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35個全國助殘日,今年的主題是——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奮進力量。近年來,山東福彩深入貫徹山東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1261”行動計劃,始終堅持“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精準對接殘疾人需求,在救助對象、創業幫扶和公益項目等方面不斷拓展延伸,以實際行動扶殘助殘,托起殘疾人夢想,點亮生命之光,不斷增強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益金
助力孤殘兒童幸福成長
泰安市兒童福利院是山東省首家啟用的“藍天計劃”定點項目。小勇(化名)是福利院“星星班”的一員,在特教老師的指導下,接受了語文、數學、生活適應、美術、音樂等課程的學習。
在泰安市兒童福利院,“星星班”的孩子們正在上課
根據兒童的年齡、自理程度等實際情況,福利院分別設立星星班、月亮班、太陽班,開設滿足兒童需求階梯式特教課程,并與泰安市特教中心學校合作設置駐院特教班,教學模式多元化,課程主題以游戲、手工等趣味性形式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兒童。泰安市兒童福利院黨委書記、院長李宗軍介紹:“院內設置了水療室、多媒體感官室、PT(運動療法)室、OT(作業療法)室、感統訓練室等多功能場所,新建了遠程診療系統和康復培訓網絡等,更好地滿足兒童生活、成長的需要。”
多年來,山東將殘疾兒童作為重點關注對象,把福彩公益金用于為肢體殘障兒童免費裝配假肢、矯形器等個性化輔具,為部分肢體殘疾人員實施免費手術矯治,提高了肢體殘障兒童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照亮孤殘兒童的希望之路。其中,泰安市兒童福利院共計使用彩票公益金的孤殘兒童康復專業服務項目資金約500萬元,為院內智力殘疾和腦癱患兒提供了康復治療;2024年,臨沂市兒童福利院投入100萬元彩票公益金,購置更新了兒童床、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等設施設備,提升了康復水平和服務能力。2025年,青島福彩在童夢園開展“福伴星童·彩筑萌心”公益活動,為20組孤獨癥兒童家庭打造了一場安全、包容,又樂趣十足的社交體驗,用愛溫暖了他們的心房,同時向社會傳遞了“福彩有愛、公益有我”的愛心力量。
就業
讓殘疾人插上夢想翅膀
于曉芳和郝貴超是煙臺的一對年輕殘疾人夫妻。在煙臺市福彩中心幫助下,二人經營的37061366號福彩銷售站不僅讓家庭有了經濟來源,更讓他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事業。
讓夫妻倆沒想到的是,省福彩中心還安排培訓老師直接來店里進行“一對一”輔導。“老師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講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方法,讓我倆受益匪淺。”郝貴超感慨地說。這得益于山東省福彩中心在2024年對青年創業幫扶“百千萬”行動的升級——在全省將有1000個銷售網點享受到“一對一”“定制化”駐站輔導。
郝貴超為購彩者服務
2013年7月,一場車禍讓郝貴超意外失去了左腿。那年他年僅23歲,正值青春年華,這場車禍不僅讓他失去了左腿,還讓他從此失去了正常就業的機會。一個偶然的機遇,郝貴超了解到,福彩的發行宗旨是“扶老、助殘、救孤、濟困”。他說:“當時,我看著福彩這八個字,仿佛看到了一束光。”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煙臺市福彩中心進行申請,福彩工作人員看到郝貴超腿腳不便,所以在考察站點時,工作人員便開車帶著他進行選址,在辦理手續上,更是大大縮短了辦理流程,從申請到考察、辦手續,僅僅用了一天。福彩工作人員的熱情和辦事效率,是郝貴超沒有想到的。
也正是這份熱情,讓郝貴超備感溫暖。他不僅幫助困難大學生上學,還在店內放置了多張椅子,時刻備好熱水,熱情地邀請清潔工人、外賣小哥等進店休息。郝貴超表示,社會上幫助過他的人有很多。現如今,作為一名福彩人,他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幫助別人,回饋社會,讓這份愛能夠得以延續。
近年來,包括山東省福彩中心在內的各地福彩中心,針對殘疾人開辦福利彩票銷售網點推出提供建站補貼、減免設備押金、免費配備銷售設施等系列優惠和幫扶政策,為殘疾人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關愛
點亮家庭生活之光
“感謝福利彩票對我們家庭的幫助,讓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了希望。”2024年7月,山東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為福添彩”公益團隊來到棗莊市市中區光明路街道雷村,為王興亮送上慰問金,為他紓困解難,緩解生活壓力。
山東省福彩中心“為福添彩”公益團隊為棗莊王興亮送上慰問金
王興亮患有肢體二級殘疾,妻子李茂英在鄉村公益崗工作。夫妻倆育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已出嫁,二女兒20歲,大學在讀。因家庭生活困難,2023年3月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為福添彩”公益團隊詳細了解他們家當前的家庭生活情況和遇到的困難問題,并鼓勵他們要克服眼前困難,樹立信心,爭取早日走出困境。“為福添彩”公益救助活動是山東省福彩中心自2016年起開展的公益救助活動,旨在幫助群眾克服因各種特殊原因導致生活困難。截至2024年底,該活動已對全省 1700多個困難家庭進行幫扶。
在幫扶殘疾人群體的過程中,各市福彩中心也積極行動起來。濟寧福彩“快樂吧”綜合體驗廳掛牌成立東門社區殘疾人文化室,并定期舉辦活動,為殘疾人士打開了通往多彩文化生活的大門。聊城市福彩中心“福利彩票 與愛同行”公益活動,對聊城市持有殘疾證的福彩代銷者和“第一書記”派駐村的殘疾人代表進行走訪慰問,并為他們送去慰問金。青島市福彩中心“向陽而生,福彩同行”活動,為殘疾兒童捐贈圖書、益智學具、玩具等,滿足孩子的物質與精神需求。
助人
傳遞福彩公益正能量
對濟南市市中區六里山街道的張一平而言,福彩公益金不僅給她提供了免費康復咨詢和訓練指導,還幫助她成為六里山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基層助殘工作者。
張一平的事跡被央視報道
張一平在四歲時被診斷為重癥腦癱,十二歲時與死神擦肩而過,被醫生斷言十八歲將走到生命的極限。在這些重重苦難的加碼之下,張一平一度萎靡不振,拒絕走出家門與人溝通。由福彩公益金打造的“精康之家”項目聯合社區、志愿者、社會力量對張一平進行了生活幫扶和精神慰藉。如今,她自學完高中的所有課程,并熟練掌握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并完成了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轉變。
福彩像一塊福田,孕育著一顆顆自強向上的種子,向“善”而攀。像張一平一樣,濰坊市昌樂縣37072511號福彩站銷售員王成海也是一顆與福彩互相成就的“種子”。王成海幼時下肢癱瘓,因為不想成為家人的負擔,初中畢業的他毅然放棄繼續學業,到濰坊闖蕩生活。“那時候還小,連個像樣的輪椅都沒有,想找工作太難了。”王成海還是憑借著毅力賣過報紙,做過服裝廠小工,后來因為身體原因,又陸陸續續換了許多份工作。2017年,王成海考慮再三,決定去經營福彩站。
“因為身體原因,我的輪椅經常要進出柜臺,然后再坐到椅子上,為此,福彩中心特地為我設計了能讓我方便進出的柜臺。”王成海從一開始他就感受到了福彩大家庭的溫暖。多年來,王成海感謝福彩為他提供的便利,也用實際行動回報著這份恩情。除了日常銷售宣傳,多年來他積極參與福彩中心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生命中的缺憾,讓我們殘疾人需要更多的支持與幫助,遇到福利彩票,成為福彩人,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也對未來充滿信心。我想盡自己所能,讓這份愛傳遞給更多的人。”王成海說。
托起殘疾人的夢想,讓他們共享美好生活,以“助殘”為發行宗旨之一的中國福利彩票是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山東福彩將繼續堅守公益初心,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傳遞民生溫度,持續為公益事業發展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