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送娃上學的一天。人潮擁堵的學校門口,又是一群人山人海、車流不斷地喇叭聲、謾罵聲和浮躁的催促聲……
我實在是想不通,明明學校門口每天都堵車堵到無法前行,為什么還會有接二連三的汽車依然樂此不疲地在這堵上一小時,也不愿選擇走路接送或電動車接送……
說實話,我們這個小鎮,和其它的城市真的不太一樣。我們算是一個世外桃源的小區,上班、上學、回家整個過程,走路都不會超過15分鐘。
堵車這件事情,還不是一天、兩天,是整整幾十年……
司機在車內瘋狂按著喇叭叫囂著路人的讓開,路人一路謾罵著司機的無知:明明這學校門口都堵了幾十年,為什么就不能去換一種交通工具前來接送孩子呢?
你說,是司機覺得這樣接送是更酷,顯得自己有寶馬、奔馳,還是他們覺得開汽車接送比較方便、比較快?又或者,這些開汽車的人原本智商堪憂,不懂得變通呢?
當然,作為父母,無法評價其它父母的行為。畢竟誰也不是圣人,如果我有一輛汽車也要趕著接送孩子,也許也會和他們一樣……
但在這個過程中,讓我想到了我們當今時代的人生,不也如此嗎?
明明很多時候,沒必要沒苦硬吃,沒必要硬卷,可以選擇下車行走或開電動車,卻偏偏還是執著地選擇了自己的執著。
一次偶然的周末,帶兒子參加了一場輪滑比賽。帶他參加這次的比賽,不是為了要他拿獎,也不是為了想要裝逼。只是因為兒子的學習成績每天都是倒數第二,他好像對輪滑有那么一點點的自信,還可以很驕傲地教我。所以,我想,讀書不好的孩子,如果運動會很喜歡,是不是也是一個不錯的生活方式呢?
培養孩子嘛,條條道路通羅馬。
給他報名比賽,已經做好了又拿倒數第一的準備。畢竟全是速滑的專業選手,我們只是上過一期暑期的特價培訓班。連鞋子都是報特價課贈送的,我們報名的時候,甚至連機構都沒有。
但是,誰叫兒子喜歡呢?
比賽的時候,兒子足足坐了4小時的冷板凳,曬了4個小時的烈日輪到了他。他非常興奮的上場大聲的告訴我:“媽媽,我一定會拿第一名!”
我笑著對他說:“沒關系的兒子,只要你這次比賽要保護好自己不要讓自己摔倒,就是最后一名也要堅持完成比賽,你就是媽媽心中的第一名。千萬不能為了拿名次去讓自己摔倒了,到時候去醫院都不止這個錢。有時候,不拿第一不是一種懦弱,在所有人都在內卷的時候,明哲保身才是大智慧!”
原本誓在必得的一刻也不能停、在運動上不服輸的熊孩子,聽到我對他的關心,用力地點了點頭。
比賽開始了,家長對孩子震耳欲聾的加油助威聲讓我感到一陣不適。一聲聲地:加油,拿第一,嚇點把我耳膜給震通了。
我感覺,那賽場上不是他們的孩子,而是他們的賽馬。
那些孩子,腳穿著上千的輪滑鞋,教練、組隊、家長全是殷切地目光和澎湃的吶喊。似乎,孩子拿獎的那一瞬間,可以給這些80、90后的家長那曾經暗無天日的童年迎來新的曙光和生機……
在他們看來,那是家族榮耀的象征、是自我涅槃重生的開始……
只有我,與眾不同的對兒子大叫:“慢一點,小心摔倒了!”
我的孩子緩緩地看著我,悠悠地、穩穩地滑過了一圈又一圈……他的內心很悠栽,也很有安全感。因為他的世界,不需要和任何人比,他只需要完成這場輪滑,他就是媽媽心中最棒的驕傲。
剛到一圈半,突然一個遙遙領先的孩子“啪”地一聲,重重地摔在了輪滑場上,好半天沒有了反應,估計摔得不輕……
我的兒子,像一直堅持不懈的小烏龜一樣,又是均速地超越了這名孩子……
比賽結束后,聽說有的孩子摔得很慘送去了醫院,我的兒子雖然還是倒數第一,但是他堅持完成了比賽,得到了一個最后一名的堅持獎。他非常開心地把獎牌掛在了床頭。
因為我知道,人生很多時候,不是得了第一才會有嘉獎。
對于這樣的比賽,孩子拿獎與否和孩子無關,而和教練與文體局的關系、名額、生源相關。
之所以舉辦這樣的比賽,不是為了證明你家的孩子有多牛逼,只是為了輪滑培訓機構的招生、割韭菜。
我甚至找過內部官方的教練聊過,只要你交的培訓費足夠多,教練一定有辦法讓你的孩子混到一個獎項,重點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積極性。
而培養孩子的積極性的方式有很多,對于孩子來說,父母低要求的認可,才是最他們積極性最大的鼓勵。而不是所謂的獎牌。
沒有必要為了世人眼中的第一,去犧牲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骨骼發育安全。
有很多的孩子,正是因為童年過度訓練,導致中考體育腿腳受傷,不得已申請拿及格分免考。
而大多數的家長并不懂得資本背后運作的力量,他們的世界,只有孩子拿了第一,孩子才會有自信的內驅力,才會讓孩子也無緣無故陷入不必要的入卷當中,甚至有的付出的是慘痛的代價。
正如當今處在羅剎國中內卷教育的父母,為了孩子技高一籌,給自己爭點童年缺失的臉面,孩子3歲開始學鋼琴、書法、跆拳道、圍棋、演講……8歲帶孩子打增高針、10歲帶孩子上培優班、12歲開始計劃買重點高中學區房、為了孩子一個讀書、買房,不惜假離婚、夫妻異地努力賺錢、拋夫陪讀……
主打的就是一個,我家的孩子從小NO1,人上人……
然而,隨著我做了太多985、211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心理咨詢,你不難發現,過度內卷的背后,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許有的會提高,也許有的會平平無奇,但是都會統一地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和不可替代的童年陰影……
孩子,從來都不是家長內卷的工具人。更不是家長攀比童年最好的利器,也不是家長一味犧牲自我、去無條件成就孩子的出路。
家長和孩子,終是兩個獨立的個體。
家長實現不了的夢想,想要通過孩子去傳承,這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
卷,并不能讓人發自內心的去拿到最終滿意的答卷。即使拿到了,孩子的身心、成人的世界也會崩塌的。
如果以父母的婚姻幸福、分居、分床作為交換孩子學業有成的代價,我覺得大可不必。
為什么在這個陪讀的過程中,不可以即做到父母和睦、又做到孩子身心健康、學業有成的雙贏呢?
只有無心插柳柳成陰、莫問前程無問西東的格局,才可以培養出更加韌性、卓越的孩子和成就自我。
我記得我曾經參加過一場編制的考試,到了最后才藝面試的環節,所有的應聘者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各顯神通。
甚至有人內卷到應聘一家公立三級醫院的編制才藝面試,帶著電子琴邊唱邊跳,有的姑娘面試帶著化妝師陪同,最后也沒有被錄取。
而我,并沒有在才藝的面試上做過多的文章,我在考試前期花了整整三個月用心倒背如流的我的演講稿,在我的專業上請了幾十名院長、護理部主任、護士長、面試官去一字一句摳我的專業知識。
雖然,我的才藝可能比他們更勝一籌。
但是我覺得,人生真正卷的,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應該終是你的專業技能。
結果,因為我的演講驚動了所有的考官、評委,大家一致舉牌示意我不需要展示才藝,就被破格錄取。
我想說,真正厲害的角色,從不參與普通人的內卷。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思考一個專業領域的深耕,而不是不顧一切地讓自己面面俱到、殊死一博。
就像我面試的時候,HR總會不經易地輕笑一聲問我:“你憑什么覺得名校大學生我不錄取,要錄取你一個不入流的中專生?”
我從來不會因為這樣的對話而自卑、憤怒?;蜃员┳詶壢ハ氩婚_考研、考編、考公去內卷自己,我會笑著告訴HR:“就憑我一個中專生可以用最低的工資、最高的效率、最強的溝通替代同等名校大學生的工作。作為領導,你要用最多的錢騁請名校大學生替你工作,重點是他們沒有工作經驗需要你花費心力培養,甚至不屑你的指揮,隨時隨地取代你。而我,已然沒有上升的空間,但我有幾十年隨時可以上手做到極致的工作經驗,隨叫隨到、毫無怨言的工作態度和不攀比永遠超越不了您、為您馬首是瞻的真誠和能力?!?/p>
HR當即一拍腿,讓我取代了整個公司4位名校大學生的工作。
我想說,人生的內卷,從來都不是一定要要求你足夠完美、足夠NO1又足夠無可挑剔。
你只有不斷地接納自我和孩子的不完美,找對自身的優勢,找對自己的賽道、揚長避短,用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工作態度,到哪都是香脖脖。
人生,努力沒有錯。但是在努力之前,一定要做好深度的思考和自我的優勢、劣勢和價值最大化的衡量。而不是為了一個所謂的名利、頭銜、工作而把自己或全家人燃成灰燼的地步。
做人做事,多思考,再行動。再努力之前,也要給自己一點喘氣的空間。
因為,過度努力、過度內卷的背后,就是沒有進行深度的思考,沒有了解這個市場的法則,終是智商堪憂所導致!
作者:心理咨詢師紅衫倩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