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個朋友說他有急事,需要向你借1000元錢,你會借給他嗎?假如這個朋友向你借的不是1000元錢,而是1193元錢,你愿意借給他嗎?
你想一想,是借1000元錢更容易要到,還是借1193元錢更容易要到呢?
有趣的是,心理學家發現,雖然1193元錢比1000元錢更多,但是卻能讓人更加心甘情愿地掏腰包。這也就是說,精確的數字,讓人更愿意買單。
康奈爾大學的一隊研究者們研究了這個問題,他們分析了2.7萬套二手房的交易數據,發現如果賣家一開始的開價更加精確,例如要322萬元,而不是300萬元的時候,最后的成交價格反而更高。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第一,精確的數字讓你覺得更可信。“1193”這個數字,看起來就不像是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因此讓人覺得更加有依據——你一定是有某個具體的需要來借錢,而不是為了忽悠我來借錢。
如果你要賣房子,開價兩百萬,會讓人覺得這個價格是你胡編亂造的。但如果你的房子定價213.5萬元,聽起來就比較靠譜,好像你有合理的理由去制定這樣的價格。精確的數字讓人更有信任感。
精確的數字之所以更好,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精確的數字讓人覺得更小。康奈爾大學的這個研究團隊發現,人們覺得精確的價格更便宜,如523元這個價格,讓人感覺比500元要更加便宜。你可能覺得很難相信,明明523元就比500元要多啊!
如果我問你,大白菜多少錢一斤,你大概會說兩三元一斤吧。但是如果我問你,你們家電視多少錢,你可能會說五千多元。雖然這個電視的價格是5390元,但你不會記得后面的零頭了,只會記得前面的數字??梢姡覀儗ο鄬π〉臄底址炊浀帽容^精確。蘋果多少錢一斤你可以精確到個位數,但對大的數字就只能記得一個籠統的數值,電視多少錢你只能精確到千位數,房子多少錢你只能精確到萬位數。
這樣一來,在我們對記憶的感覺里,精確到個位數的價格都比較小。這使我們覺得,小的數字才會很精確,所以當一個價格數字很精確的時候,反而讓我們感覺這東西更便宜。
越精確越具體,讓人覺得越可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