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首次公演落下帷幕,最受到期待的歌手——華語天花板唱功的林志炫卻迎來了一次生涯最大的口碑滑鐵盧。在《歌手2024》時林志炫就被大眾報以極高的期待,經過半年的準備,林志炫在開賽之前也曾表達過:“歌手這個節目不是直播我不來。”無疑再度拉高了所有人的預期。但是公演結束之后,林志炫的舞臺卻清一色的出現了如下的反饋:
- 林志炫成二手玫瑰平替。
- 林志炫難聽。
- 林志炫咯痰式唱法。
最終,林志炫的排名成為本場競演的倒數第二。那么為啥這位2013年當年一舉創造《歌手》經典舞臺的頂級唱功歌手,會在此刻出現如此之大的失誤和崩盤呢?今天我們從音樂專業角度切入:
林志炫翻車的本質是因為:一個歌手非要做演員的活,將唱功舞臺,當成了表演舞臺。
林志炫將唱功聲樂的專業性下降,反而去做了不熟悉的京劇表演,以肢體動作去做內容展示,而不是以曾經讓他成為歌手,獲得關注和預期的唱功來表達情緒。這個決策的離譜程度相當于什么?相當于一個廚子認為自己可以做好一個美食家的評論工作。但實際上他們兩個專業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那么林志炫的問題恰恰將這四點全部推翻。整體的人聲唱功幾乎沒有任何可以提供美感的核心。林志炫此次表演的注意點完全與唱功無關,全部都在表演屬性上。具體維度是:
1:肢體語言極多極多,又是走位、又是抬手、又是做劍指。這說明注意力并不在唱功和人聲。而恰恰人聲是一個非常需要高度注意的高難度門檻。肢體語言越多,就說明林志炫的心思根本不在唱功上。
2:表情豐富,試圖跨界具有演員的舞臺表演能力。除了肢體語言之外,林志炫的表情也非常豐富,這種偏向于演員表演的方式,讓他的內容在聲樂上越發站不住腳。
3:服裝道具準備充分。林志炫穿了一件色彩艷麗的衣服,而且右手做了一個染料的涂抹。
這三點綜合起來,就等于說了一件事:林志炫的心思壓根不在唱功上,而是全部放在了表演上。等于一個唱功天花板的歌手非常要去當一個十八線蹩腳演員,最終兩頭都不討好。
林志炫的歌聲離譜問題:獨白太多、節奏突兀、情緒不統一、降調,情緒沒有層次。
那么林志炫作為一個頂級的唱功天花板歌手,他應該具有的表現方式是:以唱功聲樂競技的審美邏輯。具體是:一切的情緒和內容都是以歌聲來表達和呈現,歌聲就是一切內容的載體,歌聲就是情緒和藝術的表達。并不需要走位、表情、舞臺等等會干擾唱功的演員形式內容來進行彌補。單單是聲樂的對比就具有極高的感染力。
很顯然,林志炫這種試圖用音樂劇的邏輯來直播競演是非常錯誤。這會讓他的唱功崩盤。聲樂內容的表達整體上會偏向于如下維度:
- 1:保持最大的注意力提供準確的音準。
- 2:努力創造更符合大眾聽感的音域,普遍是在A4-D5。努力提供更高更抓耳的高調式,維持副歌部分的高音域美感。
- 3:以藝術邏輯之中的腔體強弱對比來進行細節上的區分和層次的表達。
- 4:保持好節奏律動,具有敘述感。
那么此次林志炫的唱功,其中幾個雷區是非常讓人無語,細節如下:
1:林志炫的音準出戲次數極多,每一個獨白幾乎都讓出戲,甚至可以理解為跑調。林志炫這場演出在讓人感覺不適最大的問題是——獨白太多了。每一次獨白都可以當做一次音準出戲導致的跑調。獨白出現的次數太多,每一次出現都讓人無語,脫離音樂世界。獨白的細節如下:
- “是人是鬼是妖怪”,完全成了朗誦。這里林志炫咬字奇怪、律動奇怪、毫無內容,反而有一種溢于言表的夸張。完全無視聲樂屬性,全部都是口語。這種完全脫離清理
- “叫一聲佛祖”的佛祖兩個字的上掛喊麥,明顯就是一個唱腔轉喊麥的口語。這種獨白對于旋律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整體會導致音量劇增、情緒突然從弱轉強造成聒噪的感覺。并沒有歌聲的綿延和一個氣息的漸強。
- “我要”的要字,成為了一個滾喉,大概率是想要唱出一個“怒音"但是唱不出來,成為了咯痰的滾喉。讓人出戲。
不單單是林志炫,說實話這一次林志炫、陳楚生、白舉綱他們三人的歌曲都有著極多的獨白,這其實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在其他國家的音樂市場之中很少出現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華語古風音樂很多都會這個問題。獨白的最大問題是在于——會導致人聲沒有音準,呈現出說話的感覺。林志炫這首歌幾乎有十五秒以上的獨白,這在競技舞臺上,一開口就垮了。包括陳楚生的獨白也不好,唱歌搞成了詩歌朗誦。
2:降調。其實這一首《悟空》是降調的,而且降調不少。降調本身就會導致歌曲情緒下降。為什么會降調?答案是:林志炫唱不了原調的高音。他的唱功不是很好?是很好,但是在要求他具有肢體內容和表演內容的情況下,林志炫唱不了高音。我們永遠要記住:唱歌是一個需要高度投入和高度注意的事情,不能做到完美的表演又具有完美的音域和調式。
這一次,很顯然,林志炫是為了自己并不擅長的表演內容,而主動選擇降調。也有可能反過來:林志炫因為唱功唱不了高音,而想要增加內容彌補自己的內容短板。但第二種可能性較弱。第一種可能更大,因為在去年林志炫的演唱會上依舊唱功很穩定,High C依舊很容易。那么就是因為想要完成音樂劇的表達,而放棄了原調。
3:節奏突兀,人聲太弱。林志炫這一場最讓人難受的點是,在一個人聲小聲,沒有聲壓旋律線的情況下,突然的放大音量和增加快速節奏。這就等于說歌曲的情緒起伏太大了,統一性根本無法讓聽眾具有一個代入感。這個割裂成為林志炫整場演唱的基調。
最后,我們要說一句《悟空》這個歌,其實并不適合競技,不管是歌詞還是旋律,其實都偏向于點網絡風,對于音樂的表達方式略微有點淺薄。因為好的歌曲會給歌手更多的一個二次創作空間。其實也不能怪林志炫,因為《悟空》這首歌在作曲上已經很難去增量,如要增量,只能再二次作曲。原曲之中就有獨白,那么怎么改?最好的方式是改成旋律。
但很顯然林志炫并沒有這樣做。這首歌從內容上就不太適合當下的時代審美,放在十年前還不錯。但是現在這種歌詞太簡陋作曲的曲式結構上也不是很優秀。相比于單依純的新歌《珠玉》就非常具有作曲上的二次空間。
不管如何,林志炫依舊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歌手,只是一次錯誤的選擇。錯誤的選曲,加上錯誤的舞臺形式造成這次口碑危機。希望下周五,林志炫可以提供更驚艷的舞臺,他只要好好唱就是天花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