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一考大家,你們知道濕地里面最寶藏的是什么嗎?”一場別開生面的自然教育科普課程在橫琴國家濕地公園一期(二井灣)拉開帷幕。與常規課堂不同的是,本次課堂中的學生是來自橫琴各所學校的老師們,而課堂中的老師則是珠海市觀鳥協會的專家。通過這堂不一樣的科普課程,將讓老師們更深度地接觸自然,從而找到貼合不同年齡學生的自然教育之路。
5月18日,正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前夕,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植樹研學活動暨橫琴國家濕地公園“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基地掛牌儀式成功舉辦。據了解,本次在橫琴國家濕地公園設立橫琴第一中學科普教育基地是依托橫琴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通過沉浸式體驗和實踐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激發青少年參與濕地保護的實際行動。
生態筑基——濕地修復與教育平臺搭建
“自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成立以來,我們累計完成大小橫琴山山林修復250公頃,實施紅樹林營造修復130公頃,成功構建‘一環(環島生態屏障)、雙核(大小橫琴山)、多廊(連通大小橫琴山和天沐河之間的生態廊道)’的生態安全格局。”合作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局生態處代理處長羅華兵在致辭中表示,通過系統性生態巡護和棲息地修復工程,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加超過60種,其中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更重現"50+"的壯觀景象。
“我們希望在公園內有一塊屬于我們學校的空間,可以供孩子們在此做植物哺育、后期調研,乃至在此做志愿服務。”橫琴第一中學校長全疆發在活動中表示,通過實踐行為去體驗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應該跟大自然和諧相處,這才是人類發展的正確路徑。
據介紹,橫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中引入國際先進的生態管理理念,與芒洲濕地公園共同構建的城市綠肺,已孕育出橫琴國家濕地公園科普宣教中心和橫琴自然周、橫琴觀鳥邀請賽、生態講堂、學生科普計劃等品牌,2024年已利用科普中心開展自然教育課程過百場參與師生人數近萬人,其中學生科普課堂己率先面向澳門小學六年級開展且取得了良好成效。
“本次揭牌儀式是學生科普計劃的一個關鍵節點,過去我們主要集中在面向澳門學生的科普,自從去年學生科普計劃開始以來,現在已經有三四十個來自澳門學校的班級到這里上過學生科普課程。今年我們會在與橫琴一中合作的基礎上,將與更多橫琴學校戶外實踐相銜接,邀請更多琴澳學校師生參與,進一步擴大橫琴自然生態教育資源的影響力。”羅華兵告訴記者,如今科普教育基地的課程相當豐富,有全年性的針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科普與研學,有植樹體驗課程,還有兩棲兩爬的課程以及觀鳥課程、夜觀研學等等。“下一步我們還將根據學校的需要做進一步的課程開發,與學校一起推進生態環境教育。”
跨界玩轉自然課——校社聯動打造生態教育新模式
“當下,中學生對自然方面的諸多話題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比如瀕危物種的生存現狀、如何保護生態資源、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及極端天氣增多等現象等等。”橫琴第一中學學務主任宋君遠告訴記者。
據了解,隨著“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基地的揭牌,橫琴一中將與橫琴觀鳥基地展開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深入推進自然教育課程的開展。在課程設計方面,學校會聯合基地的專業人員,結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圍繞濕地生態系統,設置鳥類觀察、水生植物研究、濕地環境監測等專題課程開展研學活動,讓學生系統了解濕地生態知識。
在教學形式上,將充分利用基地的實地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前往基地進行戶外課堂學習,讓學生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觀察、記錄、實驗,培養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邀請基地的專家學者走進校園,舉辦自然知識講座、科普展覽等活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
此外,還將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長參與到自然教育課程中來。“我們會組織親子自然探索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提高家長對自然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宋君遠表示,學校還會與基地共同建立課程評價體系,對學生在自然教育課程中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及時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確保自然教育課程的質量和效果,真正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目標 。
而頌琴小學則在校園內開展了一系列的自然教育課程,“我們在小橫琴山和二井灣濕地都采集了土壤樣品帶回學校,并設置了專門研究土壤的生態課,讓學生們在校園內也可以接受自然生態教育。”頌琴小學大隊輔導員葉穎告訴記者,未來計劃和姊妹學校澳門勞校一起來濕地進行植物觀察、候鳥觀察等一系列課程,讓孩子們真正走出校園接觸自然,學校計劃每個小朋友每周都會安排一節像這樣的自然課。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當天,60名來自琴澳的學校老師及公眾,種植44株柑橘、檸檬樹、七里香等植物。5月17日,約130名來自澳門的師生在澳門教青局的組織帶領下來到橫琴國家濕地公園(二井灣)植樹。兩天的植樹活動供吸引了190名參與者,大家齊心協力,以實際行動為橫琴生態修復貢獻力量,為進一步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保護協作。
“從前和爸媽來橫琴游玩,是以游客的身份,這次是第一次以環境保護志愿者的身份來到橫琴植樹,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本次活動經歷也給我帶來了成就感。”參與植樹活動的澳門學生告訴記者,明年,一定會來看看種下的樹苗長高了沒!
據統計,橫琴目前記錄到野生陸生脊椎動物327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54種;記錄到本土野生植物674種,其中國家級保護野生植物10種;記錄到昆蟲483種。這里的每一個物種都是維系橫琴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樹植物的種植與紅樹林生態系統保護行動將通過改善水質、防風消浪、固碳釋氧等,增強橫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從而保護橫琴的生物多樣性。
橫琴工作室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 趙雨琪 朱鵬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