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機凌晨三點還在田里狂奔。金黃麥田一望無邊,駐馬店1187萬畝小麥開割。6萬多臺收割機、65萬臺各類農機投入戰斗。
農機部門說設備夠用,可天氣預報敲了警鐘。六月可能出現連陰雨,麥子淋雨發霉損失大。政府緊急行動,給農機手發補貼建烘干塔。
但基層傳來消息,部分地區烘干設備跟不上。農機合作社引入北斗導航,收割誤差僅幾厘米。
可操作農機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輕人在外打工。農戶站在地頭皺眉,盯著手機刷新天氣預報。他們最怕壞天氣突襲,麥子爛在地里咋辦。
5月17日突發大風藍色預警,陣風達7到8級。這讓本就緊張的搶收節奏更顯急迫。
農機手們分成兩班,白天黑夜連軸轉。每臺機器都開足馬力,爭分奪秒搶時間。
18日天氣預報陰轉多云,風力減弱是好消息。
但大家心里清楚,真正的考驗是即將到來的連陰雨。現在麥子收割進度如何,成了所有人關心的焦點。有人擔心烘干能力不足,濕麥無法及時處理。
也有人看到科技助力,覺得搶收仍有希望。北斗導航讓收割更精準高效,節省不少時間。
可勞動力老齡化問題,在搶收中暴露無遺。
如果未來幾天天氣晴好,搶收形勢會好轉。但天氣多變,誰也不敢掉以輕心。
糧食安全是大事,麥收關系到千家萬戶。每一粒麥子都凝聚著農民的汗水,不能輕易損失。我個人認為,這次搶收不僅是與天氣賽跑。
更是對農業基礎設施和應急能力的一次檢驗。
烘干設備的布局是否合理,需要進一步思考。
如何吸引年輕人返鄉投身農業,也是重要課題。夏種還等著騰地,玉米播種不能耽誤太久。接下來的一個月,將是駐馬店農業的關鍵期。
關注天氣變化,關注搶收進展,成了大家的日常。希望天公作美,讓辛苦的麥農有個好收成。也希望農業科技和基礎設施能不斷完善。
讓每一次搶收都更從容,減少靠天吃飯的無奈。麥收還在繼續,背后的故事值得持續關注。你覺得今年駐馬店能否順利挺過這次搶收挑戰?
歡迎一起討論,關注后續進展。糧食豐收來之不易,每一步都需要用心守護。只有未雨綢繆,才能在面對天氣變化時更有底氣。
期待駐馬店麥收順利,顆粒歸倉。
這不僅是麥農的心愿,也是大家共同的期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