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黃楊鈿甜因為一副價值230萬的Graff祖母綠耳環,徹底在網絡上“火”了一把。
不過,這把火可不是因為她的演技,而是引發了一場關于她家庭財富來源的大討論。
網友們扒出了一堆猛料,質疑她父親楊偉在雅安地震重建和疫情期間“大發國難財”,甚至可能涉及貪污腐敗。
這事現在鬧得沸沸揚揚,黃楊鈿甜的最新微博評論區更是被群嘲占領。那么,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是黃楊鈿甜5月10日在抖音上分享了自己的成人禮照片,耳邊那對閃瞎眼的耳環被眼尖的網友認出,價值高達230萬!
她輕描淡寫地說“耳環是媽媽的”,但這可沒平息網友的好奇心。
很快,有人發現她家似乎住在深圳華僑城一棟價值上千萬甚至破億的臨水別墅,母親的珠寶首飾加起來也近百萬。
這生活水平,擱誰不疑惑啊?普通人一輩子都攢不下這么多錢,她家是怎么做到的?
更讓人炸鍋的是,黃楊鈿甜的父親楊偉曾是四川雅安的公務員,2011年左右擔任四川慈善總會辦公室主任,還負責2013年雅安地震災后重建的招投標工作。網友們開始懷疑:這筆巨額財富,會不會跟地震重建的“貓膩”有關?
楊偉家在2018年就戴上了價值50萬的珠寶,生活奢華得像電視劇。
網友的“偵探”能力可不是蓋的。有人扒出,楊偉在2014年通過小舅子的名義注冊了一家影視公司,注資500萬,2017年他辭去公職后親自擔任公司法人,持股80%。這還不算完,2020年疫情期間,楊偉又注冊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疑似從事核酸檢測業務。
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網友們直接炸了:地震重建、疫情核酸,這不都是“國難”的時候嗎?怎么楊偉總能抓住“商機”,賺得盆滿缽滿?
有人說,楊偉在雅安地震期間負責投資部門的招標工作,可能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還有人提到,他新注冊的生物公司在疫情期間“趁亂撈錢”。這些指控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結合黃楊鈿甜一家的高調奢侈生活,確實讓人覺得不對勁。
確實,網友的憤怒不是無理取鬧。楊偉作為前公務員,家里的財富來源本就該經得起推敲。公眾有權知道,他的錢到底是正當收入,還是跟地震重建、疫情核酸的“國難財”有關。如果真是靠合法手段賺的,站出來曬曬流水、走走程序,不就澄清了嗎?可現在這種“躲貓貓”的態度,只會讓質疑聲越來越大。
當然,也有人覺得網友管得太多了:“人家的錢,愛咋花咋花,關你啥事?”這話聽起來有點道理,但細想又站不住腳。
楊偉不是普通人,他曾是公職人員,負責過涉及民生的重大項目。公務員的收入和職責決定了他們必須接受公眾監督,尤其當自家女兒高調炫富、財富來源不明時,解釋清楚是基本義務。這不是“管得寬”,而是老百姓對公平正義的合理訴求。
更何況,雅安地震和新冠疫情都是國人共同經歷的苦難。地震后,多少家庭傾家蕩產重建家園;疫情時,多少人排隊做核酸、為抗疫掏腰包。如果真有人利用這些“國難”發財,那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赤裸裸的犯罪行為。
截至目前,這件事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楊偉貪污腐敗或“發國難財”。比如,楊偉是否真的在地震重建中操控招標、是否通過生物公司不當獲利,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調查。
不過,疑點確實不少。楊偉從公務員到注冊多家公司、積累巨額財富的軌跡,太過“巧合”地踩在了地震和疫情的節點上。黃楊鈿甜一家的高調炫富,也確實與普通公務員家庭的收入水平不符。
黃楊鈿甜的天價耳環風波,已經從一場娛樂圈八卦,升級成了對公共利益的拷問。楊偉和他的家人,不是一句“謠言”就能打發輿論的。如果財富來源正當,那就大大方方把賬本亮出來;如果真有貓膩,那麻煩可就大了。這件事關系到國計民生,絕不是小事。
希望相關部門能介入調查,給公眾一個明白的交代。畢竟,無論是雅安地震的災后重建,還是疫情期間的核酸檢測,背后都是無數普通人的血汗和淚水。如果有人從中不當獲利,那是絕對不能被原諒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