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亞洲”12日報道稱,中國已擁有逾600枚可部署的核彈頭,遠高于美方先前估計的200枚,預測2030年將超過1000枚。在此背景下,美國國防部政策副部長柯爾比主導的《2025年國防戰略報告》將為美進入“單線主戰”階段的重要信號。
柯爾比是當年重塑2018年NDS的關鍵人物,他長期主張打破美軍“兩場戰爭”的傳統準備原則,認為美國若同時分心朝鮮、伊朗與俄羅斯,只會削弱對中國的戰略集中力,最終反而會提高戰敗風險,因此美方必須“集中資源,決勝中國”。
在臺灣問題上,美方可能會有新的表述。柯爾比今年3月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稱,“臺灣不是美國的生存利益(existential interest)。”盡管他同時強調“阻止中國取得區域霸權”仍屬美國核心利益,“日經亞洲”分析指出,這番表述預示柯爾比正在為新版《2025年國防戰略報告》設下更明確的軍事紅線,也更清楚劃出戰略防衛的優先層級與承諾界線。與拜登政府期望強化“跨洋協防”不同,川普團隊在新版戰略中或明確主張“主戰中國、區域自保”。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柯爾比近期已向英國官員明確傳達,未來美方不希望歐洲盟國過度介入“印太”事務,應將軍事重心拉回本土,以應對俄羅斯威脅。此舉意味美國正準備進行一場全球戰略“撤邊守中”的調整。
對亞太盟國而言,“自保”不只是戰略分工,更是預算壓力。柯爾比直言,歐洲盟國應將國防支出拉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日本現行2%的目標“仍嫌不足”,臺灣(當局)更應提高至10%。這項說法,反映出特朗普政府期望“印太第一島鏈”由區域盟友承擔主力,美軍則專注“決戰中國”,印度則通過中印邊界牽制中國西線,形成“戰略第二戰場”。
不過,日媒指出,美國新戰略可能采取“選擇性承擔”的路線,正引發盟國不安。美史汀生中心研究員Kelly Grieco表示,目前美國內部尚未就亞太防線的“最后一條線”形成共識,究竟應守于臺灣、日本,抑或退至關島甚至本土,仍是2025年NDS最具爭議的辯論焦點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