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三板村河道鼓聲震天,2025年紅旗鎮鄉村龍舟賽火熱開賽。14支村(社區)代表隊的健兒們在400米直道上劈波斬浪,這場延續傳統的賽事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更是一場連接過去與現在、維系鄉情與友誼的文化盛宴。
賽場外,有兩個情景感人至深。一個是97歲的吳伯坐在輪椅上專注觀賽的身影,成為岸邊最動人的風景。
紅旗鎮14個村(社區)組隊參與。受訪者供圖
作為小林村的原住居民,他是曾無數次叱咤賽場的老槳手,退休之后搬遷至香洲久居。如今雖不能再戰,卻依然堅持每年返鄉觀賽,在岸上為賽場上的隊員加油。
七位子女齊齊相伴陪同,不僅是對老人的孝心,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象征。龍舟賽對吳伯而言,早已超越簡單的體育活動,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維系鄉愁與親情的重要紐帶。
龍舟賽成為維系鄉愁與親情的重要紐帶。受訪者供圖
另外一個是耄耋長者越南歸僑黃文勝,他在人群中為隊員歡呼讓人動容。
他在紅旗鎮生活的40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40年。從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融入,龍舟賽成為他感受祖國溫暖的生動見證。當他看到代表村里的隊員們同舟共濟、奮力揮槳時,劃開的不只是河面的波浪,更是歸僑與當地居民心靈間的隔閡。這種接納與包容,正是中國僑務政策最溫暖的注腳,也是紅旗鎮開放胸懷的真實寫照。
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今天,這樣的民俗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臺,為游子保留了鄉愁記憶的載體。當黃文勝這樣的新居民與吳伯這樣的老居民因龍舟賽而產生交集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城鎮在現代化進程中依然保持的文化溫度。這種以傳統為媒、以活動聚情的做法,更容易觸動人的心弦。
鼓聲漸遠,鄉情長存。紅旗鎮的龍舟賽更多的是傳達一個寓意,真正的傳統文化生命力,不僅在于形式的保留,更在于它能持續喚起人們的情感共鳴,成為連接不同群體、凝聚社會共識的精神力量。在這片水面上激蕩的,不僅是比賽的浪花,更是一個城鎮最動人的情感漣漪。
南都評論員:南都記者李潔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