潮又綠色的刷煤方式。
啥是凋零骷髏呢?就是下面這個生物。在游戲《我的世界》里,它是生成在下界要塞中的怪物,擊殺它有概率掉落骨頭、煤炭,以及凋零骷髏頭。但在上面那篇文章里,它卻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產煤的利器,是讓煤炭資源可再生的關鍵。
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你還真別說,要是接受了這個設定,那圍繞在山西這個產煤大省身上的不少“未解之謎”,就有了全新的解釋空間——真可謂“黑礦洞群雄鬧骷髏,晉陽道好漢戲凋零”。
為什么歷史上的晉商這么強大?因為晉商開辟了下界高速公路,通過下界與主世界1比8的行進比率來高效率運送貨物,這才產生了“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贊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高效率商業交易。除此之外,晉商還對下界堡壘進行探索,以狩獵凋零骷髏為基礎,讓煤炭產業有了質的飛躍。
再比如,為什么山西人喜歡睡午覺?因為,高效的凋零骷髏刷怪塔需要利用兩個維度:下界負責刷怪,刷出的凋零骷髏則通過地獄門運送到主世界進行處決,以此來最大限度地利用單維度的刷怪上限。于是,便導致主世界有怪物在附近游蕩,晚上沒法入眠——這才是午睡的真實原因。
對這種產煤方式,當然也有不少山西IP的用戶在評論區中,主動現身說法。眾所周知,每個省都有各自獨特的成年禮,像是在我們弗雷爾卓德,每個孩子成年時都會得到一個快手賬號,大伙可以轉職成喊麥薩滿或搖子薩滿;而在我上學的弗蘭,每個孩子成年時都會得到一張去廣東的車票,前往弗蘭人真正的耶路撒冷深圳。到了山西這兒,那便是每個孩子成年時都會獲得幾塊黑曜石和打火機,這象征著你終于可以前往那個神秘的世界,開始消滅凋零骷髏。
為啥要這么努力地消滅凋零骷髏?難道刷怪塔不夠用嗎?你說得對,但是中國褐煤年產量有30億至40億噸(取35億),而一立方米褐煤約有1.2噸,需要9個褐煤合成,每只凋零骷髏掉落約2個,所以需要消滅13125000000只凋零骷髏。而煤礦行業從業人員約有277萬人,也就是每個人需要消滅4738只凋零骷髏——你什么都不關心,你只關心每個烏拉圭人要打14只袋鼠。
而以此為基礎,另一件細思恐極的問題就會出現——消滅了如此之多的凋零骷髏,那便意味著凋零骷髏頭的產量一定不小,可為何我們如今沒見到一顆凋零骷髏頭流入市場,也沒見到有人擊殺凋零合成信標?答案只有一個:有人積攢了大量凋零骷髏頭,等到《我的世界》徹底降臨全球后,便要召喚無數凋零,開始肆意破壞這個新世界,后果不堪設想……
行吧,再想下去,世界都要被凋零風暴毀滅了,咱還是說點實際的。拋去上面這些幻想不談,你在看到這段話時也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他媽還是人話嗎?”在現實里殺凋零骷髏?看到煤炭就想到《我的世界》?大伙總不可能真是那種“上課看到24就大喊一聲Man,順帶肘擊一下同桌;看到M+7就哈哈大笑并來上幾句我們喜歡你”的神人吧。
放心,問題真不是出在大伙身上,畢竟這就不是人話,且類似的內容在互聯網上只多不少。所謂有臥龍就一定有鳳雛,除了這篇研究報告以外,也存在不少讓你直呼“還有高手”的專業文章。
就比如這篇《2020-2026年中國四川省煤炭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指出“煤炭(Coal)出自《Minecraft》,是可再生資源,收獲來自煤礦石,可以使用任何鎬來挖取,主要用途是作為燃料或制造火把。”顯然,這篇就不如上面那個擊殺凋零骷髏的報告專業,少了凋零骷髏這個關鍵渠道,又怎么能說煤炭資源可再生呢?
而下面登場的,依舊是挖煤小子。在這篇《2024年中國煤炭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中,同樣表示“煤炭(Coal)出自《Minecraft》,是可再生資源,收獲來自煤礦石,可以使用任何鎬來挖取,主要用途是作為燃料或制造火把。”由于這篇報告還引入了村民交易機制,相較上一篇就更加進步,相當于是從小農經濟一下子升級到商品經濟了。但你要問我挖取煤礦和交換綠寶石我選哪一個?我還是想說:消滅凋零骷髏更加痛快。
對《我的世界》的探索,自然不能止于挖煤這么簡單,我們紅石科技也要有所發展才是。于是在這篇《2020-2026年中國注塑機壓力板市場研究與市場調查預測報告》中,便出現了簡單的紅石機械——壓力板。
“壓力板(Pressure Plate)是Minecraft中的一個方塊,是一種可以放在方塊上表面的開關。如果使用紅石將壓力板與物體連接(或者放在能被激活的方塊的側面),當壓力板被玩家或生物(也有可能是掉落的物品。詳見下文)踩下時會提供電能給供能目標,離開壓力板后壓力板會彈起,恢復到不供電狀態。壓力板是游戲里現有的六種開關之一,石質壓力板可以被鎬采集。”這段介紹酣暢淋漓,把壓力板的種種特性都講得清楚明白。再加上上面那些挖煤小子們,看完這一大堆離譜的報告,不知道的還以為打開了《我的世界》百科,怎么看都沒法把它同現實世界聯系起來。
于是,這一大群臥龍鳳雛便徹底成為巨大的樂子,大伙玩著“山西人消滅凋零骷髏”之類的梗,繼續發掘著類似的神秘報告。此時,我想你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把離譜寫在臉上的東西,真不是大伙為了找樂子編出來的嗎?”
聊這些東西,確實得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畢竟,F12大法可以隨意修改網頁內容,想把報告里的結論改成“我是秦始皇雖然今天不是瘋狂星期四但你最好V我50”,也是個輕而易舉的事。
而經過多方面調查求證,我可以負責任地跟大家講,這些內容全都是真實存在的——倒不是說凋零骷髏真實存在,是那些把《我的世界》物品介紹塞進調查報告的狀況真實存在。目前,雖然部分文章已經被緊急修改,但通過其他網站的原版引用,以及搜索引擎的關鍵詞收錄,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案例。
所以,為啥這些內容會出現在如此多的報告上,甚至寫法各異?很多人都有了一個模糊的猜想——AI又在胡言亂語了。
沒錯,隨著AI技術的愈發普及,大伙在網上會經常看到各種奇奇怪怪的文章,其中大量出現不知道從哪里來的數據,還有各種不知道怎么得出的結論。再加上如今的AI大模型很擅長聯網搜索,經常從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里翻出一些參考,再在此基礎上一通亂說。最后,就會產生不少離譜的內容。這次的《我的世界》入侵現實,便因為這種離譜性而被大伙視作AI。
畢竟,生成式AI的特點就是概率推測,通過預測下一個字可能是什么來輸出一長段話。換句話說,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輸入法自動聯想。就比方說,我在輸入法上輸入一個“哈”字,最后能聯想出一大串內容來,但輸入法的訓練量還是太小,沒幾個字就徹底失去邏輯了。而數據量更多、訓練量更大的AI大模型則能產生更好的結果——同樣,也更有欺騙性。這便是AI幻象,也叫AI幻覺。
輸入哈能打出哈基高,我家里也得請哈基高了
只不過,當我們回頭去看這幾篇文章,其實倒也不一定全是AI生成的。這幾篇文章晚一點的在2022年發布,早一點的則是在2020年發布的,不過它們錯誤的點都一樣,那便是無腦地復制粘貼。雖說那時候就已經有AI技術了,但還仍未大眾化,這倒是降低了一絲AI寫作的可能性。畢竟,要是寫這種文章的人有在那時部署AI的技術水平,也不至于干出這樣的事來。所以,這些文章更有可能是編者照抄百科或隨手使用了爬蟲技術,由此產生類似如今AI大模型的胡言亂語。我們當然可以對著濫用AI的人一通輸出,但僅僅把這種行為痛罵一頓,還不足以觸及問題的實質。胡言亂語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看出胡言亂語。
類似的事情并不少見,也并不是AI應用大眾化后才開始流行。比方說經典的戰術核顯卡——據傳“由十萬發火箭推進榴彈對航母進行的飽和攻擊,就可以擊沉任何一艘航母,特別是其搭載690戰術核顯卡的改進型號,一發就可以摧毀一個航母戰斗群。”
還有京劇《三國戲·第三回·甘露寺孫劉喜聯姻》的人物介紹:吳國太是誰?“孫尚香之母,武將技能為甘露、補益。”原來這是《三國戲》啊,你不說我還以為這是《三國殺》呢——不說了,去Steam打個差評先。
專業節目尚且如此,又何況各路網絡營銷號呢?上一句還在“你沒資格對我吹毛求疵背后亂嚼舌根”,下一句就成了“蟲群無法摧毀我們的意志,因為神圣的卡拉連接著我們的思想!”
可以看出,這種問題是相當普遍的,而產生這樣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是如今的社會分工愈發專業化,各種名詞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壁壘,讓外行人第一眼無法察覺到錯誤;其二,則是更重要的一點——即便第一眼無法察覺到錯誤,可仔細審查每一句話仍舊是相關工作者必須重視的問題,至少得去百度一下吧?
但在爬蟲等工具無腦復制粘貼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無用信息出現在網絡上,一層又一層的套娃讓有用的信息越來越少,而第一眼無法察覺到錯誤的信息就越來越多。再隨著如今AI技術的發展,更多AI幻象被散發到網絡上,信息污染就愈發嚴重,又因為AI會聯網抓取信息用于訓練,就導致當你去問AI那些錯誤的信息是否有錯誤時,AI都有可能跟你說“沒錯”。
這就讓第二點原因,也產生了動搖。越來越多的信息污染,讓證實一件事的成本進一步增加,極易產生用污染信息證明污染信息的狀況。事實上,上述那些《我的世界》降臨地球的荒誕錯誤之所以被看出,就是因為它們足夠違和。而AI如今已經能生成出不少毫無違和感的內容,也更值得警惕——因為,它們讓失真信息變得更多,也更難以辨別。
最終的結果便是,在多種因素的疊加下,我們對信息真偽的分辨變得愈發困難。而是什么加重了這一問題?無論是爬蟲還是AI大模型,都只是一種工具,具體產生何種后果,還是要看使用它的人。隨著使用工具的低門檻化,讓更多失實消息的傳播速度進一步加快,且一定比真實消息更快——審查信息真實性耗費的時間,完全足夠AI再寫出幾篇胡言亂語來,于是便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進一步加重信息污染。
對于這樣的信息污染,甚至由此引發的信任危機而言,我們似乎只能期望未來的AI大模型能少點胡言亂語,也只能在看到任何以假亂真的信息后,都從多方面加以檢索證實。但照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對真實信源的檢索只會越來越困難,對真實性的猜忌、對AI生成的懷疑,還會伴隨我們很久很久。
在相關視頻的評論區里,有這樣一條評論:“起初,人們只是以為煤炭報告中的一個錯誤,直到我的世界全面降臨……”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起初,人們只是以為煤炭報告中的一個錯誤,直到AI幻象全面降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