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所堅定打著“反卷”旗號,比起成績更在意學生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的高中,居然在全市139所中學中“殺出重圍”,奪得了2024年增值性評價進步率第一名!她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的這份榜單上,深圳市龍崗區(qū)德琳學校不僅位居第一,進步值還高達11.34,與第二名的6.1拉開了距離。眾所周知,增值性評價是將一屆學生入學時分段和高考后分段對比,如果高分段增加,低分段減少,即是進步率提升??梢哉f,增值性評價最能體現(xiàn)出一所學校的教育“加工”能力。
不僅如此,學校第一屆(2023)、第二屆(2024)高考純文化生本科率均位居龍崗區(qū)普通高中前列,最高分數(shù)超本科線173分,優(yōu)秀畢業(yè)生學生被吉林大學、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央美術學院、蘇州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大學、南方醫(yī)科大學、華南農(nóng)業(yè)大、廣州美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等名校錄取。
這所學校究竟有何秘訣?對此,大事君深入探訪了這所致力“反卷”的學校,揭開她“低進高出”的密碼。
從“墊底”到“領跑”
學生人均一部“逆襲劇”
如果逆襲有段位,德琳的學生絕對是“國服級別”。三年前,這里的學生大多拿著“中考低分體驗卡”:443分的公辦高中最低錄取線都夠不上,有人甚至自嘲“開局一把爛牌”。可三年后,這群“小透明”直接殺瘋了——
● 中考低于公辦線(443分)的學生中,高考超本科線30分以上達128人,人均進步值拉滿;
● 純文化生本科率連續(xù)兩年穩(wěn)居龍崗區(qū)TOP陣營,最高分超本科線173分,堪稱“逆襲天花板”;
●藝術生更是全員起飛:音樂、舞蹈生100%升本科,美術、書法、傳媒生85%上岸,直接打破“藝術生文化課不行”的刻板印象!
這里沒有“天選之子”,只有“逆襲劇本”的大規(guī)模產(chǎn)出。
魏金凱同學就是典型代表。2021年暑期,他遭遇了中考“滑鐵盧”,499分的成績讓他無緣公辦高中,不知未來要何去何從。后來,熟人推薦了新建正好滿一年的德琳高中。這所新學校以強大的師資、先進的教學設備抓住了他的眼球,最終,他選擇了德琳學校。
“在德琳,我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賽道。”魏金凱同學經(jīng)過自我評估,選擇了日語。三年之后,他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以高考歷史類586分、日語126分的成績被深圳大學會計專業(yè)錄取,直接上演“翻身爽文”。
回母校宣講的魏金凱同學
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2024屆畢業(yè)生黃鑫晶同學中考411分,實現(xiàn)文化課逆襲,最終高考總分497分,超本科線103分;中考僅278分的2023屆畢業(yè)生李文越,因選擇日語和美術,以521的高分被華南師范大學錄取……“在德琳,沒有一條賽道是死胡同”,成為這所學校的硬核標簽。
“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chǎn)品,教師需要為他們找到最適合的升學圖紙?!?/strong>德琳學校教學處主任劉文的一句話,道出了德琳教育的核心理念。
面對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學校從入學起便啟動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制升學路徑:英語薄弱者轉(zhuǎn)向日語、西班牙語等小語種;文化課困難者嘗試“小語種+藝術”組合。這種靈活的形式讓許多在中考中受挫的學生重燃希望。
在德琳,許多學生或許經(jīng)歷中考的失利,但都能在學校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拿到屬于自己的逆襲劇本。
師資天團+課程黑科技
精準拿捏學習“痛點”
“教師強,成績才能強”——德琳高中深諳此理,配備的專職教師210余人,100%擁有本科以上學歷,60%以上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學校以資深教育專家為核心管理團隊,以骨干教師為主力,以名校畢業(yè)研究生為生力軍,打造出一流的教師隊伍。
數(shù)學組
語文組
英語組
物理組
化學組
歷史組
政治組
生物組
地理組
日語組
西語組
美術組
音樂組
德琳教師團隊
德琳高中校長常強調(diào):“教師成長一分,學生受益十分?!睂W校九門學科骨干教師均具備三屆以上高考備考經(jīng)驗,通過“師徒結對”制度,青年教師與帶過高三的老教師結成對子,迅速掌握教學精髓。
學校建立起集體備課、示范課、公開課等教研機制,要求教師每月研讀教育專著、兩周做一套高考題,并定期開展專項技能比賽,讓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始終處于動態(tài)提升之中。此外,德琳教師每年外出參訪名校,如赴衡水中學、廈門一中、精英中學等名校交流,學習借鑒名校教育教學經(jīng)驗。
教師聆聽名師講座
在這樣的教研氛圍之下,老師們精雕細琢每一堂課,不僅站穩(wěn)講臺,更是站好了講臺。
作為文科類年級第一名,高一(1)班的李亞同學表示,德琳老師的特色教育讓自己受益良多。語文老師潘志偉的課堂風格切換自如,從天文聊到地理,從詩歌聊到哲學,最后完美回歸到課堂,讓同學們連連驚嘆;地理老師譚新亮會根據(jù)每位同學的具體情況舉例講解,“譚老師在教農(nóng)業(yè)這一專題時,就拿我家鄉(xiāng)陸河的特產(chǎn)青梅舉例。幾乎每個同學都有這樣的體驗,讓我們特別有參與感,對知識的體會更深刻了。”
但光有“神仙教師”還不夠,德琳的課程設計更是“精準拿捏痛點”:
● 英語拖后腿?直接換賽道!日語、西班牙語高考平均分比英語考生高30分,學生直呼“真香”!
● 文化課吃力?小語種+藝術組合破局,專業(yè)與文化課雙線并進,實現(xiàn)“兩手抓,兩手硬”;
● 藝術生焦慮?校內(nèi)一站式搞定,三年系統(tǒng)課程設計,量身定制培養(yǎng)方案,拒絕“顧此失彼”。
多語種是德琳的一大特色,學校現(xiàn)有英語、日語、西班牙語三門外語教師,均為碩士學歷,且大多擁有母語國家留學、教學經(jīng)歷。其中日語和西班牙語實行“一班一師”制,從零基礎開始教學,契合高中生認知特點。
好的規(guī)劃加上強有力的執(zhí)行,雙管齊下,才能事半功倍。魏金凱同學在選了日語后,學習上一直難以突破,對此,日語老師王妞妞為他量身定制了學習計劃,每日督促他做習題、背單詞,最后他的日語在高考中取得了126分的好成績,成為了提分最高的科目。
這種“把鋼用在刀刃上”的智慧,讓德琳高考外語成績連續(xù)兩年穩(wěn)居龍崗區(qū)前列。更令人驚嘆的是,選擇小語種的學生不僅外語成績突出,其他學科也同步提升。
從老師到“老鐵”
花式教學讓學生越學越“上癮”
除了高學歷、高學力,“高共情力”也是德琳老師必備的條件。學校重點推行“賞識教育”治愈學生心靈,“我們要求老師每天至少表揚3名學生?!钡铝崭咧行iL說。在日常的教學中,班主任在家長會上“只表揚不批評”,讓學生從“怕老師”變?yōu)椤坝H其師”。 教師團隊還通過共情培訓,學習用“母親般的關懷”理解學生需求。
黃鑫晶同學回憶到,自己藝考完回到學校,距離高考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當時難以找回學習的狀態(tài),是日語老師梁琳及時給予了她堅定的指引,“當我們處于原地踏步或者瓶頸期的時候,梁老師都能察覺,并給予我們鼓勵?!?/p>
黃鑫晶同學
在老師無微不至的支持下,黃鑫晶同學很快振作,并不斷鞭策自己,利用跑操前的時間背單詞、放棄傍晚回宿舍的時間在教室寫作業(yè),每天晚修選一科專攻,一邊鞏固擅長的科目,一邊拎起薄弱科目。在這一階段,學校多次頒發(fā)的進步獎、成績優(yōu)異獎也不斷鼓舞著她,讓黃鑫晶同學的純文化分數(shù)從300分出頭提高到高考的469分。
“堅信每個孩子天生好學”是德琳高中校長一直秉持的教育觀念。德琳尊重并欣賞每個學生的個性,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習內(nèi)驅(qū)力。
“進步之星”頒獎現(xiàn)場
家長鐘玲女士對此深有感觸,“以前孩子回到家不太愿意和我們講話,但在德琳近三年的生活讓她變得自信陽光,現(xiàn)在不僅在學習上變得主動,回家后還會主動分享在學校里的收獲、談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辩娕康呐畠憾衄幷谧x高三,不久前在表(導)演專業(yè)課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正信心滿滿地沖刺高考。
“老師講得少,學生想得多,才是高效課堂?!眲⑽闹魅握f。德琳把教師課堂講授時間嚴格控制在20分鐘內(nèi),剩余時間用于問題導學、小組討論和達標檢測。這種模式倒逼教師精研教學內(nèi)容,將“灌輸式課堂”轉(zhuǎn)化為“問題解決場域”,學生學起來更有參與感。
而當別的學校還在探索如何將AI融入教學,德琳早已整上了“科技與狠活”:
● 希沃平板實時“開天眼”:同步傳屏無延遲,后排學生也能接收高清教學課件!
● 線上線下貫通教學:課后智能推送“專屬題包”,知識點掌握度、錯題類型一鍵生成“學情報告”。
此外,學校還會各種花式“整活”:4月的“數(shù)學節(jié)”用孔明鎖、幻方游戲激發(fā)思維, 5月的“科技節(jié)”以實驗探索替代枯燥公式……原本有學生認為數(shù)學是“噩夢”,沒想到在玩著九連環(huán)的時候悟透了數(shù)列規(guī)律,這種“寓教于樂”的輕松學習模式讓學生越學越“上癮”。
吃好、睡好、再學好
家校最強“鐵桿同盟”實力護航
當別人還在“填鴨式”教學時,德琳直接甩出王炸——“閉環(huán)學習法”:計劃→預習→上課→復習→訓練→檢測→總結,七步形成“學習永動機”。不熬夜!不補課!不刷題!真正實現(xiàn)“輕負擔、高效率”。
“剛進入德琳,嚴格的作息是最讓我忐忑的。”起初,黃鑫晶同學無法適應德琳早6點起床跑操、晚上不到10點半強制熄燈睡覺的制度。然而,這些曾被視作“束縛”的規(guī)則,在三年后成為她最感激的部分?!拔也粌H養(yǎng)成了自律的習慣,在高三沖刺階段,足夠的睡眠讓我的頭腦始終保持清醒?!?/p>
學生晨起跑操前讀“即學本”
魏金凱同學也深有同感,在德琳,7.5小時的夜間睡眠和1小時的午休讓他的始終保持最佳狀態(tài),“睡足覺,精神充沛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聽課更專注,晚修時的學習效率也有了質(zhì)的飛躍?!?/p>
不僅如此,學校還特地安排了午后、睡前冥想時間,讓學生們從緊張的課業(yè)中暫時脫離出來。晚間還會播放“流水”“雨聲”等白噪音助眠樂。高二(3)班的徐梓寒同學特別喜歡這一放松方式,“看完即學本后進入冥想的狀態(tài),聽著音樂心靈都被凈化了?!?/p>
“我們的理念是讓學生先吃好、睡好、運動好,最后才是學好?!?/strong>劉文主任說。德琳農(nóng)場專供食堂的新鮮蔬菜保證著學生的營養(yǎng);準時熄滅的宿舍燈光,修復著青少年普遍缺失的規(guī)律作息。
此外,德琳還為理想的學習生活和個性化成長提供了完備的設施條件,學校配備70間智慧教室,包含AI自修室、物化生實驗室以及多個學科專屬教室等等。藝術專業(yè)的學習空間同樣高端,配有1200㎡的美術學習空間、260㎡的舞蹈房、208㎡的書法教室、4間音樂教室、53間琴房、2000㎡傳媒教學場地等等。
美術教室
舞蹈教室
書法教室
傳媒教學場地
琴房
不只是學校,德琳家長們也竭盡全力貢獻力量。家校關系被德琳定義為“鐵桿同盟”,在高考沖刺階段,很多學生家長自發(fā)帶著零食水果和生活用品前來學校的愛心驛站,為高三學生應援。黃鑫晶同學的媽媽余女士就是積極參與者之一,“她幾乎每天都去愛心驛站報到,和其他家長一起到宿舍樓幫忙打理內(nèi)務、在食堂給我們打飯?!奔倚远ǖ碾p重支持,也讓德琳學子在追夢路上一直信心滿滿。
德琳高中的成功,在于將教育回歸本質(zhì)——尊重成長規(guī)律,喚醒內(nèi)在動力。當其他學校在“卷成績”時,德琳選擇“卷健康”“卷品德”;當外界焦慮于分數(shù)排名時,德琳堅持“睡眠比刷題重要,心態(tài)比分數(shù)珍貴”。這一“反內(nèi)卷”的從容,恰恰成就了學生的厚積薄發(fā)。
正如德琳學校高中校長所言:“教育不是逼孩子成為‘做題機器’,而是讓他們帶著健康的身體、溫暖的心靈和清醒的頭腦,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作者:vesper 陳乏術
圖片由學校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