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不知是由于網絡的發達,亦或是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緣由,我們可以在網上頻繁看到有年輕高校老師早逝的悲劇。
其中,大部分都是四五十歲的老師。他們本應在退休之后享受生活,卻猝不及防地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不夸張說,有部分早逝老師,可能一輩子都在工作中,幾乎沒有多少閑暇時間來好好領略生活美好。真的讓人心里面非常不是滋味,
有的時候,當看到這些悲劇,腦海中便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到底是為了什么?”
就這兩天時間,就有兩位40歲出頭的老師因病去世。
其中南京藝術學院尹悟銘教授因突發呼吸心跳驟停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5歲。而突發呼吸心跳驟停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猝死。
尹悟銘教授
除此之外,網傳浙江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學院傳播系副教授劉曦因病醫治無效在杭州逝世,年僅44歲。
悲哀!浙江理工大學劉曦副教授去世,年僅44歲,3年發了8篇文章
浙江理工大學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學校辦學水平比較高,在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在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在2017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
能夠在浙江理工大學任職并且擔任副教授、傳播系系主任等職,也意味著劉曦老師個人能力十分出色,所以她的去世對浙江理工大學來說是大損失。
44歲距離人均壽命還有幾十年時間,她不僅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學校師資力量的中流砥柱,但她卻因病早逝,真的太悲哀了,讓人無法接受。
劉曦老師
劉曦老師本人不僅顏值比較高,個人履歷也十分精彩。
劉曦老師在2006年畢業于澳門大學傳播與新媒體專業,她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訪問學者。
澳門大學是一所位于我國澳門的公立國際化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為中歐商校聯盟、“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
學校綜合辦學水平比較高,學校位列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193位,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第262位。
劉曦老師主要從事城市時尚傳播、新媒體與跨文化傳播領域的相關研究,曾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省文化廳、浙江省教育廳等項目多項。
她為我國新媒體與跨文化傳播等領域研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她也因此成為了浙江理工大學第三批“雙高雙強”型年輕干部、第四屆“金沙引路人”師德師風榜樣人物。
劉曦老師
從劉曦老師公開可查詢的主要科研項目時間來看,她的科研項目主要集中在2013年到2018年,在這期間,基本上每年有新的科研項目,有的時候甚至一年有兩個科研項目需要研究。
筆者特意查詢了劉曦老師在知網上所發表的期刊和論文。
從 2008 年至 2023 年時間段里,她總計發表了 18 篇文章。若平均計算到每年,意味著每年需要發表一篇多文章。
特別是在 2020 年至 2023 年這短短幾年間,劉曦老師竟發表了 8 篇文章。
如此平均到每年,每年近乎要發表 3 篇文章。要知道,撰寫一篇學術論文,需要經歷長時間的思考、精心撰寫以及反復修改等復雜繁瑣過程。
劉曦老師不僅要承擔發表論文這一重任,平日里還需兼顧行政和教學工作。誠如所言,這樣的工作強度是比較大的。
從她在 44 歲時便已經學校傳播系系主任這一成就,也能清晰感受到她在工作中全力以赴的精神。
這種非常拼的精神固然值得大家稱贊,但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深入思考。如果每一個人都以透支健康為代價來完成工作,即便最后取得了非常高的榮譽,那也是不值得的。
希望大家在追求事業的道路上,要確保自身身心健康,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要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和諧共生。
最后希望劉曦老師可以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