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俄烏戰爭慢慢失了熱度,某些西方媒體便又要跳出來炒作了。
德媒《焦點雜志》就在這個時間點跳出來,試圖繼續渲染中國威脅論,他們表示,中國無比擔心俄羅斯戰敗,還拿出了所謂的“三大鐵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這所謂的三大鐵證究竟是什么?而我國對俄烏的態度又是如何?
一、三大鐵證
《焦點雜志》說的很直接,地域、能源、技術,就是中方在俄烏問題上最關心的事情。
我們先來看看外國人是怎么分析的。
在地域上,他們認為中俄有著漫長的邊境線,所以無論對哪一方而言,對方都是必須要慎重對待的對象,畢竟這么多的領土毗鄰,哪一方身上著了火就很容易蔓延過去。
并且雙方也不可避免地會頻繁交流,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都是如此。
在這種緊密聯系下,中俄之間勢必會更偏向于聯合而不是競爭。
畢竟對方就像是身上的包袱一樣如何也甩不掉,與其關系破裂搞的兩國整天人心惶惶,倒不如攜手合作來尋求發展機會。
特別是在國際局勢中,中俄剛好都是被西方陣營排斥和敵視的國家,我國不用多提,一直以來都被美歐視為是“眼中釘”,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而俄羅斯雖說祖上也是和歐洲人長期混在一起的,但冷戰多年的隔閡讓他們依然被西方拒之門外。
再加上蘇聯解體后,新生俄羅斯的“西化政策”失敗,就使得在他們國內反對西方的聲音逐漸占了上風。
換言之,兩國是有著充分的地理因素、政治時局因素而一起合作的,所以單論這一點而言,中國是不希望俄羅斯戰敗的。
除此之外,雙方甚至還能在這方面相互倚靠,稱得上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他們認為一旦俄羅斯戰敗,到時候定然會迎來國內的大變動,新政權也必然是親歐、親美的存在,到時候的中國可就要被西方陣營徹底包圍了。
上有“俄羅斯”,下有親近美國的臺灣,左邊有印度,右邊有日韓。
你說說看,這樣的局面是不是肉眼可見的十分糟糕?
所以人家德媒就說了,中國不希望俄羅斯戰敗,就是不想淪為這樣的局面。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德媒給出的第二點——能源問題。
大家有所不知,雖說我國是作為能源大國的存在,但我國的工業也十分發達,發電多,用電也多,所以能源對我們來說是怎么也不夠用的,多多益善。
而當下,其實俄羅斯已經超越了其他國家,成為了我們的最大能源供應商。
一方面,俄羅斯本身就以國內的資源豐富著稱,在國際上也享有名譽,甚至是歐洲的長期供應商,只不過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這個持續了多年的能源貿易也因此沒了動靜。
換言之,俄羅斯失去了自己的最大銷售渠道,手里的能源賣不出去,最終就只好求于我國。
你說,俄羅斯有求,我們有需,那雙方的合作就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來說,俄羅斯的地理位置相比其他國家也更具優勢,說白了在能源貿易上,距離越近,輸送的成本就越低,沒人會樂意亂花錢,所以在兩大因素的影響下,中俄如今的能源貿易搞得很火熱。
一旦俄羅斯戰敗,那當下的局面必然會重新改寫,我們還能不能從俄羅斯進口廉價的能源?
這個問題的答案相信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哪怕是為了寶貴的能源,中國也不希望俄羅斯戰敗。
最后則是在技術上,德媒認為我們對不少蘇聯留下來的遺產依然很感興趣,畢竟中國的一些軍事領域能夠崛起,最初的時候就是靠著引進蘇聯的技術。
而截至當下,俄羅斯手里依然握著不少好東西,雖說都是幾十年前的設計了,但在當下依然有著很高的價值。
一旦俄羅斯戰敗,這些技術自然就徹底和中國無緣了。
總而言之,德媒從三個角度出發,算是認真地給中俄之間的關系分析了一通,最終就得出了這個結論,甚至表示,中國一定在暗中支援俄羅斯,否則為啥他們會打得這么吃力?
但事實上,我們也必須得指出德媒話里的邏輯漏洞,在俄烏戰爭上,中方一直是秉持著中立的立場。
二、不偏不倚
單純從利益的角度思考,德媒的一些話確實說的也有道理,這也使得不少人就被他們欺騙上鉤了。
但從本質上來說,他們聲稱的很多東西其實只是單純的幻想,比如說在能源問題上。
我們確實是秉持著多多益善的想法,但你說我們對俄羅斯的依賴真的很夸張嗎?一定得從俄羅斯進口能源嗎?這倒也未必。
從中國的工業起步之時,我們就受到了來自西方世界的無窮惡意,制裁,其實從很早就開始了。
在這種教訓下,我們很早就明白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能源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工業的基石,我們必須要守護好自己的能源安全。
也因此,中國官方一直在有意識地控制能源的進口渠道和進口配額。
一般而言,從國外進口的能源只占整體的一部分,占比并不高。
并且每個國家也只是多少買一點的程度,俄羅斯的能源確實便宜,但我們也不貪多,就是考慮到了一旦未來中俄之間出現了縫隙,我們的能源供應也不會被人徹底切斷。
換言之,這所謂的能源之因,從最開始就不存在。
在其余方面,其實德媒講的也有很多錯的,當然,最關鍵的問題在于,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有沒有出手?
西方認為有,畢竟在他們看來,單個俄羅斯并不被他們放在眼中,本身這個國家的工業體系就十分畸形。
他們堅信,只要西方制裁的大手一出,俄羅斯就會應聲倒下,所以他們才會不遺余力地推動這場戰爭的爆發,就是想要從中坐收漁翁之利。
但很顯然,他們的算盤落空了,俄羅斯爆發出了超乎想象的頑強,硬生生打到了現在,甚至還反將一軍,將受到北約援助的烏克蘭打得潰敗。
你說,驕傲自大的西方能接受自己的失敗嗎?
他們于是開始給自己找理由,找來找去就怪到了我們頭上——要不是中國背地里搞小動作,他們早就贏了!
但這一點猜忌完全是空穴來風,我們只說一點——西方的這個污蔑,能拿得出證據嗎?
三、中國與俄烏戰爭
毫無疑問,西方手里根本就沒有任何證據,只是單純依靠猜測就將這口鍋扣在了我們頭上。
中國從很早開始就表示,在這次俄烏戰爭中將會保持中立,在我們看來,本身其他國家選擇開戰與否就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事情,這是別人的內政。
但一而再再而三的解釋,西方人也不聽,不信,就是想要咬死我們的“罪行”,到最后我國的大使都有些發怒了,直接在聯合國上霸氣發言:“中國若真下場了,格局就不會是今天這般模樣了!”
是啊,在軍事上,中國當今的實力可是能和美國掰掰手腕的。
而這一次的俄烏戰爭主要動手的其實就是歐洲,甚至他們都不能明著來。
換言之,俄羅斯的對手不過是一個烏克蘭,外加一個“殘缺”的,不能使出全力的北約罷了,并不算是我們的對手。
此言一出,西方人也終于是啞口無言了。
只不過雖然不敢針對我們,可他們卻又找上了其他國家,白俄羅斯就被他們盯上了。
為啥?
一是因為白俄羅斯就夾在俄烏中間,地理位置上有關聯。
二是因為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的關系很好,政權也是親近俄羅斯的一派,這就使得西方人懷疑俄烏背后或許有白俄羅斯的參與。
雖說他們的實力不行,但用來充當一個“前線基地”,一個“補給線”是絕對夠的,西方人就懷疑,來自中國的大量武器和裝備就集中在這個地方,通過邊境悄然傳輸到俄羅斯的手中。
總而言之,歐洲就是不肯承認是自己的實力弱了,導致自己打不過俄羅斯,一定要找借口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這一次德媒的發言其實也是藏著這股味道在:渲染中國威脅論,虛構一個幕后黑手的存在,并將一切的問題統統都推到我們身上。
但哪怕是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真的實現了,成功了,內部的輿論漸漸平息,可事實會因此而改變嗎?
沒打過就是沒打過,中國的崛起也是不容作假的事實,歐洲一再蒙上自己的眼睛,這和曾經的大清又有什么區別?
等到未來的某一天,歐洲必然會迎來屬于自己的反噬,不敢睜眼看世界,那世界也不會垂青于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