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的分歧何在?伊核問題或和俄烏的同時解決
邵旭峰
最近媒體瘋傳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已經分道揚鑣了之類的,個人的看法,是兩人肯定有分歧,但只是分歧,那么分歧何在?
內塔尼亞胡的想法:
1. 自己接管加沙,移出去一半左右人(一百多萬人),剩下的自己組織搞市場經濟。
2. 強化對約旦河西岸的管控。
3. 持續打擊黎巴嫩真主黨,在黎巴嫩境內設置“軍事隔離區”。
4. 在戈蘭高地外拓,在敘利亞境內設立“軍事隔離區”。
5. 持續打擊也門胡賽武裝,直到完全消除。
6.完全消除伊朗核能力、以及彈道導彈能力,最好讓伊朗神權就此坍塌,從而徹底和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特朗普的想法:
1. 美國接管加沙,變成美國在地中海東岸的特區,自己在那里搞開發,看情況駐軍,軍商兩用,就軍事而言,在地中海東岸有一個永久性軍事基地。
2. 以色列可以強化對約旦河西岸的管控。
3. 和以色列持續打擊黎巴嫩真主黨,以色列可以在黎巴嫩設立軍事禁區。
4. 以色列可以在戈蘭高地外擴,在敘利亞境內搞軍事隔離帶。
5. 和以色列、英國等持續打擊也門胡賽武裝,直到滅亡。
6. 徹底消除伊朗核能力,讓其不具備對中東其他國家的根本性威脅、讓俄羅斯等失去在中東報團取暖的根本,但不去除伊朗彈道導彈能力,使其具備相當的軍事能力和相應威脅,自己就可讓中東幾個阿拉伯國王源源不斷給自己送錢,也不搞掉這幾個國王——請注意,特朗普是要中東保持一種可控的對立,在可控范圍內,讓對立最大化,這樣就能撈錢,也能讓都聽話。中東是這樣,歐洲也是這樣。
我們前面談過,就中東幾個阿拉伯國王國家而言,民主黨希望他們讓權、搞民主,共和黨和特朗普覺得這些民眾就需要國王這樣的管著、然后逼迫國王拿錢——但這些國家最終應該會像伊拉克那樣的情況,搞民主,一起發展,伊拉克發展很快,巴基斯坦現在也在全面私有化改革,應該會很快發展起來,有人說巴基斯坦10年都不會發展起來,這是不拿巴鐵和謝里夫當干糧,只要巴基斯坦私有化成功、完全開放,3年就變樣了。
這是大勢,給大眾生存的基礎和公平競爭的平臺、法治保障的堤壩,他們會很快發展起來,而不是啥都不給,總自己代表······
第六條,言歸正傳,兩人的分歧,主要是在第一條和第六條,特朗普認為不能啥都讓以色列占了,自己也需要直接獲點利(在加沙、在敘利亞),尤其是必須讓中東保持可控的對立,讓伊朗和阿拉伯國家、土耳其、以色列之間都保持對立,自己就可以獲利最大化、都也會聽話——世間再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所以你看到特朗普這次中東之行,直接讓沙特和阿聯酋、卡塔爾拿了三四萬億美金——但特朗普還想要更多,范圍也更大,其日夜在思量如何獲利最大化。
按照特朗普自己的說法,是已經拉了13萬億美元贊助:
其后邊通過關稅,可能也····
特朗普就是要用逼迫來的錢、關稅的錢、還有其它獲利,給本國制造業注資,增加政府收入和削減轉嫁債務。
加沙和伊朗最終的情況,可能更會按照特朗普的想望去走,當然,如果大眾足夠硬和團和明,那就會按照伊拉克、敘利亞那樣走,還有正在全面私有化改革的巴基斯坦——最終,應該會按照后者這樣走,這是基本趨勢,任何事情,最終都會按照基本趨勢走,區別是蒼生越渾水,走的越曲折。
也就是說,如果伊朗棄核(包括毀掉本國濃縮鈾能力、轉而進口低豐度濃縮鈾),就是這樣——但如果伊朗不棄核,則特朗普會和內塔尼亞胡一起打,如果是這樣,那后果就不一樣了,利益劃分也是,但伊朗應該要棄核:
最后,伊朗簽署協議,可能會連帶俄烏沖突一起解決——伊朗一旦簽署協議,會加速大帝簽署協議,當然,也有伊朗和大帝、以及其它力量約定一起硬剛,這種可能性有,但不是很大。
比較可能的情況,是伊朗先簽署協議,然后大帝就在近期簽署協議,美歐和烏克蘭對大帝現在形成泰山壓頂之勢,具體可點擊或者復制搜索:
俄副部級代表團提遠超之前要求是真的硬還是準備撤?
今天19日,特朗普和普京、澤連斯基電話會談——之后,事情應該會加速解決:
伊朗問題、俄烏問題,關稅問題,特朗普在一體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