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文寬 繪
彈雨硝煙中,有一種英勇叫忠誠。那是用生命在向信仰踐行承諾,閃耀著堅逾鋼鐵、燦若金子般的光芒。
一
1943年3月7日,晉東山區春寒料峭。左權縣麻田村西去的羊腸小道上,一個中年男子牽著騾子在前,兩個小夫妻模樣的青年男女隨后而行。這是飼養員汪秀田和八路軍總部作戰科長王政柱、機要員羅健。
夜晚,走了一天山路的3人,在山崖下一處叢林里,分處相距20多米的三角位置倚樹而眠。夜色如墨,寒風刮得樹枝嘎吱作響。靠近路口的王政柱把手槍擺在身側,剛合上眼,清晨臨行前的一幕就浮現在眼前。
兩天前,王政柱接到赴延安學習的通知。7日拂曉,他準備出發時,通信員跑來喊他去見彭總。待他趕到彭總住處時,彭德懷與總部后勤部長楊立三正在屋里等他,一個八路軍戰士牽著一匹騾子站在院子里。
彭德懷和顏悅色地對他說:“政柱同志,你看見院子里那匹騾子了吧,那可是朱老總來太行時騎的,你要負責地把騾子和汪秀田同志安全帶到延安。”
王政柱剛回答一聲“是”,彭德懷又指著楊立三手中的米袋子,嚴肅地說:“另外,你還要辦好一件事,把這些東西帶到延安去,交給黨中央。”
王政柱接過外形普通的米袋子,拎在手上卻感覺異常沉重。彭德懷又補充道,那是190兩黃金,還有8斤的金銀首飾。
王政柱腦子飛快地轉著,按16兩制計算,190兩約折合12斤,外加8斤金銀首飾,正好20斤。那瞬間,他感覺手上的分量有千斤之重。
明知道那匹騾子可以馱運貨物,可王政柱還是把那個米袋貼著襯衣斜挎在肩上,外面穿上棉襖扎緊布腰帶,再套上一件棉大衣,不仔細看便察覺不出異樣。只是黃金貼身,就像掖了冰塊在懷里,讓王政柱不禁打了個寒戰。
王政柱與汪秀田向彭總敬禮告別,行至村口,與去延安領取新密碼本的機要員羅健會合。羅健是個女同志,總部考慮到她的安全,特意安排她與王政柱同行。
王政柱閉目剛想到這,一陣窸窸窣窣聲中,傳來羅健的低聲呼喚:“王科長!”王政柱一把抓起手槍站起身來:“有什么情況?”
羅健說,原先說要派一個班戰士護送我們,怎么沒見跟上來呢?王政柱回答說,一來彭總身邊本來兵力就少;二來我們已經是一個完整的組合,人多反而叫人起疑,所以我讓別派了。
羅健“噢”了一句便沒再吱聲,又輕手輕腳地返回了位置。
王政柱說的“完整組合”,指的是王政柱與羅健扮成走親戚的小夫妻,汪秀田扮作隨行的家仆。觸及這個話題,害羞的羅健趕緊避開了。
二
從麻田到延安,直線距離約500公里。王政柱選擇的路線,需要穿越數道日寇封鎖線,是八路軍總部通往延安的一條秘密交通線,每二三十公里設有一個秘密交通站。但他仍然十分小心,每到一站都找到負責人,詳細了解日軍據點分布及交通線運行狀況,判定確有把握才定下通過的時間。
一天夜晚,他們正要過太岳山石灰灣時,突然發現鬼子在山谷中新設了一個臨時哨所,正好卡在秘密交通線上。
交通員提出趁敵人封鎖還不夠嚴密,蹚水到溪流對岸悄悄穿過,但王政柱不同意——不能打無把握之仗。他命令迅速撤回,重新擬制行動方案。
第二天,交通站派人化裝成挑炭民工通過石灰灣,摸清了日軍哨所的兵力數量。當夜,王政柱繪制出石灰灣地形圖,對溪流對岸的隱蔽條件及與附近日軍據點的距離等,進行仔細分析推敲。之后半個月,交通站組織6次嘗試穿越,均未被敵發現,王政柱才決定行動,有驚無險地通過了太岳山險隘。
然而,始料未及的驚險卻接踵而至。4月中旬的一天黃昏,他們剛進入呂梁山區就接到緊急情報。日軍發動大“掃蕩”,一部分敵人已抵達附近區域。
王政柱當機立斷,決定從側翼進入叢林,但途中還是與日寇巡邏隊遭遇。敵人的機槍瘋狂地向他們隱蔽的方向掃射。直到交通站的同志用火力引開日軍,他們才閃身進入密林。
進入安全地帶休息時,天色暗了下來,羅健提議開個黨小組會。她檢討自己初次臨戰,不夠頑強。王政柱鼓勵羅健,說她很堅強,鬼子沖來時,她嚴格遵守了不準擅自開槍的命令。羅健又氣呼呼地說:“從過石灰灣到現在,我們是不是有點過于縮手縮腳了?鬼子近在咫尺卻不能出擊,真讓人心里憋屈。”
王政柱仰頭望著星空,語氣凝重地說:“不,我們正在進行一場特殊的戰斗,絕不能只圖殺個痛快。因為,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斗!”
羅健心頭一震,想到自己此行的重要任務,深覺王政柱的話有道理。可羅健沒想到,王政柱說的“特殊戰斗”,并非單單指她赴延安領取密碼本,他自己也正肩負一項秘密使命。
三
5月上旬,3人渡過黃河,進入陜西境內。在翻越一座高墚時,王政柱托著把羅健推上山頂后,腳下的土疙瘩突然裂開,他滾下了溝底。汪秀田趕緊下去把他扶了上來。
看見王政柱撐著半邊身子坐在地上,滿頭大汗,痛苦難當,羅健趕緊幫他脫下棉襖。見王政柱后腰滿是鮮血,羅健伸手要解他身上的米袋子。孰料,王政柱猛然抬起胳膊,擋住她的手。
羅健驟然一驚。她的手被王政柱胳膊支開時,正好從米袋上擦過,感覺就跟碰到石頭一般生疼,根本不是米粒該有的那種柔軟。
“這是怎么回事?里面裝的是什么?”羅健問。正牽著騾子走向一片草地的汪秀田聞聲趕緊跑過來。
王政柱只好打開米袋子,露出黃澄澄的一堆金條。他低頭沉吟了一會兒,對羅健和汪秀田說起這袋黃金背后的故事。
這批黃金是八路軍太岳縱隊在一次伏擊戰中繳獲的。當這包“戰利品”被送到彭總那里時,還曾掀起一場不小的“風波”。
八路軍挺進山西抗戰前線時,條件異常艱苦,物資保障幾乎陷入絕境。到了1942年,華北又遭遇罕見的旱災和蝗災,將士們每天只能勉強吃到兩餐野菜粥。為此,有人提出從繳獲的黃金里拿出零頭,買點細糧改善伙食。沒想到,彭總大發雷霆,說毛主席、朱老總在陜北吃的都是野菜、黑豆,我們喝了菜粥還想吃細糧?他命令將這批黃金連帶之前繳獲的金銀首飾,分文不動地送往延安。
謎底揭開,羅健蹲下身來察看王政柱的傷口。兩個月來金不離身,王政柱后腰兩側淤青成片。剛才摔下山梁,他又被一只金釵扎了個窟窿,流出一大片血。
良久,王政柱目光炯炯地看著羅健和汪秀田說:“咱們隊伍里發生過攜帶經費開小差的事,你們要監督我,幫我共同完成這項莊嚴使命。”
羅健和汪秀田毫不猶豫地點點頭,眼里閃爍著淚花。
四
秦川風光峻秀,生性活潑的羅健卻顧不得欣賞。遇上馬隊和成群的行人,她就把右手揣在棉襖口袋里,緊握著槍;遇到崎嶇山道,她就用胳膊緊緊挽住王政柱,暗暗地支撐一份力量。王政柱感覺到羅健的變化,反而有些靦腆起來。
危機四伏的跋涉途中,羅健不僅承擔與交通站聯絡接頭的任務,還負責收集情報、補充干糧。到了遠離日軍據點的深山密林里,她會輕聲哼唱一曲《太行山上》。聽到她甜潤的歌聲,王政柱感到如同清泉入喉,倦意頓消。
1943年5月17日,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于抵達延安。當把沉甸甸的“米袋”交到軍委機關同志手中的一刻,3人憔悴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千里戰場跋涉,締結烽火姻緣。后來,在王家坪中央軍委小禮堂里,羅健與王政柱舉辦了簡樸的婚禮。兩個出生入死的戰友相視而笑,心中回響著同一個聲音:完成特殊使命的終點,正是步向新征程的起點。
五
王政柱與羅健育有兩子一女,戎馬倥傯的歲月里,一家人聚少離多。
1950年12月,時任西北軍區副參謀長的王政柱接到調任志愿軍副參謀長的命令。他和羅健將孩子留在蘭州,雙雙奔赴抗美援朝戰場。
朝鮮停戰后,9歲的王延和弟弟被選為第三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成員,隨后抵達位于朝鮮清川江畔的志愿軍西海岸指揮所。見到父母,兄弟倆激動不已,可王政柱卻摸著他們的頭,望著遠方嚴肅地說:“接你們來朝鮮,不光是來探親的,更是要讓你們體驗戰場的殘酷。因為你們將來是要接過革命的班的。”那天,吃完團聚飯后,羅健摟著兩個孩子親了又親,便匆匆趕往機要處坑道。
第二天,天剛亮,王政柱就帶王延走出坑道。只見到處都是斷垣殘壁,路毀橋塌。王政柱憤慨地說,這都是敵機轟炸造成的,要牢牢記住這筆血債!那一幕景象和父親的話語,一生都留在王延心里。
王延還說,父親厭惡請客送禮,但在抗戰時期,他卻破例收過一次“禮”。
1944年9月,時任軍委作戰局處長的王政柱接受了一項重要任務,每周1~2次向美軍觀察組提供華北敵占區日軍軍事設施的情報,為美軍援華的B-29轟炸機提供打擊目標。
王政柱工作細致,提供的情報及時準確,觀察組人員對他很佩服。每逢飛機運來煙酒、罐頭等軍需物品,他們都要拿出一份送給王政柱,但他每次都婉言謝絕。
有一次,美軍觀察組拿出的幾件禮物卻讓他動了心,經請示彭德懷同意,王政柱取回3件禮物:一支鋼筆、一個鋼卷尺和一只指南針,并稱為“參謀三寶”,可以用它們起草電報、命令和繪制作戰圖。
在朝鮮前線的坑道里,王延曾見到過父親“參謀三寶”中的鋼卷尺和指南針,那支鋼筆在一次轟炸中丟失了,父親一直深感惋惜。他不止一次聽父親字字鏗鏘地說,我要用這幾樣寶貝,徹底打敗敵人。
王政柱曾立下“不涉商道,走好技術路”的家訓。王延于1962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并于同年入伍,曾擔任海軍駐某研究院總軍事代表、高級工程師。弟弟妹妹們也走了與哥哥相同的路——從大學到軍營,再到技術崗位,成為新中國的保衛者和建設者。
王延從部隊退休后,選擇加入傳承紅色基因的隊伍。在他看來,父親留給他們的精神財富,濃縮著“永遠有靈魂,永遠不忘本,永遠記住自己的根”的諄諄告誡,閃耀其中的正是金子般的忠誠。(章熙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