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推動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京津兩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謀劃了新一批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舉措,并聯合印發《2025年京津交通出行便利化提升工作方案》。
在方案第一大類“完善鐵路網絡布局”中提到——
建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為京濱、京唐城際加開進京車次,提升線路運力提供條件。
這一工程的責任單位涉及5家,每家單位都堪稱重磅: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北京市交通委,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
同時,規定了完成時限是2025年12月!
如果從新北京東站的提出,到今年建成,這一時間跨度接近20年,妥妥的有生之年系列。
盼望著盼望著,夢想照進了現實,通州君也跟諸君一樣,從滿懷豪情的青年,到求生不能求死不敢亞歷山大的中年。好在,它來了!
副中心站總占地面積達61公頃,采用“站城融合”設計理念,因此也被稱為“地下樞紐地上城”。
其交通功能置于地下,有效緩解大型交通樞紐對區域地面交通、城市發展的擾動影響。
地上則是“城市會客廳”,將開發130余萬平方米的辦公、商業空間和酒店、住宅。
走進車站看到,地下建筑規模約128萬平方米,相當于5個國家體育場“鳥巢”大小,接入高鐵、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和城市地鐵等不同制式的軌道交通線路。
未來,這片巨大的地下空間將實現綜合、高效和便捷換乘。未來,這里將集成2條城際鐵路(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城際聯絡線)、1條國鐵干線(京哈普速)、5條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平谷線、M101、S6線,M104支線)、1條市郊鐵路(副中心線)和15條公交接駁線,可高效實現站內換乘,車站日單向客流量將達到50萬人次。
平谷線車站是普通地鐵站長度的1.5倍。作為“陽光車站”——不僅平谷線設有兩個圓形采光井,M101線也擁有超大弧形玻璃屋蓋,在將陽光灑入地下車站的同時,起到節能的作用。
鐵路城市副中心站,已然躍升為北京第4大站火車站
副中心站樞紐建設規模128萬平方米,地上規劃建設面積139萬平方米,通過TOD模式,實現“地下樞紐地上城,站城高度融合”。
據本人打探,據說副中心樞紐站、城建設的總投資421億元(目前實施僅為地下部分),其中地下樞紐部分初設概算為318億元。
位置如下:
目前,北京西站規模為10臺20線,北京南站13臺24線,可見豐臺站17臺32線已躍升北京第一大火車站!而北京站為8臺16線,北京北站6臺11線,北京朝陽站7臺15線,位于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8臺16線,據預測未來北京站的部分普速線將遷移至通州高鐵站,可見城市副中心站鐵路車站將拿下北京火車站的第4把交椅!
該項目正在研究城市航站樓預留方案。這意味著,以后通州和北三縣的乘客去往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可以在這里先行辦理值機,減少在兩大機場排隊等待的時間。
屆時,從副中心站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到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河北唐山站、1小時到達河北雄安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
這就透露了重大消息,副中心站可以在通過城際鐵路聯絡線,也就是懷興城際鐵路,發往沈陽、長春、大連、哈爾濱;通過唐山站連接秦沈客專,去往東北;通過懷興城際鐵路,到達河北雄安新區,可以通過雄商高鐵去往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等地;通過京濱高鐵到達天津濱海心區,連接京滬高鐵二線,到達山東、江蘇、上海。
副中心樞紐站地上建筑主要為寫字樓和商業設施。樞紐將被打造成“站城一體化”(TOD)的樣板典范,將建設各類商業商務設施,成為北京東部最大商業中心。規劃建設最高地標建筑,在樞紐東南側挨著地鐵6號線車站,高度將達到240米!
副中心站樞紐建成后,通州各組團間可以通過M101-104四條區域地鐵接力換乘到這里購物,北三縣則可以通過地鐵平谷線、京唐城際高鐵或者依托高鐵開行的市郊鐵路,非常便捷快速抵達這里購物消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