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戛納紅毯,除了小花鐘楚曦有點突破外,沒人扛打了。
唐嫣,萬年不變公主風,美是很美,卻沒驚喜。
溫崢嶸,一襲黑裙霸氣側漏,但開叉開到肚臍眼兒,用力過猛。
劉曉慶,脖戴護心鏡大小的翡翠項鏈,手拿熊貓玩偶串聯包,精神頭很足,暴發戶氣質也很足。
趙櫻子,一套“觀世音下南法”,猶如一條眼鏡蛇。
萬千惠,披著個“大銀耳”,像小孩偷穿了大人的衣服。
要么中規中矩,要么稀奇古怪,接下來,就靠舒淇撐場面了。
畢竟,關鍵時候,還是得看大花。
2001年首登戛納紅毯的舒淇,初來乍到卻毫不怯場,穿著張叔平親手定制的旗袍大放異彩。
那一年,她才25歲,卻留下了經典一笑。
在那個內娛女星還沒時尚資源的年代,以旗袍這一“東方符號”亮相戛納紅毯,成了最具代表的方式,也成了“國際紅毯美學”的起點,留下一個又一個經典瞬間。
2000年,剛大學畢業四年的章子怡,憑《臥虎藏龍》受邀參加戛納紅毯,高興之余卻犯了難。
出國穿什么?總不能又跟在柏林電影節似的,穿個紅肚兜吧。
對演戲,有獨到見解,對時尚,那是一點概念都沒有,只能借鑒。
借鑒誰呢?
放眼內娛只有多次站上國際舞臺的鞏俐才權威,而鞏俐就是把旗袍帶上戛納紅毯,把中式服裝穿向國際第一人。
1988年,23歲的鞏俐首次亮相戛納紅毯,她身穿珠光白暗紋提花旗袍,展現青澀與東方內斂,留下珍貴照片。
自此,旗袍成為了她的標志性服裝。
1994年,鞏俐再次亮相戛納,一套銀色旗袍搭配深V設計,詮釋成熟性感。
1996年,鞏俐二度攜手張國榮到戛納,為電影《風月》做宣傳,她一身黑色坎肩旗袍,大方端莊。
1997年,鞏俐以評委身份亮相,大立領深V旗袍結合馬褂元素霸氣側漏,人送外號“鞏皇”。
1998年,鞏俐以頒獎嘉賓身份來到戛納,一身大紅色旗袍,展現東方女性獨有的韻味。
1999年,她不再拘泥于一種形式,而是將中國旗袍與晚禮服的大裙擺結合在一起,又將拉夫領融入旗袍的設計,領先潮流二十年,在一群華服女星中脫穎而出。
2004年,她身著YSL改良旗袍,雞心領設計融合中西風格,展現40歲的從容與性感。
鞏俐+旗袍+戛納,每一次嘗試都重新定義東方美學,成了那個時代的獨特風格象征。
在時尚資源匱乏的階段,鞏俐對中式服裝的選擇與深愛,以及在國際舞臺上的大放異彩,給后來者提供了在國際舞臺上的穿搭思路。
出門在外一定要穿中式,章子怡深受啟發。
當她挽著《臥虎藏龍》導演李安出現在戛納時,她身上就穿著一條繡有牡丹花的白色肚兜款式長裙。
在當時的國際紅毯上,中式肚兜剪裁極為罕見,章子怡的亮相無疑是凸顯了東方風情,成為那年經典。
此次造型,也為她在2003年、2004年戛納紅毯上的銀灰色掛脖禮服與改良旗袍的中式風格進階埋下伏筆。
鞏俐不光影響了章子怡的穿搭選擇,也影響了后來的每個藝人。
比如,2005年《青紅》提名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女主高圓圓卻跟章子怡一樣犯難了,去戛納穿什么呢?
沒衣服穿的她只能現做,于是找到了中國十大服裝設計師祁剛,讓他幫忙設計。
當時的祁剛已是“最佳女裝設計師”,他風格多變想法獨特,思來想去給高圓圓設計了一款名為“喜上眉梢”的禮服。
這款禮服的左肩有一朵立體荷花,上身是以中式肚兜為靈感,并手繪水墨畫“喜上眉梢”圖案,搭配同主題團扇。
處處保留東方韻味的同時,又突破了當時中國女星在國際影展上常見的立領中裝風格,還融入了西式剪裁。
常年穿著寬松衣物還帶有學生模樣的高圓圓,哪穿過這么隆重的禮服,第一次試穿時就差點被長長的裙擺絆倒,連路都不會走了。
紅毯將至,穿了禮服不會走路,那哪行?
于是,祈剛就趕緊讓高圓圓去學習奧斯卡影后查理茲·塞隆的優雅步態。
高圓圓主打一個聽勸,回去就加班加點的學,直到輕松穿上這款禮服登上戛納紅毯,并在紅毯上大殺四方,成為其國際影壇的標志性時刻,并掀起一陣中國時尚風潮。
青春羞澀又有出水芙蓉的清純,高圓圓這組戛納紅毯照,哪怕放在如今,也依舊扛打。
不光紅毯照扛打,事后禮服的處理也值得一提。
戛納之行后,高圓圓決定將所穿的4套禮服進行拍賣,拍賣所得將全部捐贈給貴州的慈善小學。
人美心善,成就一段佳話。
此后,某冰的“龍袍”、張馨予的東北大棉襖、周冬雨的中國紅……都在向全世界詮釋中式美學。
也是從鞏俐起,在國際舞臺穿中式服裝做文化輸出展現文化自信,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與浪漫。
但戛納紅毯上的中式浪漫與經典,遠不止此。
1993年,鞏俐與《霸王別姬》劇組主創現身戛納紅毯,她一套白襯衫+黑色包臀裙簡單大方,成為后來者模仿的重災區。
那張在海邊隨意擺弄動作的獨照,將28歲意氣風發的自己留在了戛納海邊的海風里,成為了迄今為止仍被模仿卻從未超越的經典。
誰能想到,這身征戰戛納成為永恒經典,見證《霸王別姬》摘得金棕櫚獎的輝煌,奠定了“鞏皇”地位的穿搭,居然是鞏俐隨便在法國一家小店淘來的,就連戴的耳環都是塑料制品。
可哪怕是沒有專業的化妝團隊,沒有專業的服裝設計師,沒有知名時尚品牌加持,鞏俐仍成為跨越時代的時尚標桿。
同在國際舞臺為華語影壇留下經典瞬間的,還有“曼神”張曼玉。
2000年,張曼玉帶著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與梁朝偉手挽手一同踏上戛納紅毯,“去繁就簡”的一襲白裙,大方優雅。
雖首次受邀卻松弛感滿滿,搭檔梁朝偉的滿眼欣賞,更成永恒經典。
而這還只是“曼神”在戛納傳奇的開始。
2004年,張曼玉憑《清潔》獲得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亞洲第一位戛納影后,中國唯一一位戛納影后。
她一襲黑裙出席頒獎晚會,手捧獎杯的笑容,成為華語影壇最具特殊意義的笑。
2007年,張曼玉擔任戛納60周年評委,一襲綠裙靈動俏麗,僅登場6秒鐘就引外媒一片尖叫。
記者們在一聲聲“Maggie”中爭先恐后舉起攝像機,由此也拍出張曼玉在戛納紅毯最過目不忘的回眸瞬間。
就連在頒獎典禮上,張曼玉因裙擺太長下樓梯時險些滑倒的瞬間,都被外界視為無法復刻的名場面。
她的現身,不光令外媒瘋狂,英國知名影帝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更是直言最愛電影《花樣年華》,并大夸張曼玉是了不起的演員。
法國第一女神蘇菲瑪索,毫不吝嗇贊美張曼玉是個完美演員。
國際影后朱麗葉·比諾什,也毫不掩飾表達張曼玉對歐洲電影的巨大影響,直言想和她一起合作。
三次戛納紅毯經歷,三次“去繁就簡”的穿搭,與明星爭奇斗艷形成鮮明對比,也形成了獨屬于自己的“松弛感美學”。
同樣松弛的,還有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章子怡,不過,她是太松弛了,還鬧了些許笑話。
2000年,章子怡首次走戛納紅毯,戴了一套價值連城的珠寶。
就在走紅毯的過程中,突然發現身邊有好多安保人員圍著她,她又疑惑又沾沾自喜:怎么這么多人跟著我,我不需要這么多人保護。
搞得對方一時間不知如何回答,后來她才知道,保鏢公司并不是在保護她,而是在保護她身上的珠寶。
從出國不知穿什么,到不明規則鬧笑話,但哪怕時尚資源再匱乏的年代,也擋不住大花們由內而外的霸氣與靈動,以及在優質作品與精湛演技加持下的自信與星光熠熠。
華語影星出征戛納,那是作品、氣場與文化自信的交織,她們用實力證明真正的經典無需浮華,只需一顆忠于藝術的心。
正如鞏俐所說的,戛納紅毯是電影人的戰場,不是華服秀場。
在她們的集體貢獻下,才有了華語影壇在國際舞臺上的一個又一個經典瞬間,回味起來,仍歷歷在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