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像老棉襖,穿著嫌它笨重,脫了又怕著涼。"
我叫王春梅,今年53歲,和老趙過了大半輩子。以前他在機械廠當技術員,話不多,但做事穩當。可自從去年退休,這人就跟變了個人似的——看啥都不順眼,干啥都要挑刺,活像個行走的"火藥桶"。
1. "退休綜合征"爆發,家里成了"戰場"
以前老趙上班時,家里的事基本不管。現在倒好,從早到晚盯著我,連我炒菜放多少鹽都要管。
"春梅,你這白菜炒得太老了!"他皺著眉頭,用筷子扒拉著盤子。
我"啪"地放下鍋鏟:"趙建國!你退休閑得慌是吧?要不你來?"
他臉色一沉,把碗一推:"不吃了!"轉身就往陽臺走,把門摔得震天響。
我氣得手直抖。這已經是這周第三次了。
最讓我受不了的是,他開始偷偷給兒子家塞錢。上個月我收拾衣柜,在他舊西裝口袋里發現一張取款單——取了五千,說是給孫子報輔導班。可兒子明明說過,輔導班錢他們自己出。
我拿著單子找他理論,他倒先炸了:"我自己的退休金,愛給誰給誰!"
2. "分居"威脅,婚姻亮紅燈
那天晚上,我在廚房燉湯,老趙晃進來,盯著鍋看了半天。
"你這火太大了,湯都燉渾了。"說著就要關小火。
我一把推開他:"趙建國!你是不是非得找點事?"
他臉色瞬間難看:"行!我走!我搬去老房子住!"
我火氣也上來了:"走就走!有本事別回來!"
他冷笑:"我要是回來,我跟你姓!"
正吵得不可開交,孫子小寶從房間探出頭:"爺爺,你要改叫王建國啊?那我們班同學該笑話我了。"
空氣突然安靜。
老趙張了張嘴,最后只憋出一句:"小孩子懂什么!"轉身進了臥室,"砰"地關上門。
3. 那張存折和舊照片
冷戰持續了一周。有天半夜我起夜,發現書房燈還亮著。推門一看,老趙正對著抽屜發呆。
我走近才發現,他手里拿著我們結婚時買的搪瓷缸子,缸底還印著"先進工作者"的字樣。旁邊攤開一本存折,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給兒子家的轉賬記錄。
"你..."我剛開口,他突然說:"廠里老張昨天走了。"
我心頭一顫。老張是他最好的工友。
"退休才三年..."他聲音發哽,"上個月還說一起釣魚..."
我這才發現,他鬢角的白發又多了不少。
4. 老物件的魔力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做了他最愛吃的蔥油餅。他悶頭吃著,突然說:"老年大學開了書法班..."
我差點被豆漿嗆到:"你?寫毛筆字?"
他瞪我:"咋了?我年輕時板報寫得可好了!"
我忍著笑:"行,我給你找找那支舊鋼筆。"
翻箱倒柜時,我意外發現一個鐵盒。里面裝著我們戀愛時的書信,還有他當年給我買的第一件禮物——一條已經褪色的紅紗巾。
"還留著這個啊..."不知什么時候,老趙站在了身后。
我鼻子一酸:"你那會兒一個月工資才38塊5..."
他忽然伸手擦了擦我眼角:"明天...跟我一起去書法班吧?"
5. 新的生活節奏
現在老趙每周三次去上書法課,回來就跟個小學生似的,非要把作業鋪滿餐桌讓我點評。
昨天我正教鄰居李嬸做醬牛肉,他突然湊過來:"抖音上說,牛肉得順著紋路切..."
我舉著菜刀:"要不你來?"
他縮了縮脖子,卻還是站在旁邊看完了全程。臨走時,我聽見他小聲跟李嬸說:"我老伴做的醬牛肉,比飯店的還香。"
晚上記賬時,我發現他這月只給兒子轉了一千,備注寫著:"給小寶買書用"。
"婚姻這場修行,最難的不是熬過苦日子,而是在平淡日子里,重新認識眼前這個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