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宋先生投稿的故事:
我今年65歲,退休五年,也頻繁旅行了5年。
以前總覺得,不管選擇什么方式旅行,都是美好的。畢竟只要走出家門,去外面吃喝玩樂,見識各地風景,就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但退休旅游5年,試遍了所有的旅游方式后卻發現:什么跟團游、自駕游、抱團游都不適合老年人。
為啥我要這樣說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我這5年嘗試過的旅行方式。
1、跟團游
剛開始,我和老伴去旅行社報了個旅行團,想著這樣省心省力,跟著大部隊就行。
剛開始跟團游到附近走走,確實體驗很好,啥都不用操心,交了錢跟著導游走就行。一路上大巴車拉著我們,景點一個接一個,雖說看得眼花繚亂,好歹也算打卡了不少地方。
但這團跟久了,問題就陸續冒出來了。
有回去云南,凌晨四點被導游叫起來趕飛機,到了地方還沒緩過神,又馬不停蹄地往景點趕。
在玉龍雪山,排了兩小時隊坐索道,剛到山頂,導游就舉著小旗子喊集合,連拍張照片的功夫都沒有。住宿條件也一般,隔音差得很,晚上根本睡不好,一日三餐更是敷衍。
跟旅行團吃的都是廉價的大鍋菜,不合口味不說,還沒啥特色,到哪都是一樣的旅行團標準菜:紫菜蛋花湯、番茄炒蛋、水蒸蛋、豆腐等等。
最難忘還是購物環節,導游帶我們進了個玉器店,說這是當地特色,不買就對不起這次行程。有個大姐就被忽悠買了個鐲子,花了好幾千。
結果回去一鑒定,雖然不是什么假貨,但卻是很便宜的料子。大姐找導游理論,導游卻各種推諉,說這是自愿購買,和旅行社沒關系。大家心里都窩火,可又沒辦法。
還有一回,團里有個大叔,自由活動時走丟了。全團人在景點門口等了他快一個小時,導游急得直冒汗,打電話也打不通。
最后還是景區工作人員幫忙找到的,原來大叔光顧著拍照,走遠了迷路了。這一來二去,后面的行程都被耽誤了,大家玩得一點都不盡興。
2、組團游
跟團游不行,我就尋思著和幾個老伙計一起組團出去玩。畢竟大家都是老熟人,想著肯定能玩得自在。
有次去四川,我們幾個經驗不足的,就跟著領隊安排路線、訂住宿。結果到了當地,矛盾就來了。
我們老兩口不愛吃辣,可其他人都嚷著要吃火鍋,說來了四川不吃火鍋等于白來。
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那家火鍋店生意火爆,一進去,辣油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鉆,嗆得我直咳嗽。
菜一上來,全是紅彤彤的,看著就嚇人。我和老伴小心翼翼地涮著菜,可還是被辣得直喝水,一頓火鍋吃得滿嘴冒火,肚子還沒填飽。
結賬時還得AA制,錢花了,吃得少,還受盡了罪,最后還得一樣出錢,心里別提多憋屈。
而且大伙時間不好湊,今天這個有事,明天那個來不了,行程改了又改,折騰得人精疲力盡。
有一回,原本計劃去九寨溝,結果有個老伙計突然說身體不舒服,去不了。大家只能重新商量行程,浪費了不少時間。
好不容易定下來新行程,又有人覺得不滿意,就這樣改來改去,原本的好心情都沒了。
3、自駕游
接連踩幾次坑后,我們咬咬牙,就決定自駕游。
自己有輛SUV,想著自己開車,想去哪就去哪,沒人管著,也沒人要配合,很自由。
說實話,頭幾次短途自駕游還挺順利的,夫妻倆也玩得盡興,但后面幾次跑長途,體力和精力就跟不上了。
有一次我們自駕去貴州,一路上全是我開車,老伴雖然也會開,但她不敢在陌生的道路開,只能坐在副駕陪我聊天。
貴州山路多,導航時不時就“掉鏈子”。有一段行程,導航把我們帶進了一條狹窄的盤山小道,路面坑坑洼洼,旁邊就是陡峭的懸崖。我把車開得手心直冒汗,車也開得比蝸牛還慢。
每次走到那些滑坡的山下時,我大氣都不敢出,緊緊抓著方向盤,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好不容易挪出那段路,我后背的衣服都濕透了,老伴也是緊張得不行。
好不容易到了地方,結果訂的酒店又小又潮,一股霉味。床板硬得咯得人腰疼,被子也潮乎乎的,一晚上都沒睡好。
吃飯也成問題,景區附近的餐館又貴又難吃,想吃實惠又可口的飯菜,得開車跑老遠。
有一次,我們開了半個多小時,找到一家小飯館,想吃吃本地特色,結果菜很有特色,但被宰客了。
點了三菜一湯,菜單沒有價格,結賬時老板見我們外地來旅行的,直接報了488元賬單。當時我和老伴都愣了,我們也沒吃什么山珍海味啊,怎么才這么點當地的家常菜就要這么貴。
但看老板也不好惹,最后只能吃啞巴虧,把單給買了。
吃喝住不順,返程路上也不順。走到一個山邊的國道,車子突然發出刺耳的異響,儀表盤上的故障燈不停地閃爍。
我倆慌了神,趕緊把車停在應急車道。當時天色漸晚,貴州山區的風呼呼地刮著,周圍黑黢黢的,只有來往車輛的車燈偶爾掃過。
我們等了快兩個小時,救援車才來,折騰到半夜才修好車,整個人都快崩潰了。這次經歷后,我們徹底對自駕游死了心。
4、旅居游
自駕游折騰了幾次,我們實在吃不消,就休了一段時間,但整天待在家里也不是辦法,還是想出去走走。
有一天刷手機,看到有人分享“旅居”的經歷,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感覺那種旅行方式才是最好的,于是我和老伴就決定試試,首先跟風選擇去了大理。
學著網上分享的攻略,提前在網上租了個小房子,一個月才兩千多塊,還帶廚房。
到了地方,先去超市買了油鹽醬醋,自己動手做飯,吃得又合口味又省錢。辦了張旅游年卡,兩百多塊,能玩幾十個景點。
我們不著急,一周就去兩三個地方,慢慢逛、細細品。
在大理的日子,每天睡到自然醒,去菜市場逛逛,買點當地的新鮮食材,下午就坐在洱海邊,吹著風、曬著太陽,別提多愜意了。
老伴和當地阿姨學做鮮花餅,一起去買材料,一起在廚房里忙活了,那種體驗真的讓人非常開心。
那一刻,感覺自己不是游客,而是真正融入了這里的生活。
后來我們又去了成都,同樣短租了套房子,在那邊生活了快一個月。每天跟著本地人,去老茶館泡茶,聽川劇,喝蓋碗茶,和周圍的老茶客嘮嘮嗑,感受當地的慢生活。
有時候也會去附近的廣場,跟著跳廣場舞。
后來,我們還去了景德鎮,在那住了三個月,跟著老師傅學做陶瓷,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充實了我們的退休生活。
我們夫妻倆是從去年3月份開始旅居的,除了今年過年回了老家,其他時候基本都在外面旅居。
兒子一家來看望,都是到我們旅居的城市。
說實話,我覺得這種旅居的方式,才是我們老年人最合適的旅行方式,能真正讓我們融入到當地生活里,體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不像以前旅游,只是匆匆過客,走馬觀花,只會拍照,沒有啥深入體驗。
就這樣,這五年,我和老伴試過跟團游、組團游、自駕游,踩了無數次坑后,終于找到最適合我們老年人的旅游方式,就是旅居。
不用趕行程,不用人擠人,不用為吃飯住宿發愁,還能深入體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
真心建議和我一樣退休的老伙計們,別再盲目跟風,試試旅居,說不定你也會愛上這種慢悠悠、舒舒服服的旅游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