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緊張的高中生涯中,碰到一位會玩的老師,你會不會開心一些?如果你在情緒低落時,隨時有一位知心的年輕班主任傾聽,你是不是也能得到慰藉?在廣州市鐵一中學白云校區,就有一群這樣的老師,陪伴著學生一路成長。
今年鐵一白云校區將擴招100人。在學生人數增長的同時,白云校區師資力量也成為家長關注的重點之一。南都記者從學校獲悉,該校區有專任教師203人,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或高級教師占比78%。作為全寄宿制學校,全體教師全部住在學校,從周日下午返校到周五的六天時間晝夜呵護孩子們。
高三至少舉行四場家長會 放手讓學生當級委參與學校事務
“一年入格,三年升格,五年成骨干。“今年是歐耿城在鐵一白云校區任教的第五年。根據鐵一教育集團制定的教師成長規劃,他正伴隨著鐵一的快速發展,成為一名骨干教師。
歐耿城與學生們在一起。
剛入職鐵一白云校區,歐耿城帶的是初二學生,五年的時間,他即將完成一輪初高中的英語大循環教學。2022年帶完初三后,他跟隨學生到了高中。從帶高一開始,他是級長+備課組長;高二是“級長+學科副組長”,高三是“級長+學科副組長+主任助理”。在三年間每一年都有壓擔子,歐耿城坦承,“處理年級的所有事務,包括面對老師、學生還有家長的事務,確實很瑣碎,但也算是一種累并快樂著的狀態。”
歐耿城與學生合照。
歐耿城與學生合照。
概括起如何應對忙碌的工作事務,歐耿城用四個關鍵詞:統籌意識、團隊作戰、學生參與、忠于熱愛。統籌意識,就是凡事都要想在前,各項工作提前規劃,預設好可能出現的問題。團隊作戰,則是在分管的校領導指引下,年級主任和年級長當好執行和協調的角色。此外,歐耿城尤其強調的是學生領導力和執行力的培養,他認為這是年級最大的特色:成立學生級委團隊,讓學生參與到年級的事務中來,做好常規協助,如早讀巡查,衛生檢查,跑操監督管理等,“很多年級活動,如羽毛球賽、籃球賽、學科演講朗誦比賽等,不管是策劃還是后勤保障,學生級委都分擔了部分工作。”歐耿城認為,在學習之余,讓學生參與活動策劃,提升管理能力,增強事務參與的責任感對學生未來發展大有裨益。
作為級長的歐耿城認為,家校溝通很重要,因此每一個年級都會有不同主題的家長會,如高一家長會校領導會給家長一個整體的三年規劃藍圖;高二家長會給家長做一些職業規劃的公益講座;高三家長會則針對高考志愿填報,深入介紹專業的設置和方向。“我們高三這一年針對不同工作的重點,至少要開四至五次家長會。”
進入高三后,歐耿城表示基本沒時間休息,被問到是什么力量讓他可以每天能量滿滿。“最終支撐自己日復一日的投入,是來自于對教學和教育事業的熱愛,并且對于這份熱愛的堅持和堅守”,這就是他的力量。
與學生平等對話是師生友好相處的重要前提
不少學生回想起自己的高三生活,都有種“不堪回首”的感覺,但陳慶婷,鐵一白云校區鐵英班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作為一位入職6年的年輕老師,今年已是第三次帶高三,她的感覺是什么?
陳慶婷
“這個班是我從高一就帶起,帶了三年了,感覺參與感特別強。”陳慶婷表示,之前帶高三是高二或高三加入,這次帶完高中整個流程,與學生關系更親密。
陳慶婷與學生在一起,組織各種班級活動。
“班主任從班級管理這個角度,可以反作用到教學方面,了解學生的痛點,并用一些德育的功能手段,讓學生更順利度過高三的敏感焦慮期。”陳慶婷表示,自己平時比較喜歡看心理書籍,從心理學的角度跟學生溝通比較順暢。有時也會就具體班級發生的事情、學生的困惑,結合社會現象一起來說。“比如學生考試容易出現焦慮,我會跟他們講,大學生也有焦慮,畢業后找工作也會焦慮,父母也有工作的壓力和焦慮,每個階段都有要面對的壓力,要學會正確看待。所以整個班級氛圍一直都比較輕松愉悅。”
陳慶婷與學生一起分享班級美食。
盡管是班主任,但陳慶婷從不高高在上,她覺得她和學生們的困惑很多時候都是相似的,她會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去看待學生們的喜怒哀樂。“在學生中其實小眾文化很流行,學生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我都鼓勵他們去表達,并跟他們一起分析。”陳慶婷認為,學生從學校到社會,需要有一個過渡,平時在課余跟學生多談及一些社會現象和時事熱點,讓學生有個概念,不存在以后在心理適應上大起大落。
談到一天在學校工作的時間,陳慶婷笑著說,“不敢算”,早上七點就到校的她,有時為了陪學生久一點,會在學生晚自修下課10點20分后才離開。
把學科學習游戲化,班主任口頭禪“去玩去玩”
鄧駿偉在鐵一白云校區任教5年,目前帶的是高三25班。作為班主任,他覺得跟學生相處的感覺很好,“因為他們看的玩的,我也在看和玩。”
鄧駿偉(后排左二)
鄧駿偉舉例說,最近比較火的歌曲《八方來財》是學生告訴他的,一首很上頭的RAP。他聽了后,突然來了靈感,何不把這首歌曲改編成學習物理的RAP呢?也算是給學生做一個高考的加油沖刺視頻。“我做了三天,從劇本、歌詞和分鏡都是我一手設計的,里面有一個場景,是學生用左右手定則解題,我覺得好玩就錄下來了。”
作為一名年輕老師,繞不開現在流行的AI。鄧駿偉執教的班級是平行班,為了讓學生對物理現象和物理公式理解得更透徹,他會經常在課堂上使用物理模擬軟件,通過軟件直觀地把題目的物理模型展示出來。
鄧駿偉與學生在一起。
在物理的課堂上,鄧駿偉善于激發學生的內驅力。從接手這個班級開始,他在課堂上就經常設計實驗,他稱之為“搭臺階”,讓學生學會基礎的物理知識,才能培養學生的物理能力。在課堂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他從不用查作業是否存在缺交,“有時晚自習前我到班上去看學生作業情況,基本一半學生在做物理作業,另一半學生已經做完了。學生喜歡物理,就愿意先做物理作業,也不會缺交作業。”
當然,學物理還是比較難的,鄧駿偉稱學物理就像玩游戲,把學習任務和作業都當成一個個闖關游戲,“我的口頭禪是‘去玩去玩‘,每當我一說,學生就心領神會了。”
寓言故事、春晚魔術搬上課堂 用生活的實例培養理科思維
姚雨婷目前是廣州市鐵一中學白云校區高三年級的數學老師。三年前,她研究生畢業就應聘到學校來任教高一。
在輕松愉悅的班級氛圍里,姚雨婷經常跟學生聊天。
姚雨婷執教的班級之一是歷史班。“歷史班的學生以后大概率不會從事數學相關的工作,那高中階段學習數學是要學習什么?我在課堂上應該教給他們什么?”是姚雨婷想得最多的事。“希望他們在數學課堂上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姚雨婷從一開始就給自己教學定下的目標。
姚雨婷跟學生一起野餐。
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姚雨婷舉例說,學生們都經歷過核酸檢測,那么基于我們學校感染比例的前提下,到底10人混檢還是20人混檢更好?多少人混檢才能讓我們總檢測的次數最少呢?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我們面對的具體問題。在學習概率和貝葉斯公式時,姚雨婷用《狼來了》的寓言故事來讓學生建立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她對學生說,“如果現在村民們對小孩的信任程度是80%,在這個基礎上建立數學模型,他撒一次謊之后,村民們對他的信任程度是多少,那再撒一次謊,村民們對他的信任程度是多少?“姚雨婷讓學生利用課堂上正在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結果學生驚訝地發現,原本的信任程度是80%,經過兩次撒謊后,居然信任度下跌到百分之一!那第三次村民自然就不愿意再相信了。“讓學生意識到我們在人際交往中的每一次行為都在修正別人對我們的印象”,數學的育人功能就這樣在課堂上滲透了。
姚雨婷為參加運動會的學生加油打氣。
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2024年春晚劉謙表演的撲克牌魔術給了姚雨婷靈感。“這個魔術背后就是一個數學原理。”她馬上買了兩副撲克牌到班上,讓學生們復刻,果然,學生們的魔術都成功了!他們激動地討論這個數學原理,有的甚至用文字把這個過程記錄了下來。姚雨婷立刻鼓勵學生進一步優化,并和學生一起修改后投稿了出去。而這篇文章現在已經刊登在國家頂級的核心期刊《數學通報》上。這也更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姚雨婷看來,教數學不僅是教數學知識,更是教如何學習數學,教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數學的思維方式,畢竟知識總會遺忘的。“對學生灌注有益的思維習慣和常識也許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但如果能在這方面取得哪怕一點點成績,能給那些在日后學習數學或早已不學習數學的孩子們留下點什么,當然是一件最有意義的事情。”
采寫:南都記者梁艷燕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