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一直以來都是他們的“底色”。
從盲人技師到跨國企業家、獨臂揮拍的奧運傳奇、無聲世界里的清華才女……最近,第七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重慶這群在殘疾人事業戰線的突出貢獻者獲得榮譽和褒獎。
即日起,上游新聞記者帶你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看他們如何自強不息,用強大的心演繹生命的“花火”。
本期,講述無聲世界里清華才女的故事。
生命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哪怕我的世界沒有聲音……
1歲時,李堯的生命被按下“靜音鍵”,3歲時才會發第一個音,開局即“困難模式”,路途皆是坎坷。但一支畫筆,卻描繪出青春追夢的模樣,一路向陽,圓夢清華。
依舊是厚厚的書堆,熟悉的“耳機”……
5月18日,周末的清晨,剛獲得“全國自強模范”稱號不久的李堯又“沉浸”在清華大學的圖書館內,開啟了自己一天的忙碌學習——即將大四畢業的她,正投入畢業設計和論文的最后階段,準備答辯。
失聰情況下能考上清華嗎?
考入清華大學難嗎?如果在失聰的情況下考入,你是否會覺得是天方夜譚?
但只要足夠渴望,夢想它就會照進現實。
李堯是潼南區雙江鎮人,如今也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產品設計(染織藝術方向)的一名大四學生。
“00”后的李堯,在1歲時因病高燒意外失聰,3歲才學會發第一個音“a”。
但李堯從來不會因為聽力不好,就把自己放在一個弱者的位置上,她靠著數倍于他人的努力,以超乎想象的頑強學習說話。
“我們希望她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快樂成長,送她去公立學校讀書,報各種興趣班培養她的愛好,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她在繪畫上的天賦。”李堯的母親說。
上課聽不清,李堯就用下課時間借同學的筆記消化理解;為了鍛煉聽力,她每天堅持聽音頻從不間斷;為了打破溝通障礙,她就借助軟件實時轉文字功能幫助自己理解對方的話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21年7月,李堯以文化成績601分、專業成績550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錄取。
“密碼”:不要自我否認,不要說自己弱
“真正的強大是內心。”不要自我否認,也不要覺得自己弱,這也是李堯一路走過來的“密碼”。
求學期間,李堯不僅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同時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先后獲得“求索杯”個人第三名、團體一等獎、楓華獎學金、優良學風班先進個人獎等。
“李堯,祝賀你被清華大學錄取!”當失聰女孩克服重重困難,以驚人的毅力走入清華園,人們在羨慕之時,既驚訝又贊嘆。李堯說如今自己的腦子里依舊還有剛考上清華的各種畫面。
“我馬上大四畢業了,一路走來,我接受過父母、親戚、老師、同學、鄰居甚至陌生人的幫助,我以后也要力所能及地回饋社會。”李堯說,考上清華,是她備考三年畫下的句號,卻也是繼續追夢的開始,現在即將畢業,又將是新的開始,自己以后想做和藝術設計相關的工作。
繪畫與“第二世界”
“繪畫讓我擁有了獨屬于自己的‘第二世界’——內心世界,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李堯說。
而李堯有這樣一個習慣,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在自己的本子里寫寫畫畫——在中學時期,李堯會摘抄一些詩句、名人名言,李堯說這會給她一些激勵。
還有的時候,李堯喜歡在本子里畫畫,畫自己的“心情”,畫自己看到的美好事物……
“哪怕我的世界沒有聲音,但我卻‘聽’到了更多。”李堯的世界是無聲的,但繪畫卻讓李堯的世界變得豐富,李堯的母親,則讓這豐富的世界有了“色彩”。
身邊的那個“她”
喜怒哀樂之時心里想的是誰?
當考上清華時,第一個想分享的人是誰?
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要和誰商量?
李堯的回答都是“媽媽”。
2歲多,李堯開始戴人工耳蝸,那會兒正是學語言的關鍵時期,為了讓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樣開口說話,作為母親,李堯的媽媽為女兒傾盡全力,陪著孩子接受言語康復訓練,北京、重慶兩地跑,甚至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她說:“工作以后可以再找,但娃兒成長的關鍵時期等不得。”
李堯說:“以前都是媽媽保護我,而未來,希望這樣的溫暖是互相的,做彼此的避風港。”
李堯的故事才剛開始,人生按下靜音鍵,用不屈掙脫命運擺布,從無聲世界勝利突圍。逐夢清華,逆風飛揚,心中奏響夢的交響。遲開的你,終也盛情綻放,不屈命運綻芳華!
上游新聞記者 張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