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陽娜娜在江西吉安祭祖時說出 “終于找到根的感覺”,當張韶涵在央視國慶晚會上高唱《我的祖國》,這些飽含家國情懷的瞬間,卻被臺當局扭曲為 “威脅臺灣的政治操弄”。近期,臺陸委會以 “違反兩岸條例” 為由,將歐陽娜娜等 20 余位藝人列為重點調查對象,揚言處以最高 50 萬新臺幣罰款,甚至威脅注銷戶籍、凍結資產。這種荒謬的政治打壓,不僅暴露了民進黨當局的心虛與恐懼,更在兩岸民眾心中激起千層浪。
一、政治操弄的法律外衣
臺當局援引的 “兩岸人民關系條例” 第 33 條,原本是規范兩岸經濟文化合作的條款,卻被曲解為限制言論自由的工具。根據條例,“未經許可與大陸黨政軍合作” 需滿足 “實質合作行為” 要件,而藝人轉發愛國言論、參與公開活動,顯然屬于公民表達權范疇。值得玩味的是,該條例自 1992 年實施以來僅 6 起案例,且全部因證據不足被駁回。此次臺當局選擇性執法,將 “特定時刻轉發帖文”“口頭貶損臺灣主權” 等模糊概念納入查處范圍,本質上是對法治精神的公然踐踏。
更諷刺的是,臺當局所謂的 “兩條紅線”——“主張消滅臺灣主權” 和 “破壞憲政秩序”,恰恰暴露其 “臺獨” 本質。歐陽娜娜等人的愛國言論,正是對 “一個中國” 原則的堅定維護,而臺當局卻將其視為 “威脅”,這種顛倒黑白的邏輯,無異于掩耳盜鈴。正如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所言:“藝人表達國家認同是民族大義的體現,民進黨當局的威脅暴露其標榜的民主自由的虛偽”。
二、文化統戰的螳臂當車
在臺當局眼中,歐陽娜娜們的愛國言行是 “紅色滲透”,但在兩岸民眾看來,這正是文化認同的自然流露。歐陽娜娜擔任江西吉安文旅大使,侯佩岑強調 “與中國血脈相連”,這些舉動本質上是對祖籍地的情感回歸,與政治操弄無關。數據顯示,87% 的臺灣藝人在大陸發展時會提及祖籍,這種文化尋根的現象,恰恰印證了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事實。
臺當局試圖通過威脅藝人制造 “寒蟬效應”,結果卻適得其反。歐陽娜娜被威脅后,其代言的某茶飲品牌銷量激增 300%,張韶涵工作室聲明 “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魂” 獲贊超百萬。更值得關注的是,越來越多臺灣藝人選擇用腳投票:趙又廷簽約大陸經紀公司,陳立農將工作重心轉向內地,這種 “西進潮” 正在重塑兩岸文化交流格局。正如臺灣師范大學教授曲兆祥指出:“賴清德把大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只會加速臺灣文化界的離心”。
三、民意洪流的不可阻擋
臺當局的打壓行動,在兩岸引發強烈聲討。大陸網友發起 “守護臺灣愛國藝人” 行動,微博話題 #臺當局威脅歐陽娜娜# 閱讀量超 12 億次,網友自發制作藝人愛國合集視頻,播放量破億。島內輿論同樣批評聲浪高漲,文化界人士痛斥 “用意識形態綁架藝術”,部分民眾發起聯署要求陸委會停止 “政治清算”。
這種民意的覺醒,源于臺當局日益暴露的 “臺獨” 本質。從修訂 “兩岸條例” 限制藝人赴陸,到禁止學生使用大陸教材,再到威脅愛國藝人,民進黨當局的 “去中國化” 政策正在反噬自身。數據顯示,2024 年臺灣民眾對 “兩岸同屬一中” 的認同度上升至 68%,年輕世代支持統一的比例首次超過 “臺獨”。正如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所言:“強制禁止兩岸交流違背自然,只會讓更多人看清民進黨當局的狹隘”。
四、理性應對的可行路徑
面對臺當局的政治打壓,我們需要以理性行動支持愛國藝人,同時瓦解其 “綠色恐怖” 敘事:
- 市場反制:優先選擇被威脅藝人的作品和代言,用消費投票表達支持。例如,歐陽娜娜的大提琴專輯《15》在威脅事件后銷量暴漲 200%,這種市場反饋比任何聲援都更有力。
- 法律維權:大陸已出臺《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等法規,明確保障臺胞合法權益。被威脅藝人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如張韶涵工作室正考慮在大陸提起名譽權訴訟。
- 文化破圈:支持藝人開展跨界合作,將愛國敘事融入流行文化。例如,歐陽娜娜在個人音樂會上演奏《黃河頌》,將古典藝術與家國情懷結合,這種創新表達方式更容易引發年輕群體共鳴。
- 民間交流: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臺灣藝人的愛國故事,打破信息繭房。大陸網友自發制作的 “臺灣藝人愛國圖鑒” 在海外平臺播放量超 5000 萬次,有效對沖了臺當局的 “去中國化” 宣傳。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任何試圖阻擋兩岸統一大勢的逆流都將被碾碎。歐陽娜娜們的愛國言行,不是臺當局眼中的 “威脅”,而是民族大義的彰顯;臺當局的政治打壓,不是 “維護主權” 的舉措,而是 “臺獨” 意識形態的垂死掙扎。正如國臺辦所言:“廣大臺灣同胞表達國家認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那些堅守愛國立場的藝人,終將贏得兩岸民眾的尊重與支持,而民進黨當局的政治鬧劇,注定成為歷史的笑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