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常州博物館將迎來“滾滾來襲——揭秘大熊貓的前世今生”熊貓時代科普特展,該展由常州博物館與重慶自然博物館聯袂呈現,通過100余件珍貴化石和剝制標本,打造“追溯熊貓演化之路”“解讀國寶生存密碼”“共建生態保護網絡”三組時光旅行,以趣味化科普設計打破傳統,帶領全年齡段觀眾感受“黑白使者”千萬年來的生存智慧。展覽為收費展,將持續至8月31日。
展覽現場
“滾滾來襲——揭秘大熊貓的前世今生”熊貓時代科普特展為熊貓時代主題的江蘇省首展,特展突破大熊貓“黑白”的視覺定式,以鮮亮的綠色和黃色為主色調,營造清新自然的氛圍。特展包含了“有熊自遠方來”“竹影熊蹤”“親朋熊友”“熊家團圓飯”“滾滾密碼”5個特色區域。核心展區的“古熊貓大發現及演化史”“揭秘大熊貓”“保護大熊貓”三大單元尤為值得細細觀覽。
熊貓標本
此次特展以嚴謹的學術框架梳理大熊貓的演化歷程,通過不同時期的熊貓化石及伴生生物化石,結合對比現生大熊貓的生理特征與食性差異,向觀眾直觀展示大熊貓從肉食祖先到專食竹類的適應性演化。展覽內容還涵蓋生態環境變遷、與其他熊類的對比分析,構建起“物種演化—生態適應—生物多樣性”的科學知識體系。特展還融入了豐富有趣的立體設計和多媒體展示技術,將大熊貓的演化和趣味知識用直觀化、立體化、可交互的形式展現。還有可觸碰的熊貓玩偶、可互動的“熊貓十二問”、可游戲的熊貓爬樹等等寓教于樂的互動形式,吸引大小觀眾主動探索熊貓世界。
大熊貓骨架
本次展覽展出精品內容豐富,其中不少為首次亮相常州。巴氏大熊貓是大熊貓演化史上體型最大的類群?,其完整骨架化石十分珍貴,此次將展出巴氏大熊貓骨架、頭骨化石等明星展品;大熊貓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剝制標本極為珍稀,一次性展出5件現生大熊貓剝制標本;祿豐始熊貓、小種大熊貓、武陵山大熊貓、巴氏大熊貓、大熊貓骨架模型也將全部亮相,演繹完整大熊貓演化路徑……除此以外,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野生動物,本展還將展出7件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標本,如華南虎、雪豹、川金絲猴、朱鹮等;11件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標本,如血雉、紅腹錦雞、紅腹角雉等。
北極熊標本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快速變化社會中的博物館未來”,除了常州博物館的特展外,武進區博物館、金壇博物館等多家文博場館將累計開啟11大主題展覽和近30項創新科普活動。各場館還將在5月期間舉辦15項社教活動和8項研學活動,內容涵蓋非遺手作、自然美育、文物欣賞、國風游園等,將文博場館的教育功能延伸至館外。此外,“流動的博物館進社區”“社區里看大展”“博物館文化進校園”等“六進”活動,更是將優質文化內容帶到市民身邊,讓更多人能夠便捷地感受文化的魅力。通訊員 陳雨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